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深圳580家市属事业单位改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6日 13:5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杨兴云 深圳报道

  今年47岁的王振海是一家隶属于政府部门的检测认证中心的主任。该检测中心在代表政府履行相关检测认证职能的同时,也利用政府部门拥有的垄断性资源从事一些经营性活动,一直以来,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然而,随着深圳市政府事业单位改革的启动,王振海所在事业单位的“好日子”开始走向终结。对此,王振海表示,前景很“彷徨”,毕竟“市场的水很深”。

  7月7日,深圳市政府宣布,全面启动市属事业单位改革。通过改革,深圳市属518家事业单位将被甄别分类,或回归政府,或转为企业,或转换机制,或予以撤销。

  深圳市副市长张思平表示,力争用2-3年时间,初步实现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目标,并为全国的改革提供经验。

  根据计划,改革之后保留下来的事业单位的性质是,从事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相对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营利组织,其基本特征是非政府、非企业、非营利。

  据悉,根据这一标准,目前大约70%的事业单位将会得以保留。

  此外,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改变

财政部门主要按编制拨付经费的传统做法,政府将根据这些单位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支持,实行“以事定费”、“以费养事”。

  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表示,这次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圳继国有企业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也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后,深圳在改革的高度和深度上往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三大类

  深圳市人事局机构编制处华金辉处长表示,“按照改革方案,事业单位改革首先推进的是分类改革,即对现有事业单位准确分类。”

  华金辉表示,按照职能归位、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将事业单位划分为监督管理类、经营服务类和公共服务类三大类。

  原则上,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调整归并到行政序列;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则视具体情况分别予以保留、转企或进行必要的整合。

  凡承担行政管理、行政许可和监督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要把相关职能或机构纳入到行政管理序列。如社保基金管理、市政公用事业管理等机构。

  对于那些集监督处罚与检验检测职能于一身的单位,两种职能要予以分离。监督处罚职能划归相应行政机构,检验检测职能按其性质分类整合。

  对于管理与经营合一的单位,要实行分离,管理职能回归行政,企业职能推向市场。

  对于在市场中没有发展前途,转企成本过高或转企后难以生存的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以及工作量严重不饱和或工作任务已完成的公益类事业单位,要予以整合或撤销。

  根据计划,大部分经营服务类和部分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将撤销事业建制并转为国有企业。

  据有关人士介绍,改革之后保留下来的事业单位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主要包括政务信息、基础教育、非营利职业教育、基础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医疗、公共体育、水文气象监测、环境资源保护、社会福利和服务、特殊区域管理等单位。

  另一类是依据国家法律履行强制性监督检测职能的中介服务类事业单位,主要包括食品药品检验、质量安全检测、价格认证、招标采购代理等机构。

  为了确保改革单位工作的延续性,方案规定,转企单位划转国资委管理后,享有三年过渡期,过渡期内有三个“基本不变”:委托业务不变、办公场所不变、政府支持力度不变。

  改革的目标

  统计显示,目前深圳市区两级共有事业单位1902家,其中市属事业单位518家,编制9.3万人,占全市财政供养人员的61%。

  深圳市副市长张思平认为,目前深圳的事业单位存在着功能定位不清晰、责任边界不明确、政事不分、管办不分、事企不分等诸多问题。

  张思平表示,不但它们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而且存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及管理体制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而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深圳人均GDP已经超过7000美元,随着市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政府各种公共服务需求逐渐增加,已经进入了通过发展公共服务业,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新阶段。

  据统计,目前深圳整个事业经费支出中,约70%是用于“人头费”开支,直接用于“养事”的经费仅占30%。

  事实上,深圳从1996年就开始酝酿事业单位改革,但与政府行政机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相比,事业单位改革长期处于局部试点、单项推进的探索阶段。

  直到去年10月,深圳成立由市长许宗衡挂帅的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随后,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召开了100多场座谈会,深入60多家事业单位了解情况。经过反复讨论,19次修改,初步形成了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性文件。

  据了解,此次改革主要在深圳市属事业单位内进行,区属事业单位参照执行。

  改革后,深圳将保留市属事业单位338家,占现有事业单位数量的65%,涉及编制33500名,占现有总编制41726人的80%。

  张思平表示,分类改革,归口管理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将在分类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各自领域的改革。

  回归政府的事业单位,按行政序列和

公务员管理办法严格管理。

  转企业的事业单位,纳入全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按照国有企业的监管要求,加强管理。

  保留下来的事业单位,要进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有些要进行必要的整合。

  “在集中力量完成分类改革之后,事业单位改革的工作重点将及时转移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上来,最终形成公益目标明确、投入机制完善、监管制度健全、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张思平在今年深圳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曾透露,深圳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约900亿元,去年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下属单位的清产核资,为下一步的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深圳市改革办负责人表示,衡量这次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就是“社会公共服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群众满意度只能上升不能下降”。

  有关人士透露,事业单位转企,是本次改革的难点所在。一些归入此类的事业单位员工担心,由事业单位的干部变成企业的雇员,这不仅意味着身份的变化,还将在收入、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方面发生根本性转变。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