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外汇储备将跨越1万亿 外管局监控短期资本流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 10:40 经济参考报

  本报记者 刘兆琼 上海报道 短期资本流动再次成为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管局)密切关注的领域。

  外管局在本月召开的全国分局长座谈会上特别提出,当前要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短期资金通过贸易、个人外汇和投资等渠道流动的状况,强化对跨境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控和管理。

  此时,中国外汇储备即将跨越1万亿美元的门槛。

  “这是目前,外管局密切关注短期资本流动的重要背景。”这位人士称。

  另一方面,这次密切关注更加具有意味的是上周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加息0.27,市场普遍预期到年底,人民币将升值到7.8。这给短期资本的跨境流动提供了如下暗示:人民币将进一步升值,但是升值空间在短期内将变得十分有限。

  短期资本流动

  8月18日,人民银行决定加息27个基点,再次奠定了人民币升值的趋势。

  业内普遍预计,到今年年底,人民币将升值到7.8。而国际方面,美联储停止加息或将造成资本出逃,而中国将面临更多的国际资本涌入。

  外汇储备的高企,又一次给外管局敲响了警钟。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外汇储备高达9411亿元。

  如果根据上半年外汇储备月平均增速211亿美元计算,到8月末,外汇储备将增至9833亿美元。如果考虑到上半年外贸顺差月平均增加100亿美元,而7月份顺差达到146亿美元,外汇储备增速可能超过上半年。

  这也意味着外汇储备可能正在跨越1万亿的门槛。

  “这是我们最近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监管的背景。”上述外管局人士说。

  外管局方面指的短期资本主要是短期外债。截至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为8189亿美元,外债余额为2810.45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余额为1561.43亿美元,较上年增加了329.38亿美元。到今年一季度,短期外债余额增至1610.43亿美元,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的55.94%。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大致可分为四类,即由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贸易、资本和其他项目独立变化引起的短期资本流动;由汇率变化引起的短期资本流动;为获得更高收益而进行的资本流动;为保证本金安全为目的的短期资本流动。

  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率,也称之为快速偿债能力指标,该指标反映一国在偿还外债的其他支付手段不足时,可动用外汇储备资产清偿外债的能力。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余额比率指标的警戒线为100%。

  一般认为,当外汇储备超过短期外债余额的5倍时,将会因大量的资源闲置而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2005年,外汇储备/短期外债余额比率为524.46%,远远超过了国际警戒线。

  据监管人士称,这些短期资本流动主要通过地下钱庄流入境内、将资本项目科目下的交易伪造为经常项目下的科目、伪造跨境采购合同、虚假贸易等手段进入中国境内。

  “而通过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也是这些短期资本进入中国的中介。”业内人士称。

  一般来说,在华外资公司通过股东担保和境外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来获得融资。在华的外资银行实际上延续了其境外总行的业务,为客户提供在华融资。

  也就是说,由于境内外资银行对跨国公司的融资是和境外母公司合并计算,或者是延续境外母公司的业务,所以实际上,通过外资银行,也有相当多的短期资本进入中国。

  一家代理欧洲资金在上海购买房产的中介公司对记者私下称:“境外客户在上海购买房产一般都是走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可以帮助安排境内公司注册,或者通过贸易合同,安排资金进来。”

  监管手段

  事实上,面对从2004年就开始大笔进入中国的热钱,监管层似乎并没有更好的办法进行监管和堵截。

  “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但主要是事后监控,现在对延期付汇这一块儿的控制比较严格,必须做登记。”外管总局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2004年6月,外管局颁布了《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开始对外债总量进行控制,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外汇额度进行审批;2004年10月,外管局在上海第一次反洗钱检查,除了查处违法行为外,还通过逐笔业务对账的方式试图掌握热钱流入的途径;

  进入2005年,外管局又一连出台多项措施:2005年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外资并购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境内居民为换取境外上市公司股权凭证及其他财产权利而出让境内资产和股权的,应取得外管局的核准,防止外资通过这样的途径大量流入国内;

  2005年4月发布《关于外汇担保项下人民币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所有外资金融机构几乎所有的贷款担保的审批;5月11日,又对2005年境外金融机构外债总量核定为384亿元;

  10月,又颁布《关于完善外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进口项下延期付款管理、规范特殊类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债管理、境内注册的跨国公司进行资金集中运营的、调整境内贷款项下境外担保管理等一系列规定。

  不过这些监管措施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2004年我国新借入外债2059.7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044.29亿美元,增长102.84%;而2005年,外债数量上升为 2810.45亿美元,翻了一番。

  “在现在加息的环境下,热钱变得很敏感。一方面就是升值空间不得了,另一方面毕竟还在加息预期下,所以这些热钱的任何举动都会给

中国经济造成影响。外管局方面也必须要警惕热钱的流动。”央行上海总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