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食品价格波动促使7月CPI增幅下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4日 02:08 第一财经日报

  专家称通缩压力仍然大于通胀

  本报记者 宋蕾 发自北京

  7月CPI上涨1.0%对于关注宏观经济的人士而言是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数据。

  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显示上月CPI同比上涨1.0%,环比下降0.3%。“从短期趋势来看,这个数字是有点意外的。”国家信息中心一位专家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这位专家分析,从今年3月起,CPI上行增幅一直在加大,因此在上半年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曾表示,通胀压力抬头。随后,国家发改委在一份预测报告中也认为今年三季度物价指数的涨幅将达到1.7%。

  从数据看,4、5、6月的CPI增幅数据分别为1.2%、1.4%和1.6%,但7月份的数据却过早结束了CPI的涨幅,环比下降0.3%使得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出现新的变化。

清华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上述观点。

  他认为,7月份的数字再一次证明了通缩压力仍然存在。从长期的趋势看,去年一整年CPI的增幅均在1%左右浮动,因此今年3月以来连续4个月的增幅也许是个短暂的周期,并不能证明通胀压力大过了通缩。

  

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认为,经济整体形势的供大于求仍然是抑制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因素;其次,粮食价格的趋稳使得粮价对于价格总水平的上拉作用将有所减弱。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7月份食品价格上涨0.6%,而4、5、6月份食品价格上涨数据分别为1.8%、1.9%和2.1%。袁钢明指出食品价格的波动是影响7月CPI停止增幅的主要原因。而进一步分析食品价格构成可以看出,鲜菜价格的波动达到了上下20%,在4~6月份,鲜菜价格一直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而进入7月以来,数据显示7月鲜菜价格下降了3.5%。

  “短期看,这是带有偶然的季节性因素。”袁钢明说。他解释,食品价格对于CPI的影响权重是最大的,超过30%,而往往食品价格又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因此会有波动。但从长期看,袁认为食品价格下半年也不会有大的增幅趋势。蔡志洲的分析也认为,2006年世界粮价涨幅有望继续回落,目前国际粮食价格已普遍低于国内,国内粮价继续上涨的空间很小。因此,带动物价走高的可能性不大。

  而早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央行在9日公布的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指出,从价格走势看,未来我国价格走势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分析下行风险,央行认为主要是部分行业生产资料与消费品的产能过剩会抑制相关产品价格上升;粮食方面有望继续增产,粮价有一定的下降压力,可能会成为影响CPI下行的因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