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重庆大旱:一座水库救了10万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 15:30 21世纪经济报道

  重庆报道 本报记者 刘 臻

  卢峰是留守的重庆市水利局干部之一。

  “8月17日上午9点开会,讨论研究水利设施政策。”8月16日下午4点,重庆市水利局办公室副主任卢峰接到市政府这样的通知。

  此刻,水利局的大部分官员已经下到基层参与抗旱工作,但“很多同志坚守在抗旱一线,直至中暑昏倒”的代价,并不能让旱情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针对60年一遇的大旱,8月9日重庆市政府启动了特大干旱红色警报。治旱关键是调水,然而现实的尴尬是——全市没有一座大型水库,很多水库还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卢峰起草的汇报文稿的主题就是——火线抗旱中反思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水库建设不够、蓄水不足,引水、提水设施缺乏、不配套,脆弱的水利基础设施让重庆市政府在抗旱时有颇多掣肘。

  大旱凸显供水不足

  “我市十年九旱,并呈逐年加重的趋势。要真正提高抗御干旱的能力,必须治本。”8月15日,重庆市水利局在向政府汇报工作时建议,要痛定思痛。

  “蓄、引、提三个环节都非常薄弱。”重庆水利局一位官员直言不讳。

  在外地人的印象中,重庆应该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长江、嘉陵江、乌江贯穿辖区,下辖区县也多临江、临河而建。其实,这正是重庆水资源的特点之一: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当地水资源不足。重庆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人均的75%,渝西地区仅为全国人均的25%。当地水资源的另一特点是时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汛期占70%,非汛期占30%。

  因此,重庆要旱涝保收,最好的途径是建设足够的水库以便调节,完善引水、提水工程,满足生活、工农业需求。但是重庆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到8%。“主要是工程性缺水,至今,重庆没有一座大型农灌水库。”重庆市水利局一位官员告诉记者。

  大旱来临,凸现重庆的供水问题。

  目前,重庆有中型水库48座,且库容较小,许多水渠系配套差;人均蓄引能力为135.5立方米,仅为全国水平的31%;1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没有解决,按现在的供水能力,全市有10余个县城、近500个乡镇在2010年将出现严重缺水。

  “底子薄,投入进度跟不上经济发展是造成目前局面的原因。”卢峰告诉记者。

  有水利设施的

  可减一半以上损失

  天灾如此,有无水利工程结果截然不同。

  1997年,重庆荣昌县出现中度干旱,县城5万人的饮水出现问题。尽管三次从大足玉滩水库调水,县城实行分区域、分时段供水,仍无法解决供水紧张的局面。“当时已经做了应急方案,准备用火车从长江运水,市委、市政府已经批注了。万幸,一场大雨及时解了燃眉之急。”卢峰向记者介绍当年的紧急情况。

  今年,荣昌也是旱情严重的地区之一。7月以来,降水量不到常年的1/10。但荣昌的境遇好过当年。如今荣昌的居民已达10万人,是当年的两倍。但“目前,县城居民生活用水保持正常,即使不下雨,还可保证200天以上的供水。”卢峰说。

  同样旱情之下,重庆其他区县的情况可没那么乐观。武隆51个村靠驮运吃水,巫山葛家村村民需要到4公里外挑水吃,石柱有人以50元/吨的代价运水——800万重庆人饮水出现困难。

  荣昌的大旱无忧,要归功于2003年建成的高升桥水库。高升桥水库总投资近9000万,是重庆西部供水规划中,一座以城镇供水为主、兼有农业灌溉和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小型水利工程,这解决了荣昌地区常年供水不足的矛盾,保证了当地的工农业用水需求。

  万州的新龙镇也是相同的情况,今年春天该地的农田水利工程刚刚搞好,马上派上了用场,在大旱面前,新龙镇仍然取得了丰收。

  重庆市水利局统计发现,有水利设施的可减少经济损失50%—70%。

  水利投资体制亟待改革

  其实,今年以来,重庆已经开始兴建以开县鲤鱼塘、“泽渝”一期15座中型水库,长江两大提水工程为重点的一批水利工程,预计总投资为110亿元。

  但“资金缺口达38亿”。上述重庆水利局官员告诉记者。

  38亿元的资金缺口最终被排在了2012年。“从市里来讲,我们该想的法,该出的招,都已经使出来了,并且属于‘寅吃卯粮’,‘用未来的钱办现在的事’。” 今年7月,重庆市副市长陈光国在一次市水利工作会议上表示。

  根据我国的水利设施建设的三级投入体制,中央、重庆市、各区县共同承担水利投入。“很多区县是吃饭财政,根本拿不出钱来。”上述官员告诉记者。

  而且,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的难题也制约着当地水利的发展,恶性循环,水利作为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又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两年国家的水利投入重点向

南水北调、淮河治理等大工程倾斜,投向重庆的中央水利国债大幅度减少。”有水利专家指出。

  意识到问题所在,重庆市开始改革投资体制。

  2003年11月,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重庆水投)挂牌成立。

  重庆水投主要的融资方式是以自身的资产为抵押,向银行贷款。重庆水投的资产来源于:整合市及市以上水利国有资产、地方水利存量资产;中央、市两级水利投入作为资本金;在市级收取的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土地储备收益。如此,原来的各级分散投入,变成了由重庆水投作为水利投资总账户的集中管理,资产的整合盘活也使得融资能力得到加强。

  即便如此,重庆的水利投入仍然不足。水利工程多数属于公益性和准公益性项目,资产回报率低,银行融资十分困难。

  大旱之后往往是大汛。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28日左右,重庆将出现大面积强降雨过程,重庆市政府已经对此有所防范。果真大汛,当地脆弱的水利基础设施又将尴尬的面临考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