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跨国采购,中国企业准备好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 09:35 人民网-华东新闻

  ●全球采购基地已经从泰国、印度等国家转移到中国,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也将采购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中国。联合国此前每年在华采购金额不到3000万美元,现已增长到几亿美元

  ●对国内企业来说,能够进入跨国企业的供应链或许比现场签了多少合同更重要,因为这意味着打开了一个有效通往海外市场的重要渠道

  正如你能在大超市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国外的消费者也发现,他们的货架上有了越来越多“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商品。而在不少跨国公司的生产线上,组成产品的工业零配件或许来自几十个国家或地区。

  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采购日益兴盛的表现。跨国采购,正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愈加关注的一个经济词汇。它意味着,不管是日用消费品,还是工业制成品及零配件,其采购来源和销售目标都应从一地一国扩大到全世界。

  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于9月25日至28日在上海召开的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格外引人注目。上海跨国采购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解震说:“我们希望为跨国采购商构筑连接中国市场的桥梁,为国内供应商打开通向全球采购的大门。”

  有专家称,作为一种不可更改的经济趋势,跨国采购这块“

蛋糕”将变得越来越大,问题是,中国的企业做好了准备没有?

  跨采“蛋糕”究竟多大

  跨国采购又被泛称为全球采购。广义的跨国采购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与运营链,采购质价比最高的原料、人力、技术、设备等,保证产品的总成本最低。

  有资料显示,跨国零售公司目前每年的全球商品采购总量已达到1万亿美元,其中,在中国的年采购商品额超过3000亿美元。

  中国占据的大份额有其道理。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凭借市场经济转型成功,以及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和强大的制造能力,并抓住全球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中国已成为许多人眼中的“世界工厂”。而这个“世界工厂”具有产品门类齐全、价格低廉的双重优势。

  “中国是全球惟一几乎可生产所有门类商品的国家,没有一家外国公司不看重中国市场的销售和采购。”有跨国公司这样评价中国市场的“诱惑”。在价格方面,与英国本土相比,在中国采购汽车零部件将节省25%至30%的成本。

  即使与韩国、印度和南非等国家的比较中,中国的优势依然明显。例如,大体来说,韩国的产品技术优势超过中国,但成本过高;印度、南非等国产品价格与中国大致相当,但质量和物流方面不如中国。在今年4月举行的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曾表示,全球采购基地已经从泰国、印度等国家转移到了中国。

  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也将其采购的目光更多地投到中国。魏建国在同一场合介绍,联合国此前每年在华采购金额不到3000万美元,现在已经增长到几亿美元。据悉,本届跨国采购大会将特设联合国采购展区,联合国与采购项目相关的7个委员会将设立展示区,进行项目推介。

  不过,潜在的

中国经济优势如何转化为成功的采购行动?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如何从宏观的经济“蛋糕”中分得自己的一块?

  已建平台优势何在

  “企业要成功进入全球

供应链,需要一个平台。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正是把国际采购商、国内供应商集聚到上海,为中国企业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解震表示,这样一个平台的建设也符合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战略。

  从2001年开始,上海市有关部门经过深入研究后提出,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需要一个跨国采购平台。“国际采购所涵盖的范围,几乎把建设‘四个中心’的所有内容都覆盖到了”。2002年,上海跨国采购中心成为由上海市政府组建的跨国采购促进机构。当年9月,举办了第一届跨国采购洽谈会,17个国家和地区的56家国际采购商参会。

  今年,已连续举办4届的跨国采购洽谈会升格为国家级,由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并辅以高峰论坛。

  解震表示,他们并不看重每届洽谈会的成交金额统计,“因为洽谈会的收效不局限在现场交易。对中国企业来说,能够进入跨国企业的供应链或许比现场签了多少合同更重要,因为这意味着打开了一个有效通往海外市场的重要渠道。而对于一些采购商来说,审核、确定一个供应商大致需要3至6个月。”

  但是,前4届的成交金额一点也不含糊:跨国采购总额从2002年的20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500亿美元;全球跨国采购商累计设展334家,其中全球500强企业52家;参展的全国出口供应商1.3万家。连带效应还在于,跨国公司设在上海的采购机构从2002年的70家发展到2005年的300多家。对于升格后的国际跨国采购大会,魏建国表示,主办方将力争使其今后几年的交易金额上升到1000亿美元。

  一个“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展会能取得如此成绩,除了上海自身的经济活力和背靠广阔的经济腹地外,还因为上海具备了一个真正的国际采购大平台的诸多条件。这其中,既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需要充足和畅通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还需要发达的现代会展业和现代服务业。

  如今,洽谈会升格,并增加了天津、重庆、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18个省市的经贸厅参与协办,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将取得怎样的成效?值得期待。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主办方将本次跨国采购大会定位为“中国最大规模的逆向采购”,而逆向采购正是自2002年首届跨国采购洽谈会以来最大的亮点之一。

  简而言之,常规的采购模式是国内供应商展示商品,由国际采购商来选择。逆向采购与此刚好相反,由国际采购商设立展区,主动展示所需要的商品名录,旁边是银行、工商、税务等中介配套服务机构,国内的供应商根据自身情况前来洽谈,选择合作伙伴。它的好处是:建立了一个由跨国采购商为主的买方市场,缩短了寻货过程,强化了按需定产,降低了交易成本。主办方还可以事先为供应商进行配对,尽量缩短供求之间的寻找时间。

  据介绍,全球500强企业中,西门子、福特、美国铝业、沃尔玛、家乐福和欧图等著名跨国公司已确定参展,一些企业的采购清单也已公布在大会官方网站上。

  解震介绍,参加展会是为中国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的重要一步,企业应该主动地去获取跨国企业的采购信息和相关规范,同时应放弃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既要持续地保持产品质量,更要走信誉为本的路。“而这两点,一些国内企业目前还不太能做到。”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有不少企业或者满足于“国内订单已经够多了”而将跨国采购拒之门外,或由于缺乏现代、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而被要求严格的跨国企业拒之门外,或因不符合诸如企业社会责任等国际采购规则被采购商打入另册,或者供应商相互间低价竞争,结果即使成交,也获利低微。

  对此,解震提出的一个应对信条是:“中国企业应自信、自强、自律。”大会主办方还介绍,在本届采购大会上,商务部、上海市政府、人民日报社将共同主办首届中国国际跨国采购高峰论坛,主题为“全球采购和中国品牌”。届时,知名采购商代表、国内优质供应商代表、国内专家学者将围绕相关问题开展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