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专家称收入分配改革重点在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 03:15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 迟明霞

  发改委专家称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规范初次分配领域秩序的主要途径

  近日,一份名为“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战略”的研究报告提交给了国家发改委,这项从2004年开始攻关的课题初衷是为了配合制定“十一五”规划纲要,此后在课题基础上又进行了进一步深化。在这份报告中,“规范初次分配领域的秩序”被认为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主要途径。

  由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的“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带来的收入差距过大,社会的许多矛盾是从分配领域反映出来的。中等收入者被认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从党的十六大开始就已强调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表明政府决心构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

  作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战略研究”这项课题的负责人———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与消费研究室主任陈新年表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扩中”上,目前的收入分配结构是大量的低收入者,而少数高收入者占有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专门做了这个课题,要把中等收入者群体扩大。”

  规范初次分配秩序

  在扩中战略中,陈新年带领的课题组通过研究认为,再分配只是扩中一个辅助手段,再分配的作用是缩小收入差距,解决中等收入者的后顾之忧,使低收入者生活有一个基本保障。“不可能通过再分配手段直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所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主要途径是“规范初次分配领域的秩序”。创造平等致富的法制环境,逐步消除一少部分人靠不正当手段暴富的机会;国有单位的通病是“平均主义”,所以要建立健全国有单位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公有制内部反对平均化,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强调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非国有单位,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利润侵蚀工资”,所以在非国有单位要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扫除体制障碍,创造平等致富的法制环境,才能使更多的人有平等的机会进入中等收入者队伍,那种不正常的仇富心理就会减弱。”

  据陈新年介绍,在扫除体制障碍方面,该研究报告提出了三点措施,对于自然垄断性行业,要限制其利税和工资水平,而非自然垄断性行业,就要减少限制,取消行业垄断和政府干预这样一些非经济因素,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国有资产要实行有偿使用,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建立收入分配的约束机制,要做到“劳动收入工资化,工资收入的货币化,各种收入的透明化”。陈新年表示,目前各种收入不透明,体制内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主要指非正常秩序变化当中的不公平和腐败现象,这方面要从法律方面加强约束。

  “以上三点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秩序,减少非正当手段暴富的机会。”陈新年建议,还要鼓励创业,保护合法收入和生产者的安全,鼓励人们去创造,获取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机会。

  注重发展方面的问题

  “实施扩大中等收入者战略,就不能忽视一些发展方面的问题。”陈新年提醒说,首先是城市化问题。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方面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要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就不能把7.8亿农民排除在外,不能分割,社会衡量的标准应该是一样的,所以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最终的手段还是要通过正确的城市化道路。

  “在扩中的战略中,还要考虑区域发展战略。”中部集中了全国很大比重的人口,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江西等五个省人口占到全国的25%还多,但是目前中部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所以陈新年建议,对人口大省要有规划和特殊政策。据她透露,针对中部,发改委正在酝酿成立“

中部崛起办公室”。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也给“扩中”带了了机遇。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像印度、新加坡等国,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扩大了技术与管理阶层,薪资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产生了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所以,我国目前实施的产业升级会引起的职业结构变动,使技术与管理阶层扩大,这对扩中的好处不言而喻。

  陈新年对此提醒说,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推动产业升级时,要防止出现“高投入、虚增长、低就业”。有观点认为高新技术对劳动力就业是排斥的,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国家还要强调高就业,所以,在推动产业升级时,要考虑到对劳动力的吸纳。对那部分能适应产业升级的人,要通过教育培训给他们提供成为中等收入者的机会和能力,提高这部分人的收入,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所以,教育对扩中很重要。”陈强调,要建立起合理人力培育制度,下一步的教育重点要转移到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训上来。

  依据三原则确定扩中标准

  在这项“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战略”的课题中,确定“家庭年收入5.37万~16万元、个人年收入3.4万~10万元”为中等收入者的标准。陈新年告诉记者,“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目前的中等收入者占全国总人口的7%左右,大约有1亿人口符合这个标准。”

  陈新年带领课题组从战略层面上划定了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标准,“标准的确定不是对现有收入简单的平均数。”我们从战略意义上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中等收入的理解就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中等收入概念,而是把中等收入和中等收入者定位成生活较富裕和生活较富裕人群,她表示,该标准的确定主要基于三个基本原则。

  首先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我国人均GDP刚刚超过1000美元,只有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六分之一、甚至更低,用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标准来衡量显然是不合适的。“要考虑到,我国现在生产成本和物价比较低,用比较低的收入就能享受较富裕的生活和物质水准,所以在确定中等收入标准时就不能太高。”

  其次是扩中的背景和现实意义。扩中依托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扩中就要考虑与小康社会的标准对接起来。用2020年的收入标准标衡量,现在只有7%-10%的人属于中等收入者。“小康社会的标准对实现扩中战略很重要。”陈说。

  “还有一点就是国际可比性,加入世贸后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不要因为标准太低而盲目乐观。”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71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