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房地产央企改革“中盘”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9日 14:03 财经时报

  非市场化运作方式,体制因素的制约,同时缺乏强有力的改革举措,必然注定房地产央企改革举步迟缓

  7月20日,国资委在京召开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工作会议,此次会上,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指出,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促进再就业的重大改革举措,国务院决定将这项政策延长到2008年。此举意味着房地产央企改革短期内仍将难有突破。

  措施失灵

  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工作始于2002年,而对于房地产资产辅业剥离意见的最先提出则是在2004年。

  2004年6月,国资委发出《关于中央企业房地产业重组有关事项的通报》,贯彻主辅分离、精干主业的要求,决定由中房集团、保利集团、华侨城、招商局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5家企业牵头整合国资委168家央企旗下的房地产资源,正式拉开了央企房地产整合大幕。

  这168家央企旗下地产公司资产总额高达1800亿元,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有关中央企业与这5家企业联合进行资源优化重组。

  国资委先后4次公布了央企主业,最后认定14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

  这些央企整合重组的方式最初为无偿划拨,后改为划拨加补偿的方式。中房集团成为此次改革的最大赢家。2005年1月29日,中房集团和华能集团正式签署协议并举行交接仪式,华能所属的华能房地产总公司16亿元资产正式整体无偿划转给中房集团。

  2005年7月,中房集团获得了第二笔重组资产。沈阳航空将其5家酒店物业并入中房集团,中房集团象征性地支付了一笔资产补偿费:“划拨资产的规模在5亿元左右,但实际支付的补偿费用只有1/3,明显低于划拨的资产价值。”中房集团内部一位人士透露。

  之后,房地产央企再无任何进展动向,除中房集团外,保利、华侨城、招商局等4家企业均未有任何实质性动作,房地产央企改革陷入僵局。

  力度不够

  “改革是好的,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但从目前来看,改革是不成功的。”东中西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副院长孙飞这样评价。

  “若国资委无进一步的强制性行政措施,重组很有可能陷入一场持久战。”北京通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和平有着类似观点。在国资委下发《重组通报》后,有很多央企认为,国资委在几个月之内会下达具体执行文件,将房地产业务进行强制性剥离,他们曾主动与其他房地产企业进行意向性接触,以求发展之途。“但国资委后来一直没有动作,因此大家又将这件事暂时搁在了一边。”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分析师苏晶认为,《重组通报》中,为了淡化重组的行政色彩,国资委特意强调“自愿协商”,国资委只是居中协调。这就意味着这纸《重组通报》并不具有强制效应。没有了习惯的行政性强制,又涉及到每个企业各自的切身利益,重组的阻力不言自明。原中房集团董事长孟晓苏坦言,“企业关系复杂”是重组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原来国资委下属企业原属于各部委,都有相对独立的利益,而被划拨的资产又都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彼此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在重组的实际工作中,这些“个性”会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这也是重组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若国资委无进一步的强制性行政措施,《重组通报》很难落到实处。

  2005年1月,上海宝钢集团与香港房地产嘉华国际集团、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东京不动产株式会社签订上海宝地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协议。宝钢集团在新的合资公司中持有41.5%的股权。

  同样,中远集团也加紧抽身步伐。去年10月10日,国资委再次圈定8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以求提速央属房企的重组步伐。中远集团发布公告,拟将所持的上海中远三林置业集团有限公司45%的股权作价转让给一家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公司SMIL(印尼三林集团下属企业)。

  苏晶分析,除了利益问题,各大央企根深蒂固的优越感也是央企重组的重要障碍。房地产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而国内的房地产企业也大都是一些地域品牌,因此,央企间松散性的合作是可能的。比如资金和土地的结合等。但是这种合作方式必须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上,如果出现甲被乙收归的情况,两者必然会失去任何合作的可能性。

  央企有多少竞争力

  国资委对房地产央企的改革一度被称为“速造航母”。

  原中房集团董事长孟晓苏就曾这样描述中房的目标:“如果顺利推动,重组和股权多元化能够实现的话,中房集团将在3~5年后达到1000亿至 2000亿元的资产规模,1000 亿是世界第三,2000亿就是世界第一。”

  “国资委将房地产确定为这些企业的主业,无疑给它们打了一针兴奋剂。”孙飞评价说,“这十多家以地产为主业的企业将来必然会受到更多扶持,产业资源也会朝这些企业集中。”

  “应该说,房地产央企的改革在一定程度,是应对民营企业竞争压力的必然措施。”业内人士这样分析,“形成一种规模和资源优势,是一种大公司大集团战略。”

  “国企原本占尽天时地利,央企重组会不会加剧民企和国企的不平等竞争?”地产界曾有过此类担心。

  和君咨询副总经理吴承栿认为,短期内对这些央企来说是好事,但其长久的发展还是值得忧虑的。

  他分析说,目前,央企改革看起来内部导向要强于外部导向。“整合内部的资源形成优势,就像足球赛里面的防守反击,很被动。而民企则大都是外向性的,做到一定程度就想不断扩张再扩张。”

  吴表示,这些央企有可能在短期内形成很大的规模,但规模现在已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非国有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实力也不断增强,如果中央企业自身结构不做调整,将很难适应市场的竞争。

  “能不能跟上市场发展步伐才是关键。改革肯定会朝越来越有利的方向发展,但是不是发展上能够跟上竞争的要求,适应环境是不是足够快。”

  吴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可以借鉴美国发展之路。“香港太小,新加坡体制跟中国差异太大,所以中国真正可以比照的也就只有美国。”

  而在专业程度尤其成本控制等方面,央企并不具有竞争力。“我们曾经给一个企业做项目,进去感觉不可思议。一个前台一年费用是16万到18万元,对一般企业来说,这根本是不可想像的。还有一个企业,260多人,年年亏损,在无任何项目的情况下,一年的管理费用就是1.2亿元。”

  吴认为,较以往相比,随着地产游戏规则的改变,央企以往拿地拿资源的优势也在弱化。“收回来本质上还是一个小舢板,捆成一个特大的舰群,有点像赤壁大战,领导的统一性其实没完成。”

  就这14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来说,中海地产、招商地产、保利房地产、深圳华侨城、华润置地、万科、香港中旅置业、鹏利国际实力雄厚,形成一定规模和品牌外,其他企业业务分散,地产开发都尚未形成竞争力。苏晶认为,就目前国资委整合思路而言,也很难实现。

  改革“中盘”战正酣

  “除非有一帮人特别能干,其他人都汇到这一个主心骨,他有至高无上的威信,这种威信不仅仅来自他的位置,还有人格魅力、能力,比原来企业的头高出一个量级的情况下,而且还特强硬,这种情况是有戏的,否则很难。毕竟它不是市场化进程。”吴承栿说,“在中国整合的历史中,行政性整合也有成功的案例,但大部分是失败的。”

  吴承栿的观点是,改革难度更深层次的问题首先是体制问题。

  “企业化公司,可能工资给你500万元,再给你5%的分红。而国有企业就是给你定了五六十万元的工资。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往前冲的冲劲会小很多。”他说。

  “如果领导能力很强,也可能会把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但在发展过程中就会受到制度的约束。只要一操作就会‘触红’线,‘触红线’不如稳妥点。比如民企愿意规避税收,国企谁敢?出责任是自己的,攒下来的钱也没自己的一分,没动力。”吴承栿说。

  他举例说,“我们曾做一个客户,不算央企,算大型国企。这家国企跟一私企合资做地产项目,开始让报一平方米的利润,央企报一平方米挣500 元,这让民企感到很奇怪,一平方米怎么可能只挣500呢,国企说今年挣500都是高的了,如果今年挣500,明年可能给的指标就高了,压力就大,还不如稳着走。”

  孙飞认为,这还是央企长期形成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经营模式和思维理念作怪。

  吴承栿认为,体制灵活程度有限,所以对央企来说,未来更现实的是考虑几个大的核心问题,产品如何组合,收入如何组合,营业模式的组合,进行科学理性的战略布局。在这些问题解决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企业内部管理平台的建设。

  “国有资产经营体制上是有缺陷的,应在治理结构、监管模式、出资模式等方面进行一个重新的思考和定位。怎么实现一个可持续发展,怎么来树立国有资产经营的监管和可持续发展观,真正形成奖优罚劣的机制,健全激励机制,另外适当地进行管理层控股的试点,培育一批国有资产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此外,还要明确国资委本身的定位。因为,企业层面的事需要由企业自己解决。”孙飞补充说。(07316)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54,0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