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国务院批复天津规划 北方经济中心渐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 02:10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郭晋晖 发自北京

  昨天,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下称《批复》)。未来15年,天津市将逐步承担起北方经济中心的重任,并将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注意加强与北京的协调”。

  缔造北方经济中心

  《批复》称,天津市是我国直辖市之一,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将天津市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1997年,国务院第一次将天津市称作“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这个称呼跟随了天津10年,直到今年3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一次将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此次规划的被批复,更是进一步在法定文件上确立了这一定位。

  天津市滨海新区管委会一位官员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北京和天津一直是环渤海经济区域的“双子星座”,国务院将北京定位为政治文化中心之后,天津就要承担起北方经济中心的历史重任。

  这位官员表示,一个区域的经济中心应该具备五个条件:即物流中心、制造业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社会文化中心以及金融中心。“对于天津来说,现代物流中心和制造业中心已经有了很好和条件,但研发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基础仍然很薄弱,这也是将来重点发展的领域。”

  伸向北京的橄榄枝

  《批复》要求,天津市的规划建设要注意与京津冀地区发展规划的协调,加强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特别要注意加强与北京市的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提高为首都、环渤海以及北方地区服务的功能。”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吕斌对本报记者表示,长期以来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地理上联系很紧密,但经济上联系却很弱。他分析,京津之间城乡二元化严重,是这个都市圈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而行政区域所造成的人为市场分割,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他举例说,比如北京并不能很好地利用天津的港口,却要花巨资寻找其他的出海口;两市之间快速轨道交通等基础建设项目也被搁置多年。

  “现在政府从城市规划修编的高度来推动两个城市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吕斌认为,政府要做的就是奠定市场的机制,让生产要素在这个区域内自由流动,以促进产业的合理布局。

  上述官员也表示,北京和天津各自选择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并不需要政府来过多干预,只要机制作用发挥起来,产业错位和互补的趋势就会越来越明显。

  城乡统筹,严控用地

  《批复》对天津将全部行政区域作为城市规划区范围表示赞同。《批复》要求天津市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安排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形成“一轴两带三区”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

  吕斌表示,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规划理念,将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村用地统筹考虑,考虑到了城市生态需要和粮食安全的双重要求,对于大都市的规划来说非常必要。

  统筹城乡规划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集约土地。《批复》要求,到2020年,天津市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要控制在1450平方公里以内;其中,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控制在580平方公里以内。“必须防止城市规模盲目扩大”,并且“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吕斌认为,虽然滨海新区所在渤海湾有大片盐碱地可以开发,但那里的气候条件并不宜人。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渤海湾的土地,而不是过多使用近郊的耕地,是天津市土地使用方面需要面对的问题。

  相关链接

  根据天津市“

十一五”规划,未来5年天津城市空间布局的核心可概括为“一轴两带三区”。

  “一轴”指城市发展主轴:武清新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

  “两带”指东部滨海发展带:宁河—汉沽新城—滨海新区核心区—大港新城,和西部城镇发展带:蓟县新城—宝坻新城—中心城区—静海新城。

  “三区”指:北部蓟县山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中部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南部团泊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