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村干提素质≠文凭镀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 17:25 中国财经报

  齐小乎

  近日,江西某县投稿本报,报道该县启动“村支书、主任上大学”工程一事:鉴于该县许多村两委班子成员文化水平、工作能力偏低、偏弱问题,县里在省委党校的支持下分期分批组织村两委“一把手”参加村干部大专班学习。学费由县财政予以补助,以确保5年内全县297个行政村的300多名村干部都获得大专文凭。这也是该县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举措。

  提高村一级干部的文化水平、工作能力,无疑是新农村建设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肯定没错。据称,在对这些“学员”的学习安排上,除了一些必要的理论课程,还有较多的农村建设和农村实用技术以及涉农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内容,也堪称实用;在学费上县里也算考虑周全,即村干部自己也要拿出三分之一;同时在学习方式上自学、面授相结合,并尽量考虑避开农忙时节,并没有顾此失彼。然而这些还不足以打消人们对村干部上大学“工程”的疑虑。

  固然,这种大专文凭的培训有别于我们现存的大专学历教育,更多地偏重于实用方面培训,不过,将提高村干部的文化水平、工作能力与文凭教育挂起钩,就难免会引起走形式之嫌。众所周知,涉及学历教育就必然要有一个获得学历的“门槛”或说基本要求,作为本来就文化水平不高的村干部们,要想最终通过学习和考核,不是受教育方以牺牲工作用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以通过课程考核,就是教育方通融、“放水”。如果这文凭成了一种“福利”,那么它的“含金量”也必将大打折扣。

  新农村建设深得民心,但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地方追求形式的做法已经有所出现,并已引起有关部门和人士的关注。在诸如修桥、修路等硬件建设,学习、培训等软件建设方面,在尽量尊重农民意愿的同时,有关部门和领导一定要尽量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进行设计和安排,否则,体现出来的就是设计者的缺欠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