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沿江开发三年 江苏着力环保优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 18:19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海、泰州报道 本报记者 李芃

  江苏的全省环保大会在7月盛夏的南京召开。

  省委书记李源潮和副省长张连珍,先后在环保大会之前考察了省内的沿江城市。

  而为这个会议,江苏省还精心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契机”:6月中旬,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市”揭晓,江苏辖下的4个县级市张家港、常熟、昆山、江阴一举获得了6个席位中的2/3。

  “沿江开发搞了三年,是时候回应外界的疑问了”。江苏省发改委沿江办的人士说。至少,上述几个国家生态市,实践了经济高速前进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但在江苏今后的发展中,环保仍将是个艰巨任务。省长梁保华把下半年第一个省府常务工作会议的主题就定为“环保”,并组织审议了省政府关于推进环保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

  三年沿江开发“环保优先”

  江苏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环保问题上的高调,还有一个少为人知的背景:今年4月,

国家发改委专程来江苏调研,重点是沿江地区,尽管被称作是例行的工作调研,但江苏省委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随行的有国家环保总局的大队人马。

  “国家对江苏的环保问题一直很关注。”这位知情人士说。2005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叫停的30个违法项目中,江苏占了7席,全国名列第一;今年一季度,在国家环保总局直接排查的20个存在风险隐患的化工石化项目中,江苏又有6个项目榜上有名。

  事实上,江苏的沿江开发战略,因为环保的考虑一直存在争议。

  2003年6月,沿江开发正式启动。参与其中的不少地市,把沿江开发自定义为“一高三大”,即“高耗能、大用水量、大吞吐量、大运输量”的产业定位,这引起了省内外人士的忧虑。

  据称,在长江水系中,处于江苏下游的上海市,当时就通过媒体表达了自己的强烈关注乃至质疑。

  “其实沿江开发之初就从未忘记环保”,参与这一战略决策的专家、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陈雯研究员告诉记者,受省环保厅的委托,他们专门为沿江开发制订了环保技术标准。在《江苏沿江开发总体规划》、《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一揽子文件中,这些都有所体现。

  事隔三年,江苏同样通过媒体回应了对沿江开发的疑问。《新华日报》称,沿江开发三年来,长江江苏段排污强度有所下降,水质稳中有升,稳定在二类水标准。根据省内沿江11个水质监测站对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的跟踪,排污强度核心指标——COD呈下降趋势。

  2003-2005年,江苏万元GDP排放的COD,下降近0.8公斤;沿江下降更明显:2005年,张家港、常熟、江阴排污总量比2001年均有下降,降幅分别为20%、25%及35%。

  同时,一开始提出的“保护式开发”,也越来越多地为“环保优先”的口号所取代。

  “江苏的环境承载力太脆弱了。”江苏省发改委沿江办的人士告诉记者,仅2005年,沿江地区就否定了200多个项目,其中大部分属于化工产业。

  旧账与新账

  “这是在大量地还历史欠账。”江苏沿江办的一位官员表示。

  80多年前,化工界泰斗侯德榜敏锐地看出了沿江的优势,在南京建立了化工厂,开启了现代化工业的源头。然而自那时起相当长的时期内,相应的环保配套建设却一直是空白,“欠下的这些债,我们还要还好几年”。

  位于泰州的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开发区,集合了大小八九十家化工企业,撑起了以化工和医药为支柱的地方经济,但是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前些年,江边老远就能闻到水的恶臭”,泰州市人大一位副主任一见记者就忍不住发牢骚,人大多次开会和提出建议,呼吁重视江边的环保,但收效甚微。

  泰州市江平油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韩应江告诉记者,公司从事化工贸易,设在化工园内会更方便,但由于不堪忍受江边的污染,他宁可多花些成本,把公司设在了泰兴城区。

  陈雯介绍,化工厂的布点,对于减低污染很有讲究。当初在做沿江开发规划的时候,他们了解到扬州市想在仪征、江都和市南各建一个化工园。做规划的同志认为这样的布点太过密集,说服扬州接受了他们的方案:仅在仪征搞了一个市级的化工园,江都和市南则分别改为发展造船业和纺织、机械业。

  “但是泰兴的化工开发区早在沿江开发之前就搞了”。陈雯直言,对于这些规划前就存在的开发区和化工园,“现在能做的只是提高污染处理的技术,尽量减低污染的排放量和危害程度”。

  由于治污行为是企业的个体选择,政府的监管亦不到位,致使沿江开发客观上仍然造成了新的环境欠账。

  泰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孙耀灿在《泰州2005环境状况公报》中坦承,与2004年相比,泰州市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均有小幅上升。

  江苏的典型意义

  “江苏的情况在全国很典型。”江苏省政府的一位官员称,江苏人口密度全国最大,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负荷全国最高,环境承载能力非常薄弱;同时又地处长江、淮河、太湖三大流域下游,防治污染的任务倍加艰巨。

  而江苏全省重化工产业格局显著,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先天矛盾突出。

  江苏省委一位官员分析,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喷涌和90年代开发区奇迹后,江苏积累了很强的集体经济力量和雄厚的外资,而江苏本身又有存量较大的国有资本,这种资本形态决定了江苏已形成了承接重型工业的产业结构。

  以省会城市南京为例,去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内部轻重比例约为1∶4,工业中比重大的石化、钢铁都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原材料生产行业。

  而按照江苏省委、省府的想法,近年实施的沿江战略,就是顺应了“国际重化工资本转移,国内基础原材料产品市场扩张,国家实施增加能源进口战略”的趋势。这对环境保护的挑战不言而喻。

  “铁腕治理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江苏省内的一位专家开出了药方。“十五”期间,江苏全社会环保投入已达1468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9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了解,江苏省已做出规定,2007年1月起,全面执行《江苏省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670-2004);苏南各地不得新上投资3000万元以下的化工项目,苏北各地不得新上2000万元以下的化工项目。一系列新的环保措施也在陆续制订之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