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审计署的正确领导和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办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积极开展审计监督,先后组织开展了水利、农村公路、中小学危房改造、重庆农行及三峡移民资金等5个涉农审计项目,通过审计监督,揭露问题,提出建议,促进整改,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
近日,重庆市长王鸿举就重庆办的三峡移民资金等涉农项目审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为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对农村的投入正在迅速增长。保证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益,是能否实现初衷的关键。审计署重庆特派办在水利、农村公路、中小学危房改造、重庆农行和三峡移民资金等五个领域开展的涉农资金审计,紧扣了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对于保证政策性资金的规范使用,堵塞资金漏洞,提高使用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请市交通、水利、移民、教育等部门高度重视,切实整改到位。同时,要认真从体制、机制上下功夫,逐步建立起政策性资金规范、安全、有效使用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重庆办紧紧围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大局,紧扣“监督国家政策目标实现、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开展涉农审计,查出了一些涉农项目的计划被调整、部分专项资金被挪用影响涉农政策落实,个别涉农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不佳等问题。上报的涉农审计信息有6篇被审计署《重要信息要目》采用,同时被中办、国办采用,其中4篇被采用后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此外,重庆办农村公路审计调查反映的某县一些建设项目未按计划完成等2个事例,被审计署2006年第3号《审计公告》采用,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反响。
针对审计发现的一些涉农项目政策落实不到位和资金使用效益不佳的问题,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重庆办提出了整合涉农资金、科学安排项目、体现政策效果、注重资金实效等审计建议,引起重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积极整改,达到了审计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一是各项目主管部门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二是一些实施进度慢和实施效果不佳的项目,已经加快实施或者改建;三是被挪用的涉农专项资金已经收回;四是重庆市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和制度,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规范了涉农资金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