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化解流动性过剩有效一招:减少企业与政府储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 16:55 金时网·金融时报

  主持人:本报记者 张正华 周萃

  特邀嘉宾: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 汤敏

  许多学者认为,投资与消费的深层次矛盾而造成的大量经常账目顺差是“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因此,建议从拉动消费的角度解决问题。然而,消费与储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同时解决储蓄过多的问题,消费往往是启而不动。自1998年以来,国家的政策就一直在推动消费的增长,但成效并不明显。日前,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解决投资与消费的矛盾可以另辟蹊径,从减少储蓄入手来刺激消费,这样可能才有所突破。

  主持人:您最近提出,如果不把储蓄率降下来,我国经济中的高投资率和对外经济中的高顺差的局面就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流动性过剩”的困境也得不到根本化解。请问,为什么要把解决“高储蓄率”摆在这么显要的位置?

  汤敏:我国的储蓄率一直相对较高,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储蓄率在已有的高位上还不断攀升,从1996年占GDP的37%上升到2005年的44%。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一国储蓄率很高,而国内投资率相对较低,国内的剩余储蓄就要通过经常账目顺差的方式,把商品与劳务输出去。因此,过高的储蓄率不但支持了高投资率,同时也维持了经常账目下大规模的顺差。

  需要注意的是,国民经济统计中的储蓄与银行存款储蓄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可支配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简单地说就是收入减去消费。储蓄多了,消费就会少,反之亦然。之前,我们往往是从消费的角度来看问题,认为起因是中国的消费少了,导致储蓄高企。因此,在政策上注重去寻找如何刺激消费的办法。然而,消费与储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践也证明,仅仅靠推动消费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不得不另辟蹊径,从储蓄的角度来化解难题。

  主持人:一国的储蓄可以分成三部分:居民储蓄、企业储蓄与政府储蓄。请问,我们首先需要关注和解决的是哪一部分?

  汤敏:企业的高储蓄率是个热点。2004年,中国企业的储蓄率高达GDP的20%,较美国、法国等国高出近10个百分点,与日本差不多。企业储蓄率高,如果分红不多,则企业用自有资金再投资的比例也就高。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中国企业储蓄基本上用于再投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企业自有资本投资率高的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国有企业所取得的利润基本上不分红。2005年,全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达到9000亿元,占GDP的5%。除金融企业与部分上市企业之外,国企的利润基本上不用于分红,这与其它国家很不一样。从“流动性过剩”的角度考虑,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间接原因。

  政府储蓄率过高,也是造成全社会储蓄过高的原因之一。据统计,2005年,我国政府储蓄占GDP的6%左右;而同期法国只有0.3%,印度为1.5%,美国与日本均为负数,美国为-0.9%、日本为-2.2%。政府的高储蓄率又导致了政府的高投资。据估计,如果不算国有企业投资部分,2005年中国政府投资为4%的GDP,高达7200亿元人民币。

  主持人:在您看来,我们应当如何减少企业和政府储蓄,以从源头上减少“流动性”?

  汤敏:我们做个假设,如果能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办法,拿出国有企业利润的三分之一左右分红,上交国家与地方财政。按2005年国企总利润9000亿元人民币匡算,则国家与地方财政每年能从国企中拿到3000亿元人民币,等同于1.7%的GDP。如果每年再减少政府储蓄一个百分点的GDP,就有将近5000亿元的政府可支配资金,等同于2.7个百分点的GDP。把这笔资金投入到目前公共支出的短线领域,如教育、卫生、社保、社会安全网、扶贫、环保、节能等。特别是加强在这些领域的经常性开支。这样就不但能使我国政府对教育与卫生的投入大体上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还可以使我国的储蓄率降低2.7个百分点的GDP。如果新增的支出基本上用于经常项目开支,则我国的投资率也可以减少2.7个百分点的GDP。即使是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消费率同时也能上升2.7个百分点的GDP。

  主持人: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内“流动性过剩”根源于境外的“流动性泛滥”,对此您有何看法?

  汤敏:“流动性过剩”不仅出现在中国,全世界都有一个“过剩”的趋势。这主要是“9·11”以后,整个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都受到巨大冲击,特别是航空业、旅游业等。为了使经济尽快复苏,

美联储放松货币政策,加大了流动性,所以整个外汇市场上特别是美元市场上,流动性空前大。日本在相当长时期内也保持了低利率。很自然,境外“流动性泛滥”时,一部分资本会流入国内。然而,从趋势上来说,现在整个美国的经济确实在走下坡路,在放缓,美联储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连续十几次加息,所以说国际的“流动性”在逐渐减少,这一部分的冲击今后可能会慢慢小一些,我们的顺差也可能会逐渐减小,但投机性资本在一段时间内还会保持一定的速度,政府对这部分“流动性”应保持关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