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现金惠农政策效率下降 专家吁突破农民增收瓶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 01:59 第一财经日报

  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报记者 郭晋晖 发自北京

  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参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在今年上半年又创新高,达到了3.337:1,高于去年底的3.224:1,而2004年的比例是4:1。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实际增长11.9%,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

  从绝对数来看,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都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速却在回落。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昨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坦称,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惠农政策效率下降

  2005年是中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黄金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2%。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王德文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这种快速增长主要基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惠农措施,如免除农业税、对农民直接补贴以及减免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费用,这些都直接转化为农民的收入。

  “但免税效应是一次性的,如果今年和去年的补贴额度相等,也不会反映在收入的增速中,所以表现为增速下滑。”王德文说。

  增速下滑的趋势在今年初就已经体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首季度数据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094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1.5%,增幅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三个月之后,这个数字变成了0.6个百分点。

  这表明以直接增加农民现金收入为主的惠农政策的效率正在下降。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经济部主任郝福满认为,增加对农业的直接补贴,在一定时期内能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但这是“不可持续”的。

  王德文也表示,政府在农民增收上使用的是通过给予各种补贴来缩减他们现金流量上的支出,这是“节流”而非“开源”。

  “从目前来看,节流的潜力已经很小了,关键在于扩大增收的渠道。”王德文认为,必须对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农民要素市场进行改革,这才是突破农民增收瓶颈的根本出路。

    深化农村要素市场改革

  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务工收入的增加是农民增收的两条渠道。但从长期来看,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转移成为农民增收的关键。

  郑京平也表示,禽类产品的价格下降明显,像肉禽比去年同期下降7.7%,蛋类比去年同期下降10.9%。

  与此同时,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增长幅度比较大,上半年达到了20.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5个百分点。“而且农民的人均现金收入里,外出务工收入增加了100多块钱,占整个现金收入增加额的50%左右。”郑京平说。

  王德文认为,必须继续推进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重点在于改革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市就业保护政策,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政策,让进城农民工享有城市居民同等待遇。

  此外,从长远来看,还应该加快土地和

资本市场的改革步伐。“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取决于要素市场改革的程度,改得快,农民收入就增长就快,改得慢增长得慢。”王德文说。

  王德文建议,农村资本市场改革重点在开放和搞活农村金融市场,纠正资本市场扭曲所带来的农村资金净外流,改善对农户和农村企业的金融服务。同时,保护好农民的土地使用权,防止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96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