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家纺第一镇节能规划遭阻击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 09:41 新华网
新华社杭州8月9日电 (记者 柴骥程、傅丕毅) 地方政府专门为一个工业园区制定的降低能耗并控制污染规划,遭到当地数十家企业的公然抵制,政府几大部门却束手无策。 这件怪事发生在有“中国家纺第一镇”之称的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 现状:热效率锐减和污染源叠加 许村镇位于河网密布的杭嘉湖平原上,是全国闻名的轻纺面料生产基地。印染纺织企业生产中需要大量供热,许村工业园区内企业都自备了小吨位燃煤锅炉。拥有小锅炉的企业多达82家,小锅炉110多台。 据了解,许村工业园区内供热小锅炉年总耗煤量12万到15万吨,大部分小吨位锅炉的热效利用率只有50%左右,煤炭资源浪费极大。同时,锅炉大多采用水膜除尘,脱硫率几乎为零,严重污染环境。许村镇党委书记王记清介绍说,这么多污染源叠加在一起,许村的环境容量已经不堪重负,区域内水质长年处于劣五类,大气污染状况更无法估量。 为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进一步恶化,海宁市政府在2003年初便委托浙江省经济建设规划院制定了《海宁市许村工业园区热力规划》。该规划建议海宁市政府实行区内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待集中供热项目建成后,淘汰并拆除现有小锅炉。海宁市政府批准了这个规划,据此,嘉兴市经贸委、浙江省经贸委相继批准了许村工业园区内集中供热项目──宝峰热电联产项目的建设。 根据测算,集中供热的大锅炉采用先进技术,煤炭的热能转化率可以达到90%以上,整个园区的能耗可以减少40%左右。同时,产生的烟尘基本可以回收利用,污水集中处理,环境效益巨大。 阻击:“倒逼”使政府监管形同虚设 然而,热力规划甫一出台,便受到了区内众多企业的抵制,领头的是区内规模最大的印染企业——海宁龙洲印染有限公司,其煤炭消耗量占区内总消耗量的30%到40%。 龙洲公司从2004年开始便采取一系列违法手段抵制集中供热,把小锅炉改造成小火电厂,然后“倒逼”政府同意其脱离规划自我运行。 令人不解的是,龙洲公司的“倒逼”行为都是在海宁市众多监管部门的眼皮底下进行的。 龙洲公司阻击规划的第一步是把小锅炉从一台变成两台。海宁市环保局副局长邬宏飞说:“龙洲公司原先向环保部门申报过一台20吨锅炉的改造项目,当时我们批准了,但同时规定,工业园区的热电联产项目正式启动后,这台20吨的小锅炉就必须拆。但是,龙洲公司违法未批先建,最后建成了两台20吨锅炉。”随后,龙洲公司又擅自在锅炉上安装了两台1500千瓦的汽轮发电机组,一个违法的小火电厂基本成型。 直到2004年8月,海宁市政府才首次组织环保、经贸、供电、安监、消防等五大职能部门对其进行联合执法。市经贸局向龙洲发出了通知,要求立即停止建设;市环保局发出了《环境违法行为改正通知书》;市供电局则通知龙洲不得擅自发电,否则将采取停止供电措施。 可是,三纸公文发出后,三个发文部门再也没有采取任何处罚或者纠正措施。其余参与联合执法的职能部门,连类似发文制止这样形式上的举措都没有。 2005年6月13日,在投资2.3亿元的热电联产项目建成时,龙洲公司的自备锅炉也已经变成了一个违法的自备电厂。 效应:众企业拖延观望使规划执行陷入僵局 有“龙头企业”带队在前,许村工业园区内的其他企业也纷纷效仿,对规划执行采取拖延观望态度。一些印染企业主说,龙洲公司的锅炉不拆,凭什么让我们拆。有企业甚至扬言:不执行规划,无非多消耗点能源,多增加点污染,对企业没什么影响。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海宁市有关部门迄今还没有出面拆除一台小锅炉,整个园区的节能和污染状况并没有因规划而改善。 龙洲公司董事长俞炳良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自备电厂一直在脱离大电网发电,“企业的大网用电和自发电,基本各占一半。”嘉兴市经贸委副主任吴海松介绍说,任何一个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和大电网并网,脱网运行的安全隐患很大,一旦锅炉发生问题,还有可能引起爆炸。 俞炳良表示,他也了解脱网运行的危险性,一不小心还可能“倒送电”危及大电网和电力工人的安全。海宁市供电部门曾向其发出过“擅自发电就停止供电”的通知,但实际上并没有采取行动。 对于种种怪现象,海宁市和嘉兴市的一些干部给了记者一个暧昧的答案:“不同的领导有不同意见。”据了解,“不同领导”们对此事的看法截然相反:一种认为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符合规划、没有经过批准的项目应立即喊停,依法处置;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己的事情,政府不应干预。 许村镇党委书记王记清身处“不同意见”的漩涡中心,他说,处理龙洲公司的问题,从法律角度而言并不复杂,是非也很明确,但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完)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