|
|
|
跨国采购送千亿美元蛋糕 中国企业受阻苛刻资质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02:14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王斌 实习记者 卞梦洁 发自上海 尽管未来几年全球跨国采购商在华的采购总额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这一诱人的市场蛋糕将为中国企业提供走向国际市场的巨大商机,但面对采购商对供应商企业资质近乎“苛刻”的要求,许多中国企业却受阻于资质缺失,无缘成为知名跨国企业供应链的一部分。 供采双方“冷热不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全球跨国公司竞相在中国建立起全球性和地区性的采购网络,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有300家以上跨国公司在华设立采购网络。 昨天开幕的“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下称“跨采会”)也吸引了众多采购商的目光,本届跨采会组委会有关人士介绍,共有全球200家国际采购商前来参展,其中沃尔玛、西门子等超过30家全球500强企业都希望将更多订单带到中国,从而享受“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 “但是,在跨国采购问题上,中国企业往往比较缺乏主动性”,上海跨国采购中心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解震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实际上对中国企业来说,能够进入跨国企业的供应链,就意味着打开了一个有效通往海外市场的重要渠道。”解震认为,中国企业可以尽快地熟悉和适应跨国采购系统,了解其技术标准和体系需求。 面对跨国公司的热情,部分企业的态度却显得有些犹豫。宁波凯峰电器有限公司是家以生产插座等产品为主的企业,该企业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诸如沃尔玛之类的大型采购商往往对供应商的资质条件有众多要求,货物审查也相当严格,稍有疏忽就会遭遇退款。“更关键的是货款到位常常延误,特别是当涉及较大金额时,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打击太大。” 在该负责人看来,中国企业接了某些跨国公司的订单,几乎都是靠出口退税来保证一定的利润率,现在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后,有些敏感产品更是难以维持利润。 企业资质缺失受阻跨国采购 而解震则指出,由于跨国公司资源配置方式先进、营销网络也相对完善,并且一直按照国际化模式对采购商品进行甄选,对供应商有比较高的要求和标准,我国很多企业由于自身资质不够而受阻于此,不能参与到全球采购网络中。 对此,解震表示,若想赢得更多商机,中国企业应该主动地去获取跨国企业的采购信息和相关规范,同时,也要放弃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既要持续保持产品质量,更要走以信誉为本的路。“而这两点,一些国内企业目前还不太能做到。”解震说。 在解震看来,很多时候,中国企业为了拿到订单而互相压价,造成不必要的内耗,让采购商对企业丧失信任。解震说:“跨国采购对整个流程的透明度要求很高,中国企业‘自相残杀’的做法是不可持续的。” 相关:“员工划破手指也要写入年度报告” 中宇建材集团是一家为某国际知名卫浴产品做贴牌加工(OEM)的公司,这次也特地从福建前来上海参加跨采会,以寻求更多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商机。该公司负责人贾金枝告诉本报记者,国外知名采购商在企业的生产能力方面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其程度都是国内采购商的数倍。 贾金枝进一步表示,如果中国企业成为跨国公司供应链的一部分,甚至从职工福利、消防设施、生产环境、环保卫生,各方面都要考虑到。“连一个员工因螺丝钉而不小心划破了手指都要作为一个事故写进年度总结报告,反馈给该跨国企业总部。”贾金枝说,“这就让很多中国企业望而却步。”(王斌)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