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宏观调控为我区指明方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9日 00:14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者按] 这几年,地处北疆的内蒙古恰如中国经济地图上的一匹黑马。

  从2003年开始,内蒙古经济增长率就居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内蒙古GDP增长率高达1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5%,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而就在内蒙古自治区即将迎来60周年大庆之时,变化突如其来。

  8月1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对内蒙古新丰电厂违规建设事件作出了严肃处理的决定。这使得杨晶和内蒙古一道,成为海内外注目的焦点。

  今年8月初,本报记者曾就宏观调控下内蒙古的发展战略专访过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8月18日,在新丰电厂处理决定出来之后,记者补充了书面采访。

  杨晶说,“我区要坚决依法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他还强调,“宏观调控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是内蒙古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有力保证。”

  本报记者 牛晓波

  

呼和浩特报道

  《21世纪》:内蒙古自治区即将迎来成立60周年大庆,内蒙古的经济社会也已经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什么?

  杨晶:建区以来60年间,内蒙古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区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等重要历史机遇,不断加快发展步伐。

  “十五”期间,是自治区成立以来发展速度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实现重大跨越,经济发展的自主增长机制开始形成,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十一五”是内蒙古抓住机遇、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加快构筑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北方生态屏障,力争使经济总量进入全国中等行列,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21世纪》:“十五”以来,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一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进入“十一五”之后,宏观市场环境和宏观调控环境的变化会对这一目标的实现产生多大的影响?

  杨晶: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国家将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这对内蒙古来说,给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将有力地推动内蒙古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西部大开发进入产业开发的新阶段。国家鼓励西部地区大力发展机械装备、医药、旅游、特色农牧业等产业,支持西部地区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化,为我区优势特色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做大做强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我区产业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相吻合。在宏观调控中,国家扶持的加工制造和高新技术等产业,正是我区要着力发展的重点;限制的过剩落后生产能力,也是我区想要淘汰的重点。

  三是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达国家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为寻找适宜发展的环境,正在加快流动和转移,有利于我区借助外力发展和提高自己。

  四是区域合作交流步伐加快。呼包银经济带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带,为我区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将有力地带动我区东部盟市加快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有利于我区在参与该区域经济技术合作中实现新的发展。

  五是公共财政加大向薄弱环节倾斜的力度。中央财政进一步向农牧业和服务业等产业倾斜,向革命老区、边疆少数民族等欠发达地区倾斜,有利于我区在国家的支持下,改善发展薄弱环节。

  《21世纪》:资源拉动型和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在内蒙古近年来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旦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两种增长模式的引领作用开始减弱,内蒙古经济新的增长点应该在哪些方面?

  杨晶:综合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区的经济增长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将是拉动全区经济强劲增长的主导力量。我们要把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在进一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严格控制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在不断拉动着需求。“十一五”期末,我区城镇化率将达到55%,随着人口向城镇的集中,有效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力度的加大将进一步带动农村牧区居民消费的需求的增加。加大对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投入,增加农牧民收入,进而带动农牧民的消费需求。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是自治区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在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税收、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发展的力度逐步增强。传统产业将得到进一步改造和提升,新型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非资源型项目将在引进和发展中进一步壮大,成为自治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21世纪》:作为能源大省,能源产业在自治区下一步产业布局中的地位是什么?如何协调能源产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关系?

  杨晶:“十五”期间,内蒙古能源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为缓解国家“能源瓶颈”做出了贡献。“十一五”时期,能源工业作为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在保证外送电的同时,在自治区产业发展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依托能源优势,我区将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相关产业间的相互带动,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在继续巩固提高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将充分发挥市场、成本、区位和投资环境优势,积极培育和引进非资源型产业,努力在机械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

  《21世纪》:与周边其他能源大省相比,内蒙古应如何利用和发挥自身的优势?

  杨晶:内蒙古横跨“三北”,毗邻八省,紧靠京津,既是京津和环渤海地区的腹地,又是华北沟通大西北的经济通道,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能源接续地,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视察内蒙古时明确指出,内蒙古发展的长处在于资源优势,具有建设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的条件。我们要按照总理的指示精神,坚持“科学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推动能源产业的科学发展。

  具体来说,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住国家调整煤炭产业结构的有利时机,坚决依法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扶大扶优扶强,促进煤炭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二是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发挥地缘和资源优势,加强与东北三省重大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对接和政策对接。

  三是加强煤、电、运的综合协调平衡,打造贯通东西、联结内外的铁路、公路和电力大通道,加快以天然气输送为重点的输气输油管道建设,促进产需衔接。

  四是科学制定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加大勘查开发力度,建设一批新的后备资源基地,建立稳定持久的资源保障体系。

  五是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新能源开发利用基地。内蒙古具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风能总储量10.52亿千瓦,约占全国风能资源储量的40%,居全国首位;太阳能辐射总量居全国第二位。而且具备多晶硅、输变电等产业配套和支撑优势。

  《21世纪》:丰富的资源是双刃剑,对资源的过分依赖,可能使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过于单一和脆弱,降低经济长期协调发展的能力。在这方面,自治区有哪些具体规划?

  杨晶:丰富的资源是内蒙古的优势,内蒙古的发展要立足于这一优势,但同时更要保护好这一优势。

  要发展资源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变资源输出型为产品输出型,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前,我区正在加紧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积极实施一批绿色循环经济示范项目,重点抓好6个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和4个国家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建设。

  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21世纪》: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自治区打算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杨晶:内蒙古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东丰西缺,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工程性缺水和结构性缺水问题。

  自治区在进行工业布局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十一五”期间,我区要新建续建一些水利工程,通过多种措施,努力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同时,注重加强节流,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工业废水综合治理。积极开发利用矿井水等非传统水源,鼓励电力、冶金、煤矿等重点行业使用中水,同时鼓励电力行业使用空冷技术。

  自治区高度重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最近,我们刚刚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评审,得到评审专家组的高度肯定。《报告》提出树立“生态立区”发展战略,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在发展方向上,牢固树立

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决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能力,坚决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低效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

  在发展模式上,一是积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好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规模效益和产品附加值。二是切实加强和完善节能制度和监督体系建设,力争到2010年底,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5%。三是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节水、降低能耗为突破口,实施一批绿色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特别是在煤矸石、粉煤灰、废渣、废气、废水等综合利用上有新的进展,力争把资源回收率提高到60%。

  在发展要求上,始终把环境建设放在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一步加大环保监管和治理力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