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南钼业富豪生态 多重人生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 20:46 经济视点报
□经济视点报主笔 刘金松 实习生 胡泽亮 编者按 这是一个特殊的老板群体,虽然他们暴富的速度,绝对不亚于煤炭老板,但他们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他们积累了可观的财富,虽然没有如山西煤老板般“一次买走数十辆悍马越野车”,“在北京购房,一出手就是现金购买一栋楼”,但他们也已对奔驰、宝马之类的名车习以为常,就连他们的手下都觉得开70万元以下的车有失其老板的身份。 他们到底积聚了多少财富,很难统计,就连他们自己圈内人,也只能用多少亿万富翁、千万富翁、百万富翁来粗略估计。 这是一个低调的群体,即便是捐建了歌剧院,外界依然很难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财富,甚至不愿意公开露面;他们坚信一个朴素的真理:“人怕出名,猪怕壮”;他们不奢望能对他们有特殊的恩惠,只希望在壮起来之后,依然健康平安。 他们是谁?他们是怎么积累财富的?他们有着怎么的生活现状?在外界一味羡慕他们的暴富之时,他们有着怎样的思考?在财富之外,他们最担忧的是什么? 近日,本报记者奔赴洛阳栾川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对这些新生的富豪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解读。 从我们的接触中,可以发现,这些先富起来的人们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欢乐;他们的暴富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一夜之间完成;在面对官场和外界时,他们的谨小慎微比普通人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稿1: 钼矿老板的多重人生 在栾川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那些粗犷的越野车,沾满了泥土,虽然并不都是名车,但也构成了这个县城独特的一景。 “这里的老板几乎都有越野车,开着上山方便。”一位当地老板对记者解释说。 7家钼矿企业老板平均每人出资近2000万元参与建设洛阳歌剧院,让这些老板们露了一次富,而且让公众相信,“这种富绝对是惊人的富”。常有媒体如此论证:“钼矿老板们的财富从其参建歌剧院可见一斑。” 群体影像 当你询问当地人关于钼矿老板的情况时,他们最经常提及的同样是他们惊人的消费能力:“很会享受。”但当地人对这些钼矿老板们似乎并不羡慕,也不嫉妒,谈论的时候语气平静。 “钼矿老板的发家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在前几年钼矿行情低迷的时候,别说民营企业生存艰难,就连洛钼集团也被从省属企业下放到市,又被从市下放到栾川县。”一位在栾川从事20多年钼矿开采的当地老板认为,“人们只看到了这两年红火的时候,却不知道行情低迷时的艰难。” 1999年,钼价处于低谷时,国标级钼精粉价格为420元/吨·度,也就是说,含量45%的钼精粉一吨可卖1.89万元。而钼精粉的开采成本价是800元/吨·度,这意味着每生产1吨钼精粉就要赔上8000元到1万元。 但他们还必须坚持下去,因为一旦停产,就等于矿山报废,损失更大,“那段日子简直是度日如年。” 转机在2004年出现,含量45%的钼精粉从1999年的每吨1.89万元,涨至当时的最高每吨27万元,钼价上升了15倍,钼价的直线上升让栾川人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压抑已久的愿望被很快释放。 尤其是那些年轻的老板们开始攀比,你买70万元的车,我就买100万元的,你买100万元的,我就买170万元的,总之大家都在比谁更阔绰。 如今在栾川,那些煤矿老板们已经不屑于谈论车的事情,在记者的追问下,一位钼矿老板才想了一会说,“最好的车要数一个年轻人最近刚买的170多万元的奔驰。”比山西富豪批量购买的悍马还要贵60多万元。 当问起他自己的坐骑,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的车不行,宝马,70多万元。” 但并不是所有的钼矿老板们都这么奢华,尤其是那些经历苦难日子的人们,对目前的生活很是珍惜。 7月29日上午,记者约见一钼矿企业老板,因其不愿过多地抛头露面,记者只好到其厂矿所在地。 宽大的办公室被分为两间,其中一间办公、会客用,另外一间作为专门的书房,里面摆满了经济管理类的书,很整齐,“这些书都是我自己买的。” 在记者观察的当口,他专门到另外一间办公室拿了一盒软中华,而他书房的桌子上则摆着两盒红旗渠,4.5元一盒的那种。 “平时都抽红旗渠,来人了才拿出来中华应酬一下。”他看了看桌上的烟解释说。 他说自己曾经是一个农民,因为钼矿形势的好转,使他拥有了数百万的财富。但他还是习惯于节俭,他指着身上的衣服说:“我穿的没有一个是名牌。” 但钼业的繁荣并不能掩盖其潜在的隐忧,尤其是当钼价飙升、获利空间巨大时,自然会吸引众多的跟进者。 据当地人透露,钼精矿的生产程序简单,只要投资十几万元,买一个小碾子建一个小选矿厂,两个月后成本就收回来了。 “简直就像从地上捡钱一样,去年一个投资2亿元的项目,一年就收回了投资。”投资周转如此之快,利润如此之高,栾川钼矿山周围的大小矿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这种跟进不可避免地带来“低层次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盲目投资”等问题。但由于钼业始终是一个小行业,全球市场需求有限,供需关系非常脆弱,价格波动频繁,近20年来钼价便已经历了两次暴涨暴跌,每一次都使当地经济大起大落。 这一次行情启动以后,又把栾川经济推到了高峰。在洛阳这个以工业见长的城市,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所拥有的重点工业企业,竟占到全市重点工业企业1/3强。 而在此轮行情过后,一旦出现大落,大部分企业都将无法抗御市场风险的冲击。 风光的背后 在栾川,最豪华的娱乐场所要数四星级的君山饭店,这也被认为是钼矿老板们最有可能常来的地方。 这里不但环境幽雅,而且设有显眼的VIP包间,豪华燕翅鲍更是在灯光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但据当地人透露,即将兴建的一座五星级酒店一旦投入使用,肯定会盖过君山饭店的风头。政府方面的说法是满足大型会议的需要,民间则认为是栾川的富人群体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 据一位钼矿老板估计,仅最近钼价上涨培育出的百万富翁就不下500人,千万富翁至少也有30人,亿万富翁保守估计有7个左右。 “其实,钼矿行业并不是最赚钱的,只是最近比较显眼而已,其他开矿的都比我们有钱,人家是闷声发大财。”一位老板抱怨说,钼价的飞涨,打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不但各种各样的教育捐款、支持农村建设等“摊派”纷纷找上门来,就连那些平时难得一见的主要领导也开始“惦记”起他们来。 前不久,在领导的授意下,洛阳的7家钼矿企业老板平均每人出资近2000万元建设洛阳歌剧院,“对于这种掠夺式的摊派,你无可奈何。”一位钼矿老板抱怨说,随着钼价格的不断上涨,政府相关部门对矿业进行的整顿次数也开始频密起来。而此前,绝大多数的钼矿企业也大都属于非法开采。 如何搞好和政府的关系,成了决定这些老板生存的关键。据一位亲历钼价上涨的老板回忆说:“在钼矿价格刚开始上涨的时候,公安、税务、工商就开始轮番上阵,那阵势和打仗差不多。” 每隔几天就会有人被抓走,弄得人心惶惶:“我们是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出现丝毫差错。”检查各自的账目、税务成了钼矿老板们那段时间里最为关注的事情。 “在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懂得牺牲部分利益。”一位钼矿企业老板对《经济视点报》记者透露说,有一次,和几个钼矿老板一起吃饭,在座的几位老板羡慕地询问其中一位效益最好的钼矿老板说:“你今年光利润就1亿多元,你怎么花啊。” 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是,这位老板并没有丝毫的得意,也没有任何推脱,只是摇摇头苦笑着说,“我只是顶个名而已,能有1/3是我的就已经不错了。” 闻听此言,着实让大伙吃了一惊,2/3的牺牲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就连那些号称成捆送礼的老板们也自愧不如。 看到大伙惊奇的眼神,这位老板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连忙打圆场说:“喝多了,喝多了。” 但大家还是从其中领悟了其中的玄机,这位老板虽然进入钼矿行业比较晚,但其发展之快却超越了那些多年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的老江湖。 逢年过节,办事送礼的标准也开始水涨船高:“过去是成沓(1万)送,现在是成捆(10万)送,有的干脆直接送银行卡。” 钼矿的开采,像煤矿的开采生产一样,需要多种证件,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部门也能插手管到煤矿。“对于可能管到你的大大小小官员,我们都必须应付。”一煤矿老板一边说,一边熟练地翻看着记者的证件,“这是真的,有新闻出版署的章。”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钼矿圈的老板们认识到了和政府搞好关系的重要性。据媒体报道,在提出让栾川9家钼矿企业参与建设歌剧院后,其中一家企业认为负担过重,拒绝出资。在各种证件齐全的情况下,被停产一年多时间,损失了近3000万元。但和他相邻的无证开采企业却在停产不久后开工,财源滚滚。 未来 虽然挣了钱,但总感觉心力交瘁,一位老板发狠说:“只要我健在,就不会让孩子再从事这一行当。” 他唯一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在他身边待了半年,就被他送到了深圳:“他现在是自食其力。虽说我钱不多,但怎么说也有个几百万,但他毕业后,我不能再给他钱。” 不过,他也承认,在栾川的钼矿老板中,像他这么做的还只是少数。更多的老板子弟依然是子承父业,干起了钼矿加工的老本行。 虽然从储量上来说,栾川钼矿金属储量206万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3。但随着开采能力的提高,预计开采100年的储有量,再有30年即将被开采枯竭。 对于发展钼业深加工,业内人士也并不看好。洛阳钼业集团副总经理李发本在接受采访时说:“钼业毕竟是个小行业,全球每年钼消耗量可能会小幅提高,但切不可因为价格暴涨驱动而产生投资热,盲目建设发展深加工,这不但可能加速行情的暴涨暴跌,带来巨额投资损失,还会给全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重创。” 这也意味着,即使钼价保持现在的高位运行,栾川钼行业依然可以培育出新的富翁,但这将不会长久。 河南财经学院史璞教授曾在一次论坛上说,栾川在充分发挥钼业资源优势的同时,也更需要有战略眼光,考虑其他的发展来维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避免因为资源、市场影响,导致区域经济大起大落,避免资源开发完后没有办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先例已经有诸多个了。 也许作为“钼都”的栾川应该吸取“铜都”铜陵、“钨都”赣州等地的教训,为经济转型做好准备。 但对那些老板们来说,转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钼矿老板在停止开采后,虽然手里有上千万元资金,但却不知道往哪里去投。一位钼矿企业老板透露说:“根据政府调研的结果,目前已有近40家企业抽逃资金,迁往外地,实际数额应该比这更多。” “政府在这个时候,应该出台措施,给他们积聚的资金寻找出路,否则将会流失到外地,对栾川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一位当地人士不无忧虑地说。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