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货币政策站在十字路口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 14:35 中国财经报
记者 战雪雷 央行频频出招 本周二,央行两年来首次启动以固定价格数量招标方式发行央行票据,招标价格相当于2.7961%的利率水平,计划发行100亿元,实际发行80.9亿元。央行重新激活数量招标,引发了市场关于央行稳定市场利率水平的猜测,2.79%的利率被理解为市场参照利率。此次发行,被视为央行通过改变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策略,阶段性放松数量目标,利率目标将成为市场短期操作目标的信号。 从年初以来,央行已力图通过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每周二是央行发行一年期票据的时间,周四发行的则是三个月期票据。1—7月,央行已经发行了22770亿元的票据,这个数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去年的同期水平。1—6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5608亿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5月18日、6月13日、7月13日三次共发行2500亿定向票据。 4月28日,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5.58%提高到5.85%。 7月5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7月21日,央行决定,8月15日再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目标的两难选择 信贷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货币当局试图通过抑制流动性过剩、减少货币供应量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现实是,他们不得不同时面对人民币升值的问题。 减少货币供给量,可以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货币,也可调整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金融机构的法定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从央行的实际操作看来,央行一直没有放松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回笼货币,而在利率调控的问题上一直非常谨慎。 为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和信贷扩张,提高利率从而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工具。然而,货币市场上又需要维持较低的利率来抑制升值的预期和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利率政策的使用受到货币政策双重目标的限制。 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下半年央行票据到期量为10680亿元,另外中国的双顺差格局在短时间之内难以扭转,外汇占款导致的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局面还将维持一段时间,这意味着2006年公开市场操作对冲压力非常大,单独依靠公开市场对冲流动性过剩是比较困难的。 于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之内,央行两次分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利率政策受到限制的情况之下,希望通过提高准备金率减少银行的信贷资金,从而达到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目标,同时又打消了投机资金坐享升息收益的念头。 央行的调控初步取得了成效。统计数字显示,6月份银行贷款增幅明显放缓,1—6月银行间市场利率明显上升。6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8%,比上季度末和上月末分别高0.42和0.32个百分点。央行通过调控措施回笼货币,许多金融机构转而到银行间市场上拆借资金,这造成了银行间市场上资金需求增多,最终造成银行间市场利率上升。 但是,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后,央票利率一次上升9.5个基点;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也上涨到2.7%的高位。央行并不愿意看到利率上涨太快,因为在存款利率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此举无疑会扩大利差,这样有可能稀释央行的前期调控政策。这也是为什么本周二央行两年以来首次启动固定数量价格招标方式发行票据,市场推测2.79%是央行基准利率的上限。 未来调控的选择 毫无疑问,发行央行票据仍然会是对付流动性过剩的保守招数。 6月底,美元第17次调高利率0.25个百分点,中美之间的利差已经达到3%,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认为,现在是提升存款利率的时候了。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分析,合适的存款利率是保持宏观经济平衡和提高微观经济效率的一个重要杠杆,人为增大银行存贷利差会导致很多方面的扭曲。 相比利率政策而言,汇率政策的使用显得更加谨小慎微。减少基础货币供应量,必须减少外汇占款额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建议在当前利率受制于汇率条件下,需要加快汇率改革步伐,有必要实行更为灵活的汇率浮动。 汇率的浮动空间决定了汇率移动道路的宽窄。在较小的浮动空间和较强的升值预期下,汇率走势可能会形成单边上升的局势,而在一个较大的浮动空间内,汇率存在双向走势,这会给投机资金带来一定压力和风险,使其投机进出的资金风险成本更大,从而抑制强烈预期下的投机操作。 行政性的窗口指导在中国可能更加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下半年央行不会放弃对商业银行在信贷对象、数量、方式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辅导,抑制投资过热的问题。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