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新华侨时代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 01:34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黄乐桢 张娟娟 谈佳隆/福建、北京、广东报道 新华侨,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官方统计中,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能够显示出它的数量。然而,这个群体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一直存在着,并由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下称“国侨办”)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60%以上来自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总额达3300亿美元。尤其是近年来,携带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知识,多形式回国创业或为国服务的新华侨华人越来越多。他们已成为推动中国科技、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事实上,老华侨的力量已经证明了。”8月11日,著名爱国侨领、融侨集团董事局主席林文镜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指出,“但如何发挥新一代华侨作用,需要中国各级政府的重视与努力。” 因为在林文镜看来,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的新华侨,人数已有千万以上,仅福建省福清市就有近30万人,福建省有100多万。据估计,全国新华侨每年至少能寄回家乡1000亿美元,在海外有闲资至少在一万亿美元之上。 然而,这个万亿美元的数据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新华侨处在发展期,在人数、资金规模上是达不到这个程度的。”8月28日,国侨办经济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那么,新华侨到底有多少?他们是如何投资中国的呢?新华侨在国内最大的发展瓶颈是什么呢? 江阴模式 地处福清市的江阴码头,海风轻徐。 8月15日,融侨集团总裁助理林权指着正在动建的3#泊位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如果不出意外,将于明年初建成。” 同日,《中国经济周刊》从福州市江阴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下称“江阴集中区”)获悉,从2001年开始,随着江阴港区的进一步开发与建设,到2005年底,江阴集中区已签约项目75个,入区企业58家,吸引侨资1045814万元,占总投资的一半左右,完成工业产值138940.8万元。而到2010年,区内将建成13个码头泊位。 然而,从开发江阴半岛到建设江阴港区,再到福州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同一片土地,不同名称,见证了江阴集中区是如何通过新华侨资金促进发展的。 8年验明正身 事实上,江阴半岛从发现到开发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发现与开发江阴半岛第一人的林文镜向《中国经济周刊》回忆了相关历程。 1987年,林文镜的林氏集团与福清市政府合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侨资开发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他引进的一家台资企业,产品以出口为主,但因福清没有港口,所有出口货物都要经陆路运往广州再出口,运输成本极高。为使这家企业安心生产,不撤出开发区,林文镜个人为企业补贴了运输费用达数百万美元。 这件事给了林文镜很大的刺激,他强烈意识到,福清市要有发展后劲,就必须建港口。 1992年,林文镜沿着福清市500多公里的海岸线徒步实地勘察。功夫不负有心人,面对江阴半岛,林文镜喜悦万分。 林文镜对《中国经济周刊》说,“江阴半岛让他兴奋的原因有三。” 第一,福清没有外港,必然会制约经济的腾飞,江阴若建成最具规模的外海深水港区,福清就有了持续发展的后劲。 第二,据专家预测评估,江阴半岛优越的自然条件,可建造1至30万吨级的大型深水泊位100个以上,可以建25万至30万吨级的航道,满足2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的靠泊和掉头需要,完全可开辟成一个国际型大港和国际性运转中心。 第三,江阴半岛与台湾一水相隔,距台中100海里、基隆150海里、高雄180海里。而台湾只有高雄一个10万吨级泊位,已不能满足台湾企业的航运需要。由于台湾已没有再建深水泊位的资源条件,所以台湾企业未来必然要借重江阴港拓展。 “在那时,江阴半岛是一片荒滩,而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并接受,林文镜先生用了近8年时间,每到一地,每一次会见领导和海内外工商人士,都必带上这本画册,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向人们介绍推荐江阴半岛的开发建设。” 林权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 1999年开春,福州市正式批复同意在江阴半岛建港。从此,林文镜又开始为如何让更多华侨资金进入江阴半岛而奔波了。 用新华侨余资建设 “我是第一批来江阴半岛开发的人。”8月15日,江阴集中区综合处林秉梁处长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从无到有,现在区里集中近一半的侨资企业,在这投资的多半也是新华侨。” 华富(福建)江阴码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华富江阴码头”)总经理廖枝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林文镜先生寄希望通过江阴半岛的开发来吸引更多华侨来投资,尤其是新华侨。比如像我们公司,6#、7#码头就是我们投的,两个码头初步投入的资金在8亿多美金。” 据廖枝金介绍,华富江阴码头的真正投资商—何回安先生,就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去俄罗斯做工,并涉足房地产起家的,是一个典型的新华侨。 廖枝金笑着对《中国经济周刊》说,“我本身也在1979年去印尼做工的新华侨,看到江阴半岛的开发现在也回来了。” “事实上,为了带动海内外客商投资开发江阴半岛,林文镜先生成为半岛开发的第一个投资人。”林权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1999年,码头刚筹建时,林文镜先独自承担了开发江阴港第一个5万吨级码头外资方的全部股份,给那些持观望态度的外商以坚定信心。大家觉得,像林文镜这样成功的企业家如此看好江阴,说明这个投资项目有把握成功。于是原来备受冷淡的股份,一下成了人人争抢的“香馍馍”。 今年4月,随着林文镜先生一封寄往中南海的信,江阴半岛的开发再次引起了中央的重视,重点是“吸引新华侨余资加快江阴半岛开发和把江阴半岛打造成海峡西岸共用的海港和对台经济特区”。 “5月份,福建省发改委对江阴半岛的开发进行专题调研,6月份,福州市也召开了专题研讨,目前我们正在起草加快江阴半岛开发的意见与建议。” 林秉梁处长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种种迹象显示,江阴半岛的开发即福州新港的建设已是福建省“十一五”期间 “海西”建设的大梁。 “在开发江阴半岛上,如能吸引更多的新华侨余资进来的话,将是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侨务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思路。”8月15日,福建社会科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李鸿阶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因为福建籍的新华侨大多数是在海外务工,在资金规模与技术力量等方面上都是很有限的,必须汇聚才有力量。” 事实上,林文镜先生一直在试验这个模式。林文镜说,“2002年开始,我着手做这方面的尝试。” 林文镜先后出资100多万元,邀请全球40多个国家的福清籍新华侨代表回福清考察江阴半岛投资环境。同时,林文镜还请专家完成了项目的前期评估和规划,然后把这些投资机会和项目无偿地推荐给新侨,鼓励新华侨联合家族或同乡的力量,投资江阴重化工业和码头建设。 目前,新华侨在江阴半岛的投资项目已达十余个,资金超过20亿元。在江阴获得成功后,林文镜带着新华侨走出福建,先到重庆,约有1000多位新华侨投资重庆,后来又往西安、武汉、长沙、南京、连云港、天津,新华侨投资的领域遍及地产、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旅游、第三产业等领域。 现在,林文镜每天仍能接到来自世界各地福清籍新华侨的电话、传真,甚至登门拜访,他们纷纷要求林文镜给介绍推荐江阴投资的好项目。 创业先锋 与在海外务工的新华侨不一样,在众多的新华侨中,留学人员又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在官方统计中,留学人员是新华侨的核心组成部分,因为留学人员大都已成为某个领域或行业的佼佼者。 回国创业已成潮流 8月28日,国侨办经济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在海外的留学人员有近90万人。”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在国外读大学的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大学留学生占全球总数的14%。 “这些留学人员许多已取得居住国长期居留权,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华侨。” 国侨办经济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后,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回国服务的活动日趋活跃,回国创业逐渐形成潮流。” 据统计,留学人员回国人数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近两年,北京、上海、广东、辽宁等地留学人员回国年增长速度均超过了30%。目前,留学人员在国内创办的企业达10000多家,仅北京一地留学人员创办地企业就达3300多家,而北京地区的回国留学人员已达8万多人。 那么,留学人员大量回国创业的动因是什么呢? 8月24日,中国侨联经济科技部部长陈桦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中国国力日益强盛和国际地位日益上升,国外许多已有所成就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意愿非常强烈,中国面临一个通过大量吸收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从而提升产业结构和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机遇。” “这个机遇稍纵即逝,对于大多数有创业理想的年轻人而言,是不能放弃的。” 陈桦说。 “其实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国侨办经济科技司有关负责人说,“吴鹰的UT 斯达康、张朝阳的搜狐、汪延的新浪、丁建的亚信、李彦宏的百度等,都是留学人员企业的代表,包括前不久的新首富—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这些都是有标志意义的,激励了一大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此外,各地设立了100多个创业园,扶持新华侨华人投资创业、进行技术合作与创新,也为留学人员大量回国创业营造了创业环境。 由此,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带回新观念管理和理念,带动了国内对创业的热情,成为创业的先锋;带来风险投资的理念,带来了新经济的模式,带来了对企业管理和团队管理的重视,带来了新观念的传播,是中国在加WTO之后于世界经济接轨先锋队。 再者,留学人员带回了新的资本和新的外资,如有的留学人员回国创办的企业在海外上市,已为国内从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数十亿美元,有的带回风险投资;带回了新经济、新技术,如在互联网,通讯,传媒领域等。 此外,留学人员回国后还有很大一部分进了科研院所、大学、政府机关等成为学科带头人、官员等。 事实上,广大回国的留学人员已成为中国经济和商务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创办了大量的成功企业,他们在各行各业的商务活动中担任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中,相当多的留学生已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中国连接国际商务的纽带和桥梁。 陈桦说,“这一大批活跃在中国商界的留学人员或者说新华侨,已成为新一代的中国工商精英,新一代的华商,成为中国迎接全球经济化的挑战和增强中国在加入WTO之后国际竞争力的新生力军。” 殊途同归 其实,在《中国经济周刊》的随后采访中发现:不管是海外务工的新华侨,还是由留学人员形成的新华侨,在国内大力投资兴业的同时,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资金的问题。 林文镜说,“在开发江阴半岛,我们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一方面开发需要大量大笔的资金,另一方面新华侨一下又拿不出那么多钱,所以需要给新华侨建投资平台,江阴集中区或者说福州新港就是一个很好投资平台,江阴的发展就验证了这一点。” 中国侨联经济科技部部长陈桦认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大多遇到的也是资金问题——融资困难。目前国内风险基金尚未健全,留学人员资本短缺,贷款又没有物业抵押,致使一些有专利的项目搁浅。 陈桦说,虽然我们在创业园中设立孵化器,但依然是不能解决资金与项目对接的问题。 作为改革开放中国第二批计划选派出国的留学生,现为广州证券监事会主席、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的郑德珵也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留学人员做企业,比如在金融界可能会遇到不公平的待遇。 国侨办经济科技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留学生归国创业的融资机制仍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通,创业发展资金也很难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得到满足。 该负责人分析说,主要原因是国内资本市场尚不健全,缺乏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留学人员本身在国内缺乏必要的房产和其他不动产用于抵押;过去在国内无信用记录;目前国内风险投资公司成立时间短、操作经验不够,对资金的投放比较谨慎;国内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非国有单位和个人的贷款也历来十分保守。 广东省侨务办公室主任吕伟雄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广东本地的新华侨华人人数上不如江浙北京上海,但回广东创业人数要比别的地方多。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软硬环境接轨程度都比较好,适合海龟投资创业。” 对此,广东省政府提出以侨引资,以侨引智。吕伟雄进一步分析说,老华侨与新华侨结合(财与智),东南亚老华侨有资金供给给新华侨,“脑袋”与“钱袋”的结合,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此时,林文镜建议指出,成立华侨银行或者新侨银行,吸收新华侨的资金,既可以解决祖国急需的建设资金,又可以使新华侨的余资得到保值增值,还能借助经济这条红线将新华侨的心永远与祖国连在一起,从而迎来新华侨在国内大发展的时代。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