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个体户数量持平私企总量翻番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00:40 重庆晚报

  本报讯我市每年新生个体户10万户,同时也有10万户个体户消亡。昨日来自市工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我市个体户已达44.51万户,比2001年增长5.3%。从近几年的登记注册情况看,个体户的新生率和消亡率基本成正比。

  “截至目前,我市注册个体户为47.65万户,新生3万多户,不过,这个数字并不代表今年的整体发展情况。”该局企业注册处周欣副处长说,个体户大量新增和消亡,受多方
面因素影响。

  据分析,《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以及新《公司法》的修订和出台,使个人投资可选择的主体空间更大,从而导致部分个体户向公司转型。

  国家对某些特殊行业的主体类型进行限制也是个体户消亡的一大原因。以网吧为例,国家不允许以个体户的名义存在,必须是企业形式,不少个体户不得不摇身变为公司或企业。据称,个体户发展过程中,新陈代谢速度特别快,每天都有个体户死亡或转型。

  与个体户发展平稳的现状相比,我市私营企业发展速度相当迅猛。截至2005年底,我市私营企业数已达8.85万户,比2001年增长一倍。

  到去年底,私营企业已占全市企业总数的56.19%,比2001年的26.87%上升了29.32个百分点。

  “私营企业的发展,自然离不开个体户的贡献,”市工商局人士称,在消亡的个体户中,大量的个体户选择了独资或合伙申办企业。

  相关新闻

  个体户淡出制造业

  本报讯“我市的个体户正选择淡出生产制造业。”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处透露,从近五年的个体户发展情况分析,生产制造业正被个体户“遗弃”。

  据了解,2001年的42.27万注册个体户中,有0.15万户从事农业行业,4.18万户从事制造行业,37.94万户从事服务业。而到了2005年,个体户从事行业格局有了极大转变,在2005年的44.51万户个体户中,农业行业增加至0.26万户,生产制造行业减少至3.73万户,服务业则增加至40.52万户。

  据分析,农业和服务业个体户的增长,是由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造成,而生产制造业个体户数量的下降,则是受到资本和转型的影响。

  网络编辑:李平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