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水价改革应让百姓分享改革成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 00:49 人民网-市场报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通过媒体发表“将在老百姓许可和承受范围之内逐步提高水价”的讲话后,“阶梯水价”再度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水价上涨对浪费制约有限

  ——水价上涨对浪费行为的制约作用有限。对于穷人而言,水价的些微上涨也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而富人却不会因此减少用水。君不见,水价翻了几番,而浪费水资源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观,反而呈现出了增长势头。因此关键是如何管理好水、使用好水。

  ——用水固然应该节约,但以中国百姓目前的收入水准,现有的水价已经足够让他们节约再节约的了。如果再加收污水处理费,许多家庭除了不用洗衣机,减少洗澡次数,甚至停用家用厕所,也没有更多办法。但这岂不是生活方式向野蛮的倒退?

  ——家庭生活用水不像企业用水会产生经济效益,而且每家每户无一例外都会产生污水,所以家庭用水的污水处理完全可以纳入公共事务范畴,由财政埋单,以减轻人们的经济负担。

  “百姓可以承受”就能涨价?

  ——水价改革绝不能走紧盯百姓腰包的老路。

  ——“百姓可以承受”似乎成了涨价的标准。但是,老百姓能够承受的底线本身,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这等于为涨价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问题是,如果医疗费、学费、

房价、水费、电费等都跟着涨,是否就会超出百姓可承受的范围呢?涨价到底是手段还是目的?

  ——有关部门所谓的“百姓可承受范围”与百姓认可的“范围”,之所以总是存在明显的差距,与过高估计百姓的承受能力有关,也与漠视百姓的困难有关。试想,如果一些地方的主要官员也会为交水电气暖等费用发愁,也感叹自掏腰包的手机话费太贵,也抱怨出行成本太高,大概就能还原一个真实的“百姓可承受范围”。

  ——调整水价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一定要打破垄断,引进竞争机制,加强管理,挖掘潜力,使整个水处理的成本下降,水行业的效率提高,不能让自来水公司变成水霸。

  水价改革切忌“惟经济论”

  ——如果让所有人分享成果是考量一个领域改革是否对路与成功的标准,那么,那种以降低人们生活文明度为代价,那些让人们看不起病、读不起书的改革就是不成功的。

  ——在未能完全“净化”水资源费征收目的的前提下,试图采取涨价这种单纯经济手段来缓解用

水危机的做法可能会陷入“惟经济论”的陷阱:表面上来看,高水价似乎更能体现水资源紧缺,而其真正的作用却是帮助某些部门从资源紧缺中谋取利益。

  ——目前,各种涨价已经达到或接近老百姓可承受的底线,有关部门需要从“涨声”中走出来,以更理性的措施来制定有关价格政策,给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才是与国家拉动内需方针相适应的明智之举。

  ——作为生活必需品,如果交由私人经营,市场处理,难保不会出现企业利用人们对水的依赖而哄抬价格的道德风险,而政府经营则可以利用财政资金对资源价格进行平抑。让人们用得起水、电等基本生活资源,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