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香港金融发展战略兵分五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 05:32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李宇 香港报道

  随着内地股票和债券市场不断完善,以及金融市场走向全面开放,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面临新的挑战。在昨日于香港举行的《“十一五”与香港发展》经济高峰会上,香港特区政府抛出的金融战略五大方向备受业界关注。

  五大方向包括,香港金融机构“走进”内地;香港作为内地资金和内地金融机构“走出去”的大门;香港金融工具“走进”内地;加强香港金融体系处理以人民币为货币单位的交易的能力;以及加强香港与内地金融基础设施的联系。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向记者表示,对于这些战略性建议,专题小组将在接下来三个月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听取业界和学者的意见,并进行调查论证,年底前将制定出务实的行动纲领。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介绍,金融发展的五个战略性方向已在昨日的专家讨论中受到认可。

  香港金融机构“走进”内地,即透过“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或其它渠道,加强香港金融机构(包括银行、

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内地的服务范围和类别,开拓内地市场。

  对于定位为内地资金和内地金融机构“走出去”的大门,特区政府认为,香港拥有高效率、多种货币的金融平台,内地投资者对香港市场也较其它市场更熟悉,因而香港应该是内地资金有序“走出去”的一个有效的渠道;同时,香港亦可成为内地金融机构开展国际业务的据点。

  在香港金融工具“走进”内地方面,则将利用双上市或预托证券等方式,使两地的投资者均可买卖香港上市的

股票和证券。除股票市场的金融工具,也将让其它的金融工具如债券和衍生产品进入内地市场。香港特区政府认为,这既可以满足内地投资者需求,又可让内地企业,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企业,继续通过在港上市提升其公司管治的水平,同时加强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逐步引入两地的金融工具互通,有助解决两地股票“同股不同价”的问题,也将推动监管标准的统一化。

  香港特区政府同时提出,应加强香港金融体系处理以人民币为货币单位的交易的能力。内地储蓄者和集资者进行的金融活动是以人民币计价,香港若要充当内地的本地层面的资金融通角色,则必须加强香港金融体系处理以人民币为货币单位的交易的能力。配合内地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香港人民币业务的范围可相应扩大。

  此外,加强香港与内地金融基础设施的联系也被认为是香港金融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区政府指出,为便利两地资金合法行动、增加资金融通效率、监测资金流动情况和依法管理,需要加强香港与内地金融基础设施的联系。同时,内地随着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其支付系统需要与国际支付系统连接,以配合日益增加的跨境贸易和金融交易。目前,内地与香港之间的金融设施的联系,是首先与广东和深圳连接,包括跨境港元、美元和人民币支票结算机制。特区政府认为,广东、深圳在两地金融合作项目上具有战略地位,今后可配合广东省规划,进一步研究区域性的基础设施联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