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新浪财经三人行:曹和平张礼卿交锋汇率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 13:52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三人行:曹和平张礼卿交锋汇率改革

    2006年7月21日,云南大学副校长曹和平(右)、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中)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6年7月21日,云南大学副校长曹和平、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和广大网友探讨关于汇率改革和人民币升值相关话题。

    《新浪财经三人行》是新浪财经新推出的一档专栏评论性节目,旨在解读最新财经热点,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将对当期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国际财务管理协会(www.ifm.org.cn)中国总部对此档节目提供智囊支持。

    视频:《新浪财经三人行》专家谈汇率改革

  主持人 : 我们知道去年的今天,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件大事,就是央行实行参考一揽子货币调节政策,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不再盯住单一的美元汇率。使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更富有弹性。今天恰好是央行实行这一政策的一周年,我们有幸请来了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国际财务管理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张礼卿教授,还有云南大学的副校长曹和平,他同时也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两位教授来到新浪聊天室,就汇改一周年带来的影响,还有下一阶段我们国家人民币汇率的一些趋势和各位网友做深入的探讨。各位网友除了在电脑里参与这次讨论之外,还可以通过手机在移动中关注这次聊天的全过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3g.sina.com.cn。

  首先请两位教授和各位网友打声招呼。

  曹和平 : 大家好。

  张礼卿 : 大家好,各位网友。

    汇改一周年波澜不惊

  主持人 : 今天恰好是人民币汇率改革实行一周年,两位教授怎么看待一年前的汇率改革,以及它的意义和影响?

  张礼卿 : 这次汇改应该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它改变了维持了将近十一年的局面。实际上1994年,我们国家曾经推出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在那场改革中间,指的是汇改,汇改中间确定了人民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这样一种改革目标。这之后的两年里,人民币确实有所浮动,总体趋势是升值,从1994年到1996年。1997年正好赶上亚洲金融危机,出口感觉有压力,就加强了对汇率的干预。所以,基本上从1997年到去年汇改之前,我们的汇率一直是稳定的,被称为事实上的汇率固定。通过这次改革,去年7月21号改革,这种局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确实人民币对其它各种货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和其它主要发达国家货币,这种浮动出现了一种较为经常的、频繁的浮动。

  与此同时我们还实现了一次性的升值,从8.28调整为8.11,一次性的初始的升值。所以,这次改革不仅从汇率水平这方面做出了调整,还对汇率的机制也进行了调整。我们称之为是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整。所以,这次对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对于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可能都有一定的意义。

  曹和平 : 谢谢张老师。我可以再补充一点,去年的时候我们是8.28,一年来,到昨天是7.99,大概升了3.5%。你可以这么想,过去我们的产品卖出去的时候,价值比去年同期相比,如果用货币来计量,我们的产品升值了3.5%,价值增加了。

  它的意义在哪儿呢?我们去年出口大概7200多亿,我们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出口是到美国去了。按照我们去年7月21日以前的定价方式,我们的人民币的定价是根据美元来定价的,想想出口了一百个产品,只用你四分之一的产品和另外一个经济的产品群来比值,形成的一个价格,怎么能够代表另外75%的价格呢?所以假定选择13种和我们贸易最大经济体的货币作为一个群,用他们的加权平均数来确定人民币的价格,可以想象远比用四分之一的东西确定我们的价格形成这个东西,它在货币之间的结算上更具有代表性,它的意义在这儿。

  主持人 : 很多市场人士以波澜不惊评价这次汇改一年来的变化,从具体行业来讲,这次汇改对哪些行业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张礼卿 : 汇率对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有一些行业可能直接受影响,比如进出口行业,我想对于那些主要出口的行业,可能冲击稍微大一点。因为出口的东西卖的更贵,所以市场竞争力有所下降。当然这里边有一点,对一些出口加工行业,其实它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因为升值以后,进口便宜,虽然出口价格不得不更高一点,但是因为它进口的成本便宜了,所以综合起来讲可能是影响不是十分的大。就贸易来讲,对加工贸易这一块冲击相对小,对一般贸易冲击相对大一点。

  话说回来,到目前为止3.5%的升值幅度,其实对大多数行业来讲影响还是有限的,从目前来看。另外,即使有,我想我们其它的贸易鼓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抵消了这些升值带来的影响。比如有些地方政府可能对受到冲击的行业加大一些补贴,或者在信贷、在土地使用这方面可以更多的优惠。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抵消。

  总的来讲,对贸易的冲击并不明显。实际上如果我们看过去一年的宏观经济数据,我们贸易从2005年这一年,包括2006年的上半年,顺差增长得非常强劲。这里头是不是可以说汇率方面的影响完全没有呢?不能这么说,只是可以说明一点,我们国家的贸易差额的变化其实不仅受汇率影响,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就过去一年半的情况而言,可能宏观经济调整、调控引起的进口增长放慢,对贸易顺差的扩大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曹和平 : 我再补充一点。你可以这样想,你把产品,全世界现在大概生产50多万种产品,比把产品分成贸易类产品和非贸易类产品,比如我们现在坐的这栋大楼就是非贸易产品。我们开的汽车和我们身上穿的服装就是贸易类产品。如果按照这个想法来想,非贸易类产品相关的那些行业受影响是比较小的,可贸易产品收入汇率升值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如果我们用这个来划分,可以想一想服装、家电、日用电子、加工业、汽车,还有精细化工、重制造业这些行业里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比较大。比如房子,只好把一笔钱汇进来,一次受人民币汇率影响,你把房子放在这儿,再卖出去,大概受到的影响就很小。所以,加工环节越多,和国外联系越多的行业受影响越大。所以,现在看汇率升值对我们的服装、鞋帽、日化、家用电器影响应该说是最大的,再加上汽车行业。

  主持人 : 今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第一次破8,在随后的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我们也知道人民币的汇率始终是在8的上下浮动。二位怎么看今后一年的时间里,人民币汇率会有什么样的趋势?

云南大学副校长曹和平
云南大学副校长曹和平。新浪财经图片

  曹和平 : 我来补充一点。你可以用日本的历史做例子,1984年的《广场协议》时是365日元对1美元,1984年到现在22年,大概现在是100到110左右,这个区间是1美元对1日元。换句话说,今天的日元相对应美元已经升值了300%,是它过去的接近4倍。如果用这个来评价,我们说400%是22年,5年升多少呢?300除以5,60%,一年升值60%才能不超过日本的比值,从去年到现在我们才升值了3.5%。所以,你刚才说的波澜不惊太对了,这个话应该这么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和人民币应该升值那个幅度,执行下来的政策结果和我们理论上应该或者现在预期上应该升值的幅度相比,太小了。我觉得每一年增长5到7左右,比增长3.5左右要好得多。

    刻意高估人民币价值不可取

  主持人 : 每年增长5到7左右,那会有多长的持续时间呢?

  曹和平 : 如果每年增长6%,大概7年会翻一番。按照日本翻两番,7年翻一番,那么就是200,再翻一番是400。这样想,大概14年。所以,应该现在每年增长6%左右,5%到6%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

  主持人 : 张教授呢?

  张礼卿 : 我对这个问题持这样一种看法,因为实际上我们现在还很难说人民币究竟低估了多少,我们有没有目标。日本的经验是不是就完全适用于我们?它走过的路,20年翻了一番,人民币会不会也需要经过20年翻一番?可能也很难讲。我们不清楚我们究竟低估了多少。当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确实有所低估,从国际上的研究来讲,有人认为低估5%左右,有的认为低估10%,最常见的认为低估30%到35%。因为目标不清晰,我倾向认为其实从货币当局来讲,未必需要设立一个目标,而是更多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它。这意味着要减少对汇率人为的市场干预,只要减少干预自然就浮动起来。当然从制度上来讲,首先要允许它扩大浮动的上下限,去年改革初期美元是上下千分之三。

  曹和平 : 我现在给你补充一个数字,我们可以在这上面吵一架。

  张礼卿 : 可以讨论一下。现在的政策重点、政策焦点或者政策取向应该是减少对汇率的干预。当然我认为现在也不能完全地放弃干预,因为完全放弃干预的话会造成汇率过于动荡,从目前的银行体系和企业的管理风险能力来讲都不可接受。

  另外,因为现在内需的扩大,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消费这一块。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仍然需要通过一定的低估来取得预计的经济增长率。

  所以,我认为货币当局应该做的是逐渐放松对这个市场的干预,并不需要设定一个预先的目标值,比如说每年3%、5%,可能这样做依据并不充分。

  曹和平 : 在2003年欧元建立之前,所有发达经济的货币都高估了。比如说美国当时的货币高估了30%,欧洲货币高估最高的是英国,32%。法国是28%,德国比较好一点,高估了17%。惟一一个低估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的货币低估了12%。低估最高的经济一个是经济体,一个是香港经济体,低估了51%。人民币那一年我看统计数字,当然是国外的统计数字,低估了59%。你就可以看一下发达国家那些经济体不就愚蠢吗?为什么要高估呢?干吗不把它的货币低估一下呢?原来高估有好处。高估有什么好处呢?高估自己的货币,一般能够使你变成核心货币,向核心货币去驱动。第二个好处是什么呢?高估了以后会使得你的购买力强。比如说你一年生产10万吨东西,如果你是用5块钱在国际上评价,就卖50万块钱。但是如果用10块钱呢?就是100块钱。当然不是你随便高估就能高估,必须是具备核心货币的地位。

  所以,人民币不是我们想不想高估和回到它的均衡条件下,不是这样。而是今天的人民币和世界其它发达国家经济体的货币有竞争的问题。竞争上我们要处在大体上跟人家差不多的位置上,要不然核心货币所能得到的那些好处我们基本上得不到。干吗我们就光想在货物经济里边得到好处,而不想在金融经济里得到好处呢?我觉得我们两个好处都应该得到。

  张礼卿 : 我觉得是这样,货币国际化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基本上认为货币国际实际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并不是说你想推广,想让别的国家接受就能接受的。实际上从发达国家的历程来看,它经历了很长时间,比如说英国的货币英镑,它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一直是主导货币,而美元只是大概从20、30年代以后才开始跟它平起平坐,在二战以后开始取代它。

  实际上美国的经济实力在大概19世纪后期已经超过了英国,美国的出口在20世纪初已经超过了英国,但是美元最终取代英镑,成为主导货币。大概是20世纪中期以后的事。

  曹和平 : 1934年。

  张礼卿 : 记得很准确。

  曹和平 : 1394年美国、英国、法国有一个三国协议,英国、法国的货币向美元看齐。

  张礼卿 : 我想说的是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演进过程。现在当然人民币从周边国家的流通来看,确实存在不少流通,但是相对于人民币成为一种主导型的核心货币这个目标来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里特别是当你要成为一种像美元、英镑可兑换货币一样,你首先要彻底地实现货币的可兑换,要解决资本项目的管制,而这意味着对我们的经济目前会造成比较大的冲击,暂时还不可取。

  另外,刚才曹教授讲的高估是有推动货币国际化进程这方面的好处。当然这个是可以同意的。但另一方面,我们除了关注这些长远的利益之外,更多要关注近期的利益,如果确实高估,造成宏观经济的困难,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如果高估了以后,造成出口的大幅度减少,造成国内经济紧缩、经济衰退,这都是不可取的。因为有的时候你在考虑经济问题的时候,需要短期、长期结合起来考虑,可能优先需要考虑的是一些短期的宏观经济稳定目标。

    可扩大人民币浮动空间缓慢升值

  主持人 : 两位教授也对人民币目前是不是应该升值给出了一个观点的交锋,也说出了各自的理由。那么官方目前好像最近有一个声音,就是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言人郑京平在公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时说了这样的话:人民币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出其不意地做出汇率的调整,这是不是意味着这种官方的声音有一种含义,人民币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目前的汇率水平?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礼卿。新浪财经图片

  张礼卿 : 我的看法是人民币汇率据我的观察,货币当局现在的政策是不会再进行一次性的升值调整,就像去年7月21日那样实行一次性的2%升值,他们更愿意采取的是慢慢地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在这个过程中间,逐渐地实现缓慢升值的目标。如果说宏观经济形势一直向这种趋势发展,特别是国际收支顺差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想只要它放宽幅度,就会逐渐地升值。放宽意味着减少行政干预,就会逐渐升值。

  但是我又觉得,据我认为,它不会放宽的太快,因为放宽太快,会导致其它问题。

  曹和平 : 从去年到今年是一周年,开始是强制性地结汇和收汇制度央行退出来了。然后按照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意愿结汇。这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呢?央行在货币市场,原来从主导作用退出来了,让企业来做。后来又在去年8月份有一个制度,鼓励做市商制度,达到一定资质的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类条件的公司,都可以作为货币市场的做市商。做市商出来的时候,货币市场大体上就会按照供求关系来看人民币和外币的汇率,而不是央行主导下的强制结售下的汇率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央行要退出来。但是你可以想象,如果波动很大,央行谁也不能阻挡说它不进来。它有一天说我又要严把进入市场作为坐市商的进入条件。另外,我对接收汇的总量和品质进行管理。现在是意愿上退出,但是波动来了还会进入,这是非核心货币所有经济体所采用的方法,不光中国会这么做。

    经济并不热 谨慎要加息

  主持人 : 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在18日的时候也出来了,可能上半年经济过热是市场基本上很多人士的共识,所以加息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如果采用加息这种方法,会对汇率政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张礼卿 : 央行应该慎重加息这个措施的推出。主要原因至少有两点:

  第一,宏观经济是不是真正过热,这还值得研究。从一些指标来看,确实是看起来有些经济增长强劲,固定资产投资比较快,信贷贷款增长比较快,但是因为这些是不是就说宏观经济过热呢?我个人不这么看。其实一些物价指标可以发现,仍然还是在低位运行,CPI增长仍然只有1.3%。特别如果说我们历史地来看,从98年以来,我们其实98年到2002年,经济处于通货紧缩的压力之下,2003年才逐渐走出这个阴影。现在这些指标是不是足以认定宏观经济已经过热?我认为可能还需要讨论,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升息有可能会引起外国短期资金的加快流入,特别是在人民币还存在有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如果升息,极有可能鼓励更多的外国游资进来,其实这会惹出更多的麻烦。

  曹和平 : 利率提高相当于企业使用资本的成本提高,企业使用资本的成本提高,投资就怎么样呢?投资就出现回落。投资出现回落,对货币的需求就会怎么样?货币曲线也会回落。结果会是什么样呢?你增加了利率,投资可能会减小。因为人民币有升值的压力,外币才能进来,人们手上的外币才会换成人民币。当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方向会相反。你现在升息等于加了一个相反的方向,结果是什么呢?结果会使得人民币升值的目的减小。如果央行的目的是想通过国内市场,通过控制国内市场压低人们对人民币的需求来降低外国机构投资者和国外经济体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觉得是有可能的,有可能会升息。如果不是这么考虑的,现在关心的是考虑人民币为什么加息。因为九五期间到十五期间,一直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在17%是最佳的时候,那个时候货币发行速度不会过快,物价也能够承受得了,就业会达到每年900万的就业目的,所以结果就说17%很好。25%怎么样?就会亮黄灯。我们从2003年到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在26%到27%之间,结果怎么样?一直觉着固定资产投资速度这么快,当然他认为经济过热了,不是分行业考虑,是从一个变量来考虑的。我个人认为把固定资产投资速度,最佳速度放在17%是靠不住的。因为过去几年执行下来的结果,大家觉得这个好,但是看过去3年来,中央财政的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支出都在7%左右,没有超过很多,那为什么地方增加27%呢?主要是地方经济把这个固定资产投资速度拉起来的。地方经济一般的和市场联系的紧密程度比中央财政的紧密程度要高。所以,市场化推动了固定资产投资速度的增加。

  其实我们的劳动是多少呢?劳动GDP的就业弹性是0.74%。什么意思呢?每年增长9%,大概就是就业800万人。如果放在9%上,800万人。可是每年进入18岁的人是1300万,达到10%,大概是增加150万人,就是950万到1000万人。那300万人放在那儿是属于游离寻找工作,大概怎么样更合适。所以,我认为GDP增长速度不应该提在9%之间,像十一五期间,应该是10%到11%之间,这时你对固定资产的增速就会中心评估。

  我同意张教授的看法,央行对经济过热的评判要改变经验思维所造成的定势。另外对升息要谨慎,现在投资这么好干吗要升息,物价也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来自于物价的压力,财富再分配,这种不后果没有出现,而恰恰是就业出现问题了。看看我们的大学生,现在就业多困难?你让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速度快一点,让学生就业增加大一点有什么不好?我个人基本上同意不要用现在单一的固定资产投资变量来衡量我们的经济过热,我们有几个经济学家说去年年底物价一定上涨,现在不吭气了,去年他认为物价一定在10%左右,去年是从年初的5.8%降到了1.9%,现在还不上来,已经等了三年物价还没有上来,你说这样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过热准不准?不准。应该开放一下思维,问题不大。

  张礼卿 : 我再补充一点,实际上政府当局和经济管理部门主要担心的是房地产的泡沫问题,房地产的泡沫问题解决起来还有很多方法,未必用加息的办法。

  我再补充一点,我们现在对当前宏观调控一定要注意力度,如果过度紧缩,其实我们在外部失衡方面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因为2005年到2006年上半年,我们的贸易顺差急剧增长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强劲,还有国际环境好,这是一个因素。再一个因素是咱们进行调控,一调控应该增长就慢,贸易顺差就过大,外部市场就更厉害。所以,在考虑后面经济形势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外部失衡问题是不是会变得更加严重。因为如果更加严重,汇率就更加难以对付。

    高外汇储备汇率风险相当大

  主持人 : 两位教授刚才就目前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出来之后,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增长也是比较快的,很快可能就要接近万亿美元大关。这样高额的外汇储备对我们国家的汇率改革会不会带来压力,或者是有什么样的压力?

  张礼卿 : 储备的超常规模的增长、跳跃式的增长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因为这两年,每年增长2000多亿。这样一种增长幅度可能是世界上哪个国家都没有的,日本积累到现在才8、9千亿。我们其实在2001年的时候也就2千多亿,也就在这短短3、4年时间里,一下子蹦得这么快,这是非常需要关注的。一个是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因为我们的外汇储备中间,美元可能还是占多数。我具体不知道多少比重,但是占多数。

  曹和平 : 百分之六十几。

  张礼卿 : 相当多,而美元的前景是极其不乐观的,虽然从短期内看,美元有升有降,但是基于美元巨大的经常债务赤字,已经超过7%,有很多分析认为到2010年可能达到10%,占GDP10%。如果这样一种局面继续发展下去,美元贬值是早晚的事。所以,汇率风险相当大。

  第二,其实储备的过快增长,对于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还是有相当的负面影响,倒不是说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但是至少它使得货币当局的冲销变得成本越来越高。这也是值得关注的。

  曹和平 : 可以这么来想,为什么要有外汇储备?第一,货物贸易出现了差额的时候,你可以怎么样补上去。换句话说货物贸易是国际收支平衡的一个保险机制。另外,如果在国际上来一个不确定的事件,1997年金融危机,大部分外资要损失抽走资金的时候,银行里没有一定的外汇储备,会造成全民恐慌,给经济造成波动。所以,外汇储备一个方面是收支平衡的需要,是防范风险的需要。第三个是什么需要呢?外汇储备多了的话,标志着贸易条件的好,是一个经济的软性力量的实施。如果超出了这三个部分的需要,存在那儿就有大问题了。比如如果没有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相当于欧元那样对人民币,突然跌了25%怎么办?你有7000亿的剩余,25%的话,把2000多亿钱在帐面上由于汇率的波动就不见了。外汇储蓄越高,当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储的越多,相当于外汇带来损失的风险越高。因为今天存1块钱,明天人民币升了,外汇跌了1%,就等于剩下9毛钱。当外汇储蓄越高,人民币处于升值阶段,损失就可能越大。

    美元结算体系短期不会改变

  主持人 : 刚才张教授提到了美元未来预期的脆弱性,我们也知道近一段时间内,伊朗曾经提出来用欧元结算美元,俄罗斯也提出了石油卢布的概念,这种情况下会不会给全球以美元为基础作为汇率结算工具体系造成一个冲击呢?

  张礼卿 : 有可能会,但可能性并不很大。第一,欧元至少在短期内无法跟美元抗争。美国的金融市场全球来讲是最发达的,欧洲的金融市场远远无法跟美元相提并论。所以,我相信即使有的国家想把美元转化成欧元,也没有地方转,技术上很困难,因为欧洲那边没有那么多金融工具。

  第二,我相信发达国家的货币当局,其实我觉得包括中国在内,都不应该希望美元过快地贬值。因为美元的过快贬值会造成全球经济的硬着陆,可能是灾难性的。不仅刚才我说对中国的外汇储备价值会造成巨大的冲击、缩水。另外一方面,美国的宏观经济稳定就会遭到很大的挑战。所以,这一系列金融市场的动荡最后会使得美国的利率大幅度上涨,最后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全球经济的硬着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主要工业化国家的货币当局也会努力地使得美元逐渐逐渐地调整。

  曹和平 : 你可以这么想,如果俄国和伊朗把他们全部的石油都用非美元结算,对世界经济会有多么大的影响。去年全世界大概有38万吨油,42万亿美元的GDP,大概一吨油一万GDP,去年原油价格是5万亿,俄罗斯和伊朗加起来的原油大概不超过15%。5万亿的15%,就算10%是5000亿。用5000亿来影响全世界去年的贸易是10万亿,10%是多少呢?1万亿。用5%的市场波动影响其余95%的贸易市场,恐怕影响是很小的。但是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具有指标性的或者是具有指示性的趋势。如果中国跟国外贸易不再瞄准美元,去年中国按照购买力平价算的GDP已经接近9万亿美元,美国按购买力平价是12.6万亿,中国是8.67万亿,很快我们按照购买力平价赶上美国要不了10年的时间。货币是什么意思?你的实物经济很大,比如你是全世界生产三分之一实物的话,应该货币也在全世界的货币里占三分之一的价值,你的实际生产能力就有多大的核定能力。为什么美元厉害?它占了全世界24%左右的GDP。它怎么样呢?它的核定力量就很大。所以,如果中国不用美元结算,用欧元结算,对美元的地位打击是很大的。如果在欧元没有起来之前,我们全部的经济维护美元等于是维护自己一样,因为金融体系乱了,你都不知道结果是什么样子。但是欧元在去年也是12万亿左右,美元也是12万亿左右,现在全世界的货币是一个双子座的样子,如果不用美元结算,用欧元代替美元,问题不会太大。所以,美元垮不垮,我今天的担心程度和2003年的担心程度还不一样,我还希望它垮。

  主持人 : 今天的聊天时间就到这里,谢谢两位教授在这里为我们回顾了人民币汇改一周年带来的影响,也就人民币未来的趋势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再次感谢两位来到我们新浪嘉宾聊天室,谢谢各位网友的参与!

  曹和平 : 谢谢主持人,谢谢网友。

  张礼卿 : 谢谢主持人,谢谢网友关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4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