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美国军需看上中国服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01:46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俞佳

  面对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下调等不利因素,中国纺织服装业正寻求稳定的出口渠道。日前在沪举行的“2006中国服装跨国采购交易会”,让本地厂商得以同上千家海外采购商直接交流,而美国军队军需品采购代表AAFEF也首度来华参加展会。

  去年美欧对中国纺织品服装掀起的“特保”风暴难以撼动中国服装质优价廉的优势。首度来华参加展会的AAFEF女装采购总经理利兹表示,中国产品具有门类齐全、价格低廉的双重优势。

  据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了解,利兹此行主要为军队家属采购休闲类女装“打前站”。经过跨采会现场接触后,利兹和两家江浙的厂商谈得很投机,并计划亲赴考察。同时,利兹还对世贸商城内常年展示的配饰很感兴趣,由于目前国内有400多家纺织面辅料、服装厂商常驻世贸,所以AAFEF今后将常来世贸。

  除军火之外,AAFEF几乎包办了美国军队及其家属的所有用品,其服装年采购量约为7亿美元。此前,AAFEF曾到世贸商城考察家纺用品。

  为期3天的服装盛会,吸引了35个国家的近千家采购商。在世贸商城的跨采会现场,首次来参展的一广东汕头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已有几十家美欧采购商对其针织服装表达了浓厚兴趣,其中两个买家当场就下了订单。

  “面对越来越多的

反倾销等国际贸易壁垒,中国企业如果和跨国采购集团结成战略联盟关系,不仅可以建立稳定的出口渠道,还有利于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改变传统上单纯依靠数量增长的方式,从‘OEM’生产向打造中国品牌转型。”上海服装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

  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魏林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去年中国服装出口突破738.8亿美元,服装产业规模、出口量都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服装采购中心的潜力正在凸显。面对越来越多的反倾销等国际贸易壁垒,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进一步打通

供应链,减少贸易层次,建立直接贸易和国际买家的“一站式”采购。“此类大型的跨采平台,让过去不知道代工上家的供应商找到了真正买家,以摆脱3%行业平均微利的厄运。”魏林认为,跨采平台能很大程度减少中间环节,培养企业的外贸自主力,并由此提高企业的利润。上海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所长高耀松告诉记者,受限于成本,上海正从昔日的轻工基地向国际跨国采购平台转变。“近期将有专门课题来研究如何将上海打造成跨采平台,以服装
纺织品
见长的世贸商城,将是其中一个重点研究项目。”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