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广东经济何以做到能耗最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 17:17 南方周末

  游霭琼

  2005年广东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为全国最低。能耗水平的高低与能源使用结构、产业结构特别是第二产业中高耗能产业所占的比重、经济规模、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广东之所以取得两项最低,正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为人均资源储量不及全国平均水平1/20的广东,从经济起步之始,资源短缺就伴随着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两年电荒、煤荒、油荒接踵而至,资源瓶颈制约日益严重。依靠大量消费能源,推动了广东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使广东经济增长越来越接近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降低能耗,从根本上缓解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就成为广东“十一五”期间急需要突破的难题。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了《200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根据公报,2005年广东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为0.79和1.08,均为全国最低(参见表1)。

  单位GDP能耗水平的高低与能源使用结构、产业结构特别是第二产业中高耗能产业所占的比重、经济规模、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广东之所以能在三项能耗指标中取得两项最低,正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能源消费结构看,由于自然资源条件的因素,广东在能源使用上,排前几名的是原煤、原油、电力、天然气。但广东是国家第一批核电建设基地,核能在广东也有不小的比重,其他能源如风能、潮汐能、沼气等近年来在广东也有所发展,与此同时,传统能源煤炭的比重却在下降(参见表2),这决定了广东单位能耗走低的趋势。

  从产业结构来看,在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广东的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十五”期间,广东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0年的9.2∶46.5:4..3调整到2005年的6.3∶49.5∶44.2。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高出全国3.65个百分点。在工业中,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2004年,电子信息业、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产值占广东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2.23%;2005年,全省高技术产品产值达10680亿元,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不断向现代新兴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从工业结构看,一直以来,广东都是以轻工业大省而著称,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超过轻工业也只是近几年的事。2005年,广东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44∶56。相对于发达的轻工业而言,广东的重工业是相对落后的。广东的机械化工、汽车、飞机、造船等重型制造业在全国的优势尚未形成。重型工业在能源的使用上是轻工业的好几倍,有时甚至是几十倍。另一方面,轻工业的产值往往要比重工业要高许多。因此,广东的产品单位耗能少也与工业结构密切相关。

  从经济总量的地区构成看,广东GDP总量的83.48%来自珠三角,珠三角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4.61%,2005年珠三角的三产结构为3.25:50.57:46.19,而第二产业中,高效低耗的电子信息业等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占了很大的比重,且都处于产业链相对高一些的层次。

  珠三角地区较低的单位能耗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全省单位能耗的水平。据广东省统计局、省经贸委、省发改委和省能源办7月9日联合发布的2005年各地级以上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情况,山区6个市单位GDP能耗水平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4个市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广东山区市刚刚开始工业化起步,还没有走过资源消耗型增长阶段的现实相符合;东西两翼7个市中的阳江、揭阳、茂名、潮州4个市的单位GDP能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就总体而言,珠三角各市的单位能耗水平相对较低,东西两翼次之,山区各市的单位能耗水平相对较高。

  尽管拿了两项冠军,着眼未来,广东应当进一步加大节能降耗的力度,加速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

  (作者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链接

  广东:多管齐下 降低能耗 省情决定广东必须降低能耗

  广东是资源小省,又是消费大省,“缺能”大省的省情对广东单位能耗的下降产了生一定的影响。

  广东省统计局副局长幸晓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省情起码有四大影响:

  首先,促使政府高度重视节能,重视抓好制度建设。比如,省政府已专门成立了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并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经费;正在制订高耗能行业强制性的能耗限额标准,依法开展资源节约执法和监督检查,等等。这些措施对单位能耗的下降都有重大影响。

  第二个影响是导致广东省外购电力和一次电所占的比重大,这种电源结构对能耗的降低也起了很大的作用。2005年,广东省外购电力达18.5%,它的直接作用是减少了发电中间的损失量,也就是降低了单位能耗水平;在电力消费中,广东省的一次电(即水电、风电和核电等可再生能源)高达30%,这对降低能耗影响也很大。

  “缺能”的省情带来的第三个影响是节能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缺能”的现实,客观上造成能源价格偏高,这就迫使企业必须通过节能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与此同时,广东“三资”企业较多,它们质量效益意识强,实力也较雄厚,因此节能技术装备水平普遍较高,节能效率自然也相应提高。

  “缺能”带来的第四个“好处”是各单位和居民的节能意识较强,这也对单位能耗的降低有不小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得益不少

  广东省经贸委主任陈冰在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广东省通过产业政策、价格政策以及产业规划,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的格局。2005年,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实现增加值6108亿元,增长20.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3.7%,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超200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4;工业轻重比为43.7∶56.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也平均高达45.4%,比“九五”时期提高了4.5个百分点,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步伐不断加快。

  工业能耗占广东省全社会能耗的63.9%,这一比重决定工业单位能耗的高低对单位GDP能耗高低起关键作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的演进,对降低全省工业能耗起了积极的作用。

  广东在工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综合能耗较低的电子信息(0.09吨标准煤/万元产值)、机械(0.09吨标准煤/万元产值)、汽车(0.06吨标准煤/万元产值)、医药(0.24吨标准煤/万元产值)等行业,这些行业的能耗水平远低于全部工业0.9吨标准煤/万元产值的能耗水平。

  在政府明确的政策引导下,高效低耗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十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以年均28%的速度高速增长,成为广东省工业最主要的支柱产业。

  同时,主导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加强。2000年广东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三个产业占九大产业工业总产值的60.5%,2004年这个比例上升到68.48%,2005年达到70.36%。其中,汽车产业异军突起,工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占全省工业1.5%的50.6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85亿元,2005年汽车产业工业增加值349.29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4.21%。这些新兴主导产业都为高效低耗的产业。

  技术升级降低重工业能耗

  在调整结构的同时,广东省也不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通过技术改造提高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工业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外部原因来看,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在产业政策制定和技术改造投资方面对高耗能企业技术改造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比如,早前广东对高耗能的水泥产业实施了产业政策的调整,将水泥企业建设的门槛从年产2000万—2500万吨提高到年产4000万吨,从政策的层面规定了企业的运营规模,由于规模扩大带来相应的规模效应,该产业尽管能耗总量可能变动不大,但单位GDP能耗则大大降低。

  据广东省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专项规划,“十一五”期间,技术改造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省全社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3%;技术改造投资总量由“十五”的3323亿元增加到680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到15%,这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进一步的拉动作用。

  此外,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工业企业从总量上跃上了新台阶,但线性、粗放式的增长却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沉重的代价,环境承载能力过重、能源供应紧缺等问题反过来变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阻力。本世纪初起国内持续不断的电力、煤炭、成品油紧缺等一次次地为能源消耗大省和资源小省敲响了警钟。能源供应紧缺以及由此造成的能源价格偏高等,令众多企业不断思忖如何节能降耗以求能源突围、间接增加企业效益,从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政府的外在引导和企业的内在需求双重动力的驱使下,包括电力、钢铁、石化、建材、陶瓷、纺织、造纸等被列入国家能耗监测的广东工业企业从被动到自觉,次第掀开了新一轮更为迫切的技术改造大幕。

  “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降低13%

  能源是制约广东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作为能源消耗大省和能源产出小省,广东90%以上的能源都必须依靠从外省以及国外地区调入。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广东依靠大量能源消费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但已经接近了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拼资源式的发展已难以为继。2003年以来,随着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认识的不断深化,广东全省上下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节能降耗”成为广东新的流行词汇。

  作为反映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指标,广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硬指标: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2010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3%,其中今年要降低3%。

  目前,广东人已经朝着能耗降低13%的目标迈进。有关部门正酝酿建立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定期公布各市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万元GDP电力消费量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平,积极推进将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考核体系。

  同时,加强节能法规标准建设和监管,修改《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对钢铁、石化、建材、造纸等高耗能行业制订强制性的能耗限额标准,建立和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盲目发展;扶持一批节能重大项目,在空调蓄冷、绿色照明、高低压变频控制、高效节能变压器、热电(冷)联产、

太阳能开发利用、政府机关节能、燃煤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生物质气化发电、能效电厂等十大领域,启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并采取贴息或补助的形式予以扶持,争取在推动全社会节能方面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据南方日报报道整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