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廉政会议:福禧上海急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 10:4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陈 芳 上海报道

  8月15日,上海市局级以上干部齐聚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此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

  次日的《文汇报》报道称,上海市委主要领导“通报了上海社保基金案有关情况和王成明、韩国璋涉嫌严重违反党纪、正在接受调查等情况。”

  来自不同渠道的消息证实,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局旗下上海市企业年金发展中心(下称:年金中心)共为福禧投资董事长张荣坤提供36.5亿资金——这笔资金恰是张此后频频收购的主要资金源——案发前仅归还2亿。

  另一位主角张荣坤,其号称对外投资超百亿,其中除36.5亿来自年金中心外,另有数十亿银行贷款——张自身积累资金寥寥无几。

  张荣坤的神奇并不仅限于此。除融资能力超强之外,张在垄断地带游刃有余,屡屡有惊人之笔,比如投资上海电气。而这也成为上海电气前董事长王成明、前执行董事韩国璋近日落马的缘由。

  “改制中出现的问题”

  8月15日的廉政会议令王成明、韩国璋案初露端倪。

  据悉,会议在提到这两位上海电气集团的董事长和副总裁时,有如下介绍,“问题是改制中出现的问题”。

  实际上,在上海电气多元化改制、引进战略投资者时不乏争议。

  其时,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拿出62.6亿的净资产,共引进了27.5亿元的资金。根据《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改制重组公告书》,上海电气集团62.6亿元的资产,在新公司中占股69.48%,新进来的五家企业投资和股份占比分别为:

  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出资9亿元,在新公司中持股9.98%;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持股5.55%;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和广东汕头市明光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投资5亿、4.5亿、4亿,分别持有剩下的5.55%、5%和4.44%。

  但这一引资事件当时就引发争议。

  “当时争论的焦点在于,如果说上海电气改制是为了加快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为产业发展服务的话,就应该寻求象西门子、GE、通用这样的战略投资者。但最终结果并不是这些跨国企业。”熟悉上海电气改制的此间一位权威人士说。

  改制从2003年底开始操作,政府给定的时间是必须在次年的第一季度完成。而西门子等外资股东之所以最后没有成为战略投资者,“一个主要原因是改制时间过短,以致于来不及对电气集团完成评估”。

  而张荣坤彼时投资上海电气的价格眼下正被市场质疑。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必须完成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工作,其资产价格评估有无问题?

  熟悉此中操作的权威人士指出,由于改制时间紧,评估过程中难免有不确定因素。

  “首先如土地价值评估上,按帐面资产还是按原先的土地估价,不同的方法可能会到直接结果差异很大。”上述人士说。

  从直接的财务对比来看,上海电气(2727.HK)在香港上市后,即有1.7倍的溢价。即使是按照8月8日停牌时价格计算,也有约2.8倍的溢价——这是张荣坤出事前投资回报最高的一笔投资。

  但福禧投资的奇妙还在于,在香港上市前夜,2004年8月份,获得上海宝钢原持有的上海电气5%股份,一跃而成第二大股东。

  也正是此一股权转让,福禧投资才得以持有上海电气9.687687亿股,占总股本8.15%,成为仅次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本报记者8月16日就相关问题分别给上海市国资委和上海电气集团发出采访函,但直到截稿为止,均未予以答复。

  在15日的廉政会议中还有消息传来,市里马上要重组上海电气的领导班子。8月16日,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经委主任徐建国已“空降”上海电气集团,填补王成明留下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的空缺。

  年金中心36.5亿资金

  种种迹象表明,张荣坤收购上海电气股权的资金来源,主要应是企业年金中心。

  核心人士向本报透露,上海市社保局下属的企业年金中心一共向福禧投资拆借36.5亿,4年间只归还了2亿。另据本报从福禧投资的债权银行处确认,福禧投资尚欠年金中心34.5亿元。

  本报此前的调查表明,张荣坤利用福禧投资对外大举收购时,其主要资金来源是沸点投资的不断输血,4年共有42.5亿。

  但沸点投资年利润不过千万,因此这42.5亿资金应是另有出处,目前看来主要应该就是年金中心提供的36.5亿,而沸点投资只是年金中心资金违规投资的一个隐蔽支点。

  据知情人士透露,福禧从年金中心贷款36.5亿,年利率是7%。数年来,福禧投资除了偿还2亿本金之外,应该每年用高速公路收入偿还利息。

  对此,福禧投资的人士有一个观点,其实年金中心给福禧的投资并不亏。按照国家规定,地方社保基金只能用于购买国债,存银行。“存银行一年收益最多只有2%,四年下来也不过6、7个亿,我们福禧四年下来给了社保十几个亿。”

  “其实,这不过是用自己的钱买自己的路。”上述福禧人士进一步解释说。通过年金中心——沸点——福禧——路桥这样一圈,年金中心的钱进去置换掉了路桥的钱。本来不能动的社保资金投资了出去。

  对于投资者年金中心来说,“买路还是比较安全的,路在那里跑不掉,收益也很稳定。”

  而路桥的投资全身而退,可以继续用于其他的基建、市政工程。

  到目前为止,张荣坤旗下的另一条重要公路嘉金高速还没有完工,据记者了解,这条公路现在已经投入50多亿,“等到2006年9月建成通车了,收费权一抵押就可以还钱给社保,30个亿就有100亿的收益。”该人士声称。

  但现实是,福禧投资的贷款也将于9月开始陆续到期。

  更重要还在于,对于年金中心的资金的投资范围,国家有明确的规定。2004年有关部委颁布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明确企业年金对外投资限于银行存款、国债和其他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产品。直接对外拆借显然不在许可范围之列。

  三角风险?

  低调张荣坤的财富

神话至此已毫无神秘可言。

  通过年金中心的社保资金,获得对外投资的所谓“自有资金”,然后从债权银行获得大笔贷款,投向已打通关节的相对垄断项目,获取超额价值。

  实际上,张荣坤还有着更进一步的设想。

  福禧人士介绍说,在张荣坤出事之前,一直在研究怎样把企业拿到香港去上市。

  “安徽有一条高速公路每年只收两三个亿,在香港上市之后已经被市场誉为优质红筹股,而上海路桥发展股份每年可以收25个亿”。

  果真如此,福禧只需要在运作完香港上市之后,把社保局36.5亿贷款还清,将意味着张荣坤成功套现,从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豪。

  张荣坤的整套思路似乎无懈可击,按照福禧人士的说法,加大社保资金流动性,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投资,为社保资金提供稳定的回报——是多赢局面。

  实际上,张荣坤在上海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即取得上海路桥99.35%股份。正是来自上海路桥职工的不断举报,点燃了张荣坤落马的导火线。

  而张荣坤之所以能够完成这样一场重组环节,其胜处或许并不在其超前的思路,而是其如何获取社保资金的支持、又如何参股上海电气。

  张荣坤,和他获取的这两样稀缺资源,构成了一个貌似强大却潜藏风险的三角。张其实只差半年时间即可实现宏愿,但中纪委突然的调查令上演四年的神话戛然而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