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中国经济有条件实现软着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 12:30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宋焱

  夏日的余热已经渐渐退去,但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从年初以来持续升温的经济“热度”又将如何消退?近期,随着央行加息、政府采取加强土地调控、抑制房地产价格增长等宏观调控措施的继续出台,人们期待着政府抑制经济过热的目标能够得以实现,但与此同时,也有观察人士表示了对中国经济“退热”方式的担忧:在政府紧缩经济的一系列“重拳出击”之后,未来中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会不会出现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硬着陆”现象?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表达了他的担心。在数日前被公开的一封致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主席理查德·谢尔比的信中,伯南克表达了他对
中国经济
前景的两分看法:中国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排除出现“硬着陆”的可能。他认为,本轮宏观调控正是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所在。

  的确,这样的担心在所难免。中国经济近30年以9%以上的速度发展,近3年又连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面对如此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自然会有人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和未来的经济波动表示担心。

  尤其是,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多项数字显示,进入7月,经济开始出现了“降温”的征兆。今年前7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5%,这是按照月度累计,继2005年上半年达到31.3%峰值后的第一次下降。而消费物价更是出现偏冷的情况,7月份CPI同比上涨1%,打破了3月份以来涨幅逐月扩大的趋势。为此,有专家分析指出,如果宏观调控力度过猛,那么就有可能导致消费、投资、出口这些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三大“引擎”出现动力不足,因此当前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并非完全不存在。

  但却并不能就此而认为中国缺乏实现“软着陆”的现实条件。事实上,一方面,改革开放多年所积累的物质技术基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改革开放的制度保证,均为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就开始积极应对经济不时出现的过热现象;1997年中国政府为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所作的努力更为人称道,这些努力提高了中国政府应对经济波动的宏观调控能力,也为实现当前经济“软着陆”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正如伯南克在信中所言,“但没有证据表明,这种过热现象是广泛的。中国的通胀率依然保持在较低水平”。有专家也对此观点表示认同,认为从价格水平来看,消费物价偏冷表明当前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不大,并且从通胀压力的来源看,投资需求过快增长是当前推动价格上升的一个主要因素,但在

能源和原材料等投入品价格上涨的同时,国内的资本、人力资本、一般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却并没有出现饱和。由此,并不能得出经济全面过热的判断。

  基于上述原因,市场目前对中国经济前景仍普遍持乐观态度。标准普尔日前发布报告称,中国央行8月19日加息,以及中国政府此前为抑制经济过热已经采取的行政性调控手段,“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增速近期回落至一个更为可持续增长的水平。这令我们对中国政府有望成功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性的预期增强。”

  “我们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使中国经济在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欧洲媒体采访时作出了这样的表示。这番话有助于消除人们对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