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上海反贿风暴中40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莫名失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 10:18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宁华 彭朋 上海报道

  上海市40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去向不明。

  7月底,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上海市药监局)发出通告,责成上述不知去向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到药监局办理相关手续。

  这是5月23日上海召开“治理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会议”后,上海市药监局公布的第一批去向不明企业名单。

  目前,上海市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已按照《关于开展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的通知》的要求,完成了自我审查并形成自查报告。据悉,对经营企业自查报告的复查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经营企业频频“失踪”

  上述40家去向不明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工商注册所在地,遍及上海市18个区中的15个。

  上海市药监局办公室副主任陈国芳表示,上海市药监局在对该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日常监管中,发现上海大合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复医派特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福沃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40家持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去向不明。

  “这些企业没有工商年检,搬离了原来的经营场所,没有按规定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导致工商部门、监管部门都无法联络他们。”陈国芳说。

  据悉,如果这些“失踪”的企业在未来两个月内仍未向经营所在地药监局主动办理相关手续,上海市药监局将依法注销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目前,上海市共有440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企业。陈国芳表示,企业如果不按规定办理变更,《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也就失效了。而为了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此证,也为了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的监管,企业不存在了,许可证必须要依法注销。

  2005年,上海市药监局向211家去向不明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发出了办理相关手续的通告,后来有199家企业被注销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今年4月份,又有83家去向不明企业名单被公布,后来有64家企业的许可证被注销。

  据悉,医疗器械经营行业门槛低,有些规模小的企业只是兼做医疗器械经营,加之企业良莠不齐,导致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失踪率”居高不下。一旦企业擅自变更经营项目或转移经营地址却不办理变更手续,就会脱离药监部门的监管,医疗器械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反贿风暴成效打折扣

  5月23日,上海市药监局召开治理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会议。重点治理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及营销人员回扣、提成等行为;原料采购、广告宣传、参加药品、医疗器械投标过程中,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机会或商业利益的行为;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准入资质、减轻或逃避处罚的行为;通过不正当手段使其产品进入医保目录、虚报成本抬高价格,以此获取商业机会或商业利益的行为。

  上海市药监局向各药品零售经营连锁公司、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发出《关于开展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的通知》,要求各企业填写《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调查表》并将调查情况上报给市(区)药监局“治贿办”。

  目前,上海市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已完成并递交了反商业贿赂自查报告。据悉,企业反商业贿赂自查情况的复查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不过,鉴于目前国内医疗行业的现状,自查自纠反商业贿赂的效果难免会打些折扣。上海某民营医药集团人士表示,没有哪家企业会在填写自查表时,主动承认自己有商业贿赂行为,自查自纠基本就是流于形式。另外,一些小规模的经营公司还根本不在被要求自我调查之列。

  上海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是上海市医疗器械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行业性社会团体,目前有660家会员。而上述40家去向不明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并不是上海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也不在“市(分)局负责的企业名单”中。

  显然,在上海440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中,有许多小公司是游离于行业自律之外的,由于经营规模、生存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取得合法资格的小公司的频繁变动,无疑会增加监管的难度。

  不过,就像上海市北站

医院院长杨乃明所言,专项治理商业贿赂如仅针对医院和销售方,制度设计上可能是有缺陷的,因为这是一个体制问题。以药品为例,美国一年才批准200多种药品,而我国一年能批准几千种药品,药品的批准、流通、价格都受到管制,自然会有人利用这种体制寻租,谋取利益。目前的治理办法只是头痛医头,最终还得从根本的体制上解决问题。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