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中国初步建立反洗钱法律体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 10:10 法制日报

  中国初步建立反洗钱法律体系

  解读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反洗钱报告

  本报记者 辛红

  中国人民银行今天发布2005年反洗钱报告,这是央行第二次发布年度反洗钱报告,这一次的报告与上一次有何不同呢?

  反洗钱法律体系初步建立

  报告指出,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反洗钱法律法规,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的、完整的反洗钱法律体系。

  更重要的是,央行表示,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反恐怖法》和《禁毒法》,这两部法律强调反洗钱资金监测对于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和毒品犯罪的重要作用,也将反洗钱作为重要内容。

  此外,继批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和《联和国打击有组织跨国犯罪公约》之后,于2005年10月批准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至此,中国已批准加入了主要的反洗钱国际公约。

  金融机构反洗钱人员近14万人

  报告称,目前中国主要的反洗钱工作部门都建立了反洗钱执行机构。在中国

人民银行系统内,目前从事反洗钱工作的专职和兼职人员已超过4000人,银行业反洗钱人员13.7万人,加上外汇管理部门,反洗钱人员共达14.2万人。截至2005年12月底,全国共有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报告员180余人,信息员58000余人,覆盖全国的金融情报网络正在逐步形成。

  现场检查查出2%的问题账户

  报告称,2005年反洗钱监管的技术水平上了新台阶。央行及分支机构开发设计了现场检查相关软件及电子监管信息管理方法,技术手段提高。

  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633个分支行为例,2005年经过对3351个银行类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后发现,在392万个账户中,有86794个账户涉及开户信息不完整、未按规定在开户时审查客户、匿名和假名账户等问题,占被查账户的2.21%。

  在检查的本外币支付交易12745万笔中,涉及违反大额交易报告规定的交易15万笔,占被查交易的0.12%;涉及违反可疑交易报告规定的交易137万笔,占被查交易的1.08%。

  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逐月增加

  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是金融机构反洗钱的主要报告义务,报告显示,目前报告的金融机构达91%,预计今年所有的银行类金融机构都将报送。

  由于报送机构覆盖面迅速扩大,同时央行反洗钱监管力度增强,金融机构反洗钱意识增强,2005年大额和可疑报告报送数量大幅增长。报告同时指出,由于报送机构怕得罪客户的“防卫性”的做法,可疑报告的质量有待提高。

  2005年,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共接收人民币大额资金交易数据1.02亿笔,外汇大额资金数据935.26万笔。可疑资金报告是28.34万份,外汇可疑资金报告是198.89万笔。2005年,全国银行类金融机构报送的人民币可疑交易报告是上年的7.85倍,报送的外汇可疑交易报告是上年的11.96倍。人民币和外汇可疑交易报告也呈逐月增加趋势。

  去年破案50余起涉及资金上百亿元

  监测中心对有关数据分析后,央行反洗钱局可以对重点线索进行行政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央行和外管局共进行行政调查与核查1614次,可疑信息以广东和浙江为重点,其中广东占了总量的40%。

  在发现有关线索后,2005年央行和外管局共向公安机关移送犯罪线索3195个。央行及其分支机构移送2790个,涉及资金327.8亿元。外管局移送405个,涉及资金12.4亿美元。

  2005年,央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配合公安机关及其他部门成功破获洗钱及相关案件50余起、涉案金额折合人民币上百亿元。与往年相比,数量持平,但涉案金额大幅增加,多为大要案。

  打掉地下钱庄47个涉案资金上百亿元

  2005年,全国公安机关和央行、外管局共打掉地下钱庄和外汇非法买卖窝点47个,涉及金额折合人民币达上百亿元,冻结

银行卡、存折、账户2000多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65个,罚没资金1000多万元。从近四年的统计显示,地下钱庄交易已初步得到遏制,受到惩处的窝点、人员、数量和资金都有所下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