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土地滞销内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5日 02:40 财经时报

  本报特约记者 杨纯

  业界人士普遍预期,北京的土地出让方式正在发生转变。由于挂牌竞拍导致天价地频现,土地主管部门将把土地出让方式改为以招标为主。这意味着,以后将不再是出价高者就能拿到地。很有可能是,出的地价高、并且卖的房价低的开发商才能拿到土地。也就是说既竞地价、也竞房价了

  “你被抓起来没?”

  “没有,不过挺难受的。每天三四十个电话问我是不是被抓起来了。你有空在你的博客上写一写,告诉大家我还没被抓起来。”

  “你在你自己的博客上写吧。”

  “我的博客没人看。”

  在去往伦敦之前,潘石屹向《财经时报》重复了他和任志强6月底的这段私下对话。对话的由头是:京城大“地主”——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6月17日刚下飞机便被中纪委工作人员以“协助调查”名义带走。刘是“为协助中纪委就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一事了解情况”,第一位接受调查的房地产界人士。

  此后坊间传言甚多,潘石屹和任志强也不得不先后澄清“我没有被抓”。到7月初又有传言说,“协助调查”的刘晓光获得了自由。但是这一消息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此前的5月26日,刘晓光的首创置业和广西阳光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投标联合体,刚刚以17.61亿元的价格,竞得备受瞩目的北京摩根中心地块。

  这也是在5月29日“九部委15条细则”出台之前,北京土地市场上高价成交的最后一块土地。在此之后的挂牌地块寡有问津者,也几乎均以起始价成交,而原来开发商的抢地势头,似乎在一夜之间急转直下。

  拿地骤然降温

  开发商拿地热情骤降,从“九部委15条细则”出台开始。配合地产调控“国六条”出台的这个细则,主要内容是限定了房地产开发的户型,“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5月30日,规划建筑面积25.69万平米的办公、住宅及商业用地——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D2地块,在挂牌1个多月后才首获报价。最终大连正源房屋开发有限公司以8.2亿元、楼面起始价3167元/平方米收入囊中。这一成交价格,几乎和起始报价81366.34万元持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用地面积29.41万平方米,与其相邻的温泉镇D1地块,却在4月18日,经过88轮竞价,最终以11.5亿元、楼面价4863元/平米的高价,花落北辰集团。

  根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公布的成交资料,2006年上半年,北京市总共成交土地39块,但在6月“九部委15条细则”新政实施之后,仅有4块地以起始报价成功挂牌出让。而在此之前,由于疯狂抢地推高了地价,开发商们备受公众指责。

  随后举办的“2006中国地交会”也同样冷淡。6月13日,来自全国20个城市500个地块亮相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尽管主办方一再宣称参展地块已经刷新所有地交会纪录,但是3天的展期,却似乎只是主办方大唱“独角戏”。

  “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组委会的一位王姓人士在会后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说,由于“冷场”原因,在记者索要成交数据时,这位人士以组委会不愿公开为由予以拒绝。

  “这个时候拿地,要谨慎再谨慎。”不愿透露姓名的一位开发商告诉记者。按照北京市的供地计划,7月又将有8块土地入市,但京城多数开发商和这家开发商一样,均反应平淡,并出言谨慎。

  期待政策明朗

  “我们感觉很茫然。”前述开发商对记者说。他表示,由于政策前景不明朗,对现有项目是否需要修改原来的规划还处在观望阶段,当然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入市拿地。

  这位地产商所说的“不明朗”,指的是“九部委新政”北京市的地方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按照“九部委新政”的规定,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但地方细则何时出台,“90平方米”的套型面积到底如何界定,70%的比例是指单个项目还是地区总体供给占比,在那时都还没有定论。

  到了7月13日,建设部通过新华社发布《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即“165号文”),并下发到各地方,其核心精神为:90平方米套型建筑面积指“单套住房的建筑面积”;而其中的“70%以上”,适用于“各城市年度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总面积”。

  在此前的6月20日,深圳市出台的实施细则,已明确将“70%以上”的规定落地成为单个项目,而非一个地区总量占比。

  持观望态度的开发商还有很多。不过也有一些开发商已经开始主动更改项目的户型设计规划,这部分开发商多数表示,修改规划牵扯精力太多,即便政策明确下来,也无暇顾及购买新的土地。

  根据有关统计,北京市目前已经拿到规划许可证,但尚未拿到施工许可证的项目约有600多个,规划建筑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另外,北京已供土地但尚未形成实际住房供应的土地面积,还有40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规划建设面积约8000万平方米。因此,若按单个项目执行70%规定,应有近1亿平方米的项目,需要重新修改其既定的规划设计方案。

  实际上,开发商对拿地的观望,主要是出于对政策变动的担心。一位开发商认为,现在不是入市拿地的好时机。“静观其变是最好的办法,仓促出手后如果政策变动就很难脱身。”该开发商还表示,公司将等到8、9月政策明朗时,再考虑介入土地市场。

  中原地产华北区域总经理李文杰告诉《财经时报》,由于目前政策和市场走向不确定性因素太多,此时拿地将面临风险。加上开发商们还需要对新政出台后的市场供求、销售行情、价格以及消费者心理重新判断,因此对拿地普遍持观望态度。

  打击囤地行为

  另外,政府打击囤地行为的力度加强,也使得开发商不敢盲目拿地。

  根据九部委新政,土地管理部门对超出动工开发期满1年未动工的,从高征收土地闲置费;满2年未动工的,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对虽按期动工但开发建设面积不足1/3,或已投资额不足1/4,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建设连续满1年的,按闲置土地处置。

  此前,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消息说,在2004年“8.31”之前,北京市场上已供应了大量的用地,但这些用地并没有在近年来形成产品供应,很大一部分被开发商囤积。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到5月,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开发面积155.8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6.4%;全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01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5%,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6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4%。

  此前媒体报道说,今年上半年,首开集团回龙观和望京等项目已重新陆续开工,全年计划新开工面积在200万平方米左右,比前两年有所增加;另外,西南三环的大盘万年花城上半年也新开工了40万平方米,仅6月就“抢开”了30万平方米。

  北京住总天麒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高建华告诉《财经时报》,这表明一些开发商正在加速处理和盘活手中的土地。在他看来,闲置两年土地无偿收回,就意味着坚持囤地将血本无归,加之紧缩性调控已成必然,目前已进入销售淡季,一些开发商由于资金问题,也不敢贸然拿地。

  土地出让方式转变

  不过,开发商观望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来自于政府供地方式的转变。

  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土地出让信息显示,7月21日,有3块住宅用地将以招标方式出让,此后的7月28日,又将有3块住宅类土地以招标方式出让。而整个7月,北京市总共才有8块地入市。

  与此鲜明对照的是,在北京市上半年成交的39块地中,仅有3块土地以招标方式出让,其他36块地,均以挂牌方式成交。相关统计也表明,从2004年8月末至今,北京市公开出让的111块土地中,通过招标出让的土地也不足10%,多数以挂牌方式出让。

  虽然对于今后住宅用地是否将以“招标”为主,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官员并未给本报明确表态,但业界人士普遍预期,北京的土地出让方式正在发生转变。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挂牌竞拍导致天价地频现,为了把土地出让价格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在保证正常土地收益的前提下,土地主管部门将把土地出让方式改为以招标为主。

  “这意味着,以后将不再是出价高者就能拿到地。很有可能是,出的地价高、并且卖的

房价低的开发商才能拿到土地。也就是说既竞地价、也竞房价了。”伟业顾问总经理林杰说。

  北京一开发商也称,由于对招标有什么限价要求,对将来的项目有何限制等等都不明朗,所以大家都在观望,不敢轻易出手。不过该开发商也表示,比挂牌来说,以招标方式拿地更好,至少不用红眼拼杀,也可以避免盲目抬高地价。

  开发商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土地出让由竞价制向议价制的这种转变,并判断政府土地出让政策走向,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