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官方首度承认通胀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 02:07 第一财经日报

  

官方首度承认通胀压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郑京平(新浪财经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上半年CPI温和上涨1.3%,但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1%

  本报记者 宋蕾 发自北京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昨日表示,尽管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幅度还比较低,但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应对价格上涨保持高度警惕。这是今年以来官方首次直接提出有通胀压力。

  在判断下半年经济形势时,郑京平非同往常地表示,对一些突出问题,必要时政府将配以行政调节手段。

  昨天,国家统计局在京召开上半年经济运行形势的新闻发布会。郑京平在会上公布了几项重要数据: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0.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CPI上涨1.3%。数据显示,经济形势基本保持了一季度的“高增长,低通胀”态势。

  但郑京平提醒:“不能说现在价格涨幅还比较低,就可以掉以轻心。”他说通胀不能仅仅看CPI一个指标。虽然上半年CPI的上涨是温和的,但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2.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6.1%,“这些都不算低。”此外他还特别提到,房屋的销售价格指数上涨达5.6%。

  关于CPI的温和走势,学界较多地认为是统计方法滞后造成的。比如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研究室主任易宪容就曾表示,

房价在CPI中的比重低,所以作为经济主导产业的
房地产
价格抬高压力,并没有显示在CPI中。

  昨天郑京平则认为,CPI的低涨有四个原因。首先,与历史的情况相比,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开始由短缺过渡到了供应充裕或供略大于求的阶段,所以价格尤其是终端产品的价格比较难掌握。

  其次,经济全球化后,生产要素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我们国家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使得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向下游产品特别是居民消费产品价格的传递还不通畅;再加上环境保护、社会保障、资源充分利用等方面的工作不够到位,也导致人为地压低了一些生产成本。

  此外,可能还有生产能力的原因。由于前几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较快,现在生产能力集中释放,就超出了一般的需求。

  从统计数字的动态走势看,价格在最近几个月增长率都较高。4、5、6月CPI同比增长分别是1.2%、1.4%、1.5%;PPI的上涨幅度也是1.9%、2.4%、3.5%,在往上走;原材料、燃料、动力的购进价格则分别上涨了4.9%、5.5%、6.6%。

  基于此,郑京平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从长期看,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中国也不能例外。所以说,要对价格上涨保持高度警惕,不能因现在价格涨幅还比较低,就掉以轻心。

  对于下半年的经济形势,郑京平判断既存在使经济增长放慢的因素,也还有一些使经济增长保持较快的因素。前者缘于宏观政策落实的滞后性,后者则是投资、信贷的惯性。

  因此,郑京平认为,下半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双稳健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并且采取一定的预调控措施,有针对性地对突出问题采取强有力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郑京平虽然表示“强有力措施”要多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但也非同往常地说,必要时政府将配以行政调节手段。而此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也表示,行政问题导致的经济矛盾,只有用行政手段来解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