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专家称无就业增长不准确 每年净增长800多万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 01:09 21世纪经济报道

  

专家称无就业增长不准确每年净增长800多万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本报记者 陈欢 实习记者 陈喜宁 上海报道

  炎热的7月,毕业的大学生们正忙着找工作。但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可能会浇灭他们的热情。

  “在东亚的成功故事背后,隐藏着无就业增长的挑战,尤其是中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6亚洲太平洋地区人类发展报告》中毫不留情地给中国就业市场下了这样一个判断。

  有人形象的比喻,中国经济犹如一部高速列车,在巨大的惯性下向前飞驰。但一些人,不管是大学毕业生,还是从农村涌出的剩余劳动力,似乎被这部列车丢在了后面。

  是否过于悲观?

  莫荣认为是。莫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曾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首席专家,是中国第一部就业白皮书的执笔人和发布人。

  “我觉得笼统地说无就业增长不准确。”7月16日,他对记者说。

  就业增长比1980年代少

  《21世纪》:联合国的报告认为,开放式的经济给中国创造就业机会正越来越少。我们所见到的事实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您认为“无就业增长”的说法不准确,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莫荣:我觉得笼统地说“无就业增长”不准确,我国的就业增长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做了一个统计,从1990年到2002年,我国每年就业净增长800多万人,加起来就是9000多万。加上最近3年的数据,是1.2亿左右。

  《21世纪》:报告所说的并不是就业没有增长而是说经济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机会增加,反而减少了。

  莫荣:它所提出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就经济增长的幅度来说,我们提供的就业岗位应该是更多的。但是近年实际增长的量比1980年代要少。

  中国近几年的问题是青年的就业形式比较严峻,说白了就是在21世纪,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无就业增长”和我国现在的劳动力供给结构有关系。我国现在正处于青年人劳动力供给最好的时期,我们做的调查表明,我国的总体劳动力供给是比较年轻的,农民工进城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所有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也只有30多岁,整个劳动力市场都比较年轻。但这种黄金时期大约再过10年左右会消失。

  《21世纪》:就是说劳动力太年轻了所以不适应市场需要?

  莫荣:青年人的就业压力主要是结构性不匹配的问题,理论上讲年轻人要就业都能找到工作,但是报酬和期望值之间有落差。

  国企就业岗位减少了4000多万

  《21世纪》:现在大学生对薪金要求是逐年下降的。事实是,经济高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高就业。为什么?

  莫荣:第一是我国的产业结构有问题。近年重型化、高资本密集、高技术密集的产业比较多,而相对提供就业岗位比较多的中小企业的保护、投入扶持力度是比较弱的。

  此外,从1990年代起,国有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但没有增加,相反还减少了。从7000多万减少到现在的3000多万,这一正一反使得我国就业的净增长显得相对少一点。

  《21世纪》:您的意思是说,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之间不匹配?现在很多人都在探讨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劳动密集型推动?是资本密集型推动?还是资源型推动?这和我国的就业结构之间有什么关系?

  莫荣:我国的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是资本拉动。很多迹象表明资金推动占我国经济增长总量的50%以上。其次是外贸,去年是1.3万亿美元,这块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比较大。但是外贸带来的增长主要给了农民工更多就业机会, 城市这块相对比较弱。第三是靠消费。

  我国的结构性问题是消费比较少,从而限制了就业,如果消费上去了,服务业、小企业都会有更多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当然这和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有一定的关系。

  《21世纪》:联合国的报告中说,“在新的纺织品和成衣免配额时期,贸易加剧了不平等的增长。体现在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行业和家庭之间。”也就是说,劳动密集型的增长并没有使所有人从中获益?

  莫荣:我国现在的人工成本是比较低的,在劳动者保护方面也有很多工作还没有做到位,我觉得中国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还是比较高的,但这个高并非完全是低成本的高,还有劳动力的努力程度,是否适应大生产,以及市场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宏观调控不会太多影响就业

  《21世纪》:中央一直说“就业是民生之本”,之前的《劳动合同法》草案提高了对劳动者保护的标准引起了强烈反弹,有观点认为,在劳动者保护和就业之间,我们首取就业,是不是应该相应地调整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以促进就业呢?

  莫荣:可以从几方面着手,一是更多地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加工制造密集型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容量比较大。我们做过一个测算,同样幅度的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带动就业率增长是第二产业的2-5倍。此外中小企业的反展也是值得我们关心的,同样的投资,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可能是大企业的10多倍,同样的产值,小企业用的人是大企业的1.5倍。

  但是,我国现在的GDP增长在10%左右,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是正相关的,但是系数并非1∶1,所以想就业增长也达到10%是不可能的。

  《21世纪》:新一轮宏观调控在即,这轮宏观调控对就业市场有何影响?

  莫荣:宏观调控会影响就业,但是也要看具体的宏观调控的措施。因为现在的宏观调控不是全面调控,要看宏观调控指向什么方向。如果是对重型化、高资本推动的行业进行调整,那非但不会影响就业,还可能促进就业,因为调整出来的资金可能投向小企业。

  如果是对出口外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行业进行调整,前两个季度我国的贸易顺差屡创新高,那可能对就业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农民工。但总的来说不会太大,1%、2%的GDP不会影响就业太多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4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