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浙江领导考核新规绿色指标权重之大前所未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 01:41 中华工商时报

  【记者 应华根 张东君 杭州报道】

  要GDP还是要GREEN(绿色)的双“G”选择曾经是浙江很多地方领导干部的两难选择,浙江省委组织部近日出台的《浙江省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让他们从此不再烦恼。《办法》给出的办法是,GDP要多带GREEN。

  浙江从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体制上的先发制人,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经济奇迹。2004年成为中国第四个GDP超万亿元的省份,去年,浙江在全国省份中率先迈过“人均GDP3000美元”门槛。

  但经济飞速增长的背后是对水、电、煤、油等基础性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浙江近年来频频陷入地荒、电荒、技工荒、水荒带来的痛苦中。

  由于缺水,浙江不得不对地下水大量开采,直接导致地面下沉。目前宁波市的沉降区域总面积达175平方公里,宁波整个市区已成了一个巨大的碟形洼地。据宁波市有关部门估算,持续几十年的地面下沉,已累计造成40亿元的经济损失。

  由于缺电,自2003年以来,浙江遭遇了严重的“电荒”,成为全国拉闸限电范围最大、缺电最严重的省份。在浙江的许多工业重镇,商业街上鳞次栉比的商店,家家门前都放着一台发电机,昼夜机声隆隆,严重缺电导致发电机、汽油、

柴油十分紧俏,甚至连人都开始短缺。浙江湖州地区的织里镇被称为“中国童装之都”,在这个不到10万人的小镇上,聚集了8800多家民营企业,其中童装生产企业为5700多家。产业集群的急速膨胀,导致劳动力供给也完全滞后,绝大多数企业空缺一半的工人。

  全面的短缺对浙江高消耗性的制造业模式提出严峻挑战。尽管这一模式铸就了浙江经济作为先行者的辉煌,而先行者疏忽带来的弊端已经凸显:越来越严重的同质化竞争,让经济发展已经难以为继;简单的复制成为盈利之道,使得产业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贻误了战机;发展惟速度论,忘记了资源要素的入不敷出和环境的牺牲。

  成长的烦恼让“

能源小省”的浙江再次显示出节能降耗的决心。继明确市、县长为节能降耗“第一负责人”、与“耗能大户”签订节能责任书后,浙江省第一份GDP能耗公报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公报显示,2005年浙江省单位GDP能耗为0.9吨标准煤/万元,低于全国1.22吨标准煤/万元的水平,居全国第四。作为一种“警示”,它让浙江明白节能降耗工作任重而道远。

  节能降耗决心的又一个重要体现是,浙江省委组织部近日出台《浙江省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

  《办法》规定,今后浙江省考核领导干部,将认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淡化单纯经济增长指标,鼓励GDP多一点“绿色”,并且组织群众给干部“打分”。

  《办法》新确定的26项指标淡化了单纯经济增长指标,强化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除人均GDP及增长率等“常规指标”外,新增加万元GDP建设用地增量、万元GDP能耗及降低率、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指标。尤其让人注目的是那些曾经被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看重的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均未列入考核指标。今后,那种片面追求GDP增量的做法有望得到遏制,而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耕地和环境、节约资源、降低能源消耗的做法将得到鼓励。

  数据显示,“一枝独秀”的工业,仍是影响能耗指标的关键所在:2005年,浙江省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3.2%,而耗能占全部用能的75.9%。因此,用政府之手推动、引导企业走向节能降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显得尤为重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