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从轻看待能源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 22:22 周末画报财富版

  资源挑战是艰巨的,但不是不可攻克。因为有效的市场机制可以保障供需相衔接,不断的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我们需要一定程度的谨慎乐观,从“轻”看待能源挑战。

  - 撰文: 约翰·布朗勋爵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现在已经是1995年的2.25倍、1980年的9.5倍。我很难想象,在1995年的时候,会有人预测到十年以后的中国不仅仅是世贸组织的一员,还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外汇储备的国家之一,并且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中国在过去的25年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它还有许多挑战要去应对。这里着重谈谈这诸多挑战中的两点。这两个挑战有一个共同之处,它们都不仅是中国面临的挑战,而且也是全球性的问题。

  全球性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

能源供应。如果读过关于世界能源市场的一些粗浅的分析文章,你可能会得到这样的印象——中国应该对过去两年的油价上涨负全责。

  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的需求无疑在增加。21世纪以来,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每天都 在增加,其中很大部分需要进口。但是在你得出中国要为现在的高油价负责的结论之前,一定要先看看事实。

  去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仅为300万桶/日,但是欧洲的进口量是900万桶/日,美国1300万桶/日。中国的需求的确增加了,但与此同时,全球的需求都在增长。实际上,中国过去5年石油消耗增长仅占世界总体增长的1/3多一点。

  油价上升的背后真正原因是全球石油系统中的剩余生产能力变得有限——以往的剩余产能约为每天300万桶,而在过去的两年中已经减少到了每天100万桶多。这样的剩余生产能力低于许多国家的石油日产量,如

伊拉克、伊朗、尼日利亚等,而人们担心这些国家的石油生产会由于政治或暴力因素而被迫中断。

  当然,中国的需求增长的确是影响全球能源市场的因素之一,但只是其中一个因素。然而,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对于未来全球能源体系的平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和城市化进程,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中国希望在未来10年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保持在GDP增长速度的一半,这意味着中国每天还将额外需要300万桶石油和大约2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由于本国供应有限,这些需求大部分要靠进口来满足,中国将加入其他能源进口大国行列来寻求能源。

  令人担忧的是,石油资源的供应来源少之又少。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15年以前,全球每天需求的石油有70%通过国际贸易供应。而世界石油日出口量的差不多80%,也就是每5桶中有4桶来自于3个主要的石油出口地区:西非、俄罗斯、波斯湾国家。

  第二个挑战是关于所消耗的能源对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包含两方面:城市的空气质量,以及,更为重要的,更长期的温室气体排放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人类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尚无定论,然而一系列现实影响却令人难以视而不见。显然,人类的发展和环境紧密相联,能源在其中扮演核心角色。今天,全球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和速度相互牵连、发展着。更显而易见的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立于气候变化而不受影响,在地图上所划分的边界线对自然环境来说毫无意义。所以这些重要的问题需要全球共同面对——不管是英国、欧洲,还是中国。

  机制保证供求

  我们需要为这项挑战寻找切实可行的答案,来面对并减轻人们在能源方面的不安全感。而恰恰在这里,我们需要一定程度的谨慎乐观。挑战是艰巨的,但不是不可攻克的。利用现有的机制就可以大有作为。

  我们可利用最有效的机制使能源供应和不断增长的需求相衔接,这就是贸易市场机制。去年,这样的市场机制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一年间,很多因素曾暂时中断了能源供应——其中包括中东战事;尼日利亚等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内冲突;美国和其它地区遭遇的飓风等等。而能源买家们的购买能力却几乎没有在长时间内受到影响。出现暂时中断的时候,市场总有办法找到能源供应。

  在短期内,对中国以及任何国家来说,实现一定程度的能源安全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成为市场的一部分。当然,市场要做到高效运作,需要有多元的供应来源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网络。这样,一旦其中的一个供应来源由于任何原因被中断了,我们总是能找到其它的来源。

  全球的能源行业在过去的5年间在勘探和开采领域进行了相当大的投资。正是得益于这些投资,里海、安哥拉、

墨西哥湾的深海以及俄罗斯等地区都开始为我们生产出更多的能源。为了给市场提供更多的能源,这些投资被用于开发资源和配套设施建设,包括管道、炼油厂,以及液化天然气终端站。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数千亿美元的累积投资终将帮助这个市场恢复传统的剩余生产能力水平。

  不断突破

  能源市场如需长期发展,现在应着手开展一场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基于已掌握的知识,而且还有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在工程领域的新突破。

  这种转变已经在中国悄然开展了。各行各业努力提高能源效率,改善重要领域的能源结构,以减少排放,减轻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从煤炭向天然气的转变已经开始了,而且中国还在研发各种技术和工艺来开发利用煤炭的各种新途径。

  BP也参与其中,具体侧重于工程和碳捕获技术方面:不仅包括将分离出来的碳重新注入地层长期储存,还包括利用分离出来的氢来生产清洁的电力。这些引人瞩目的举措人感到十分乐观:这个世界不必为能源供应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而不知所措。

  这样的乐观还源于另外一个理由:应对这些挑战的工作正在国际范围展开。目前,知识唾手可得,在某个地方取得的技术进步很快传遍全球科技领域。企业也是全球性的,这点很重要,因为企业是变革的载体,使得科技理念得以通过工程工艺手段转换为实用产品。国际化很重要,因为这将确保任何研究的具体结论一经发展就能够以所需的速度迅速传播出去。现在,对话是开放而且即时的。

  科学和文明在欧洲或中国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这就是今天的世界在面临共同挑战时发生的巨变,这也是我们大家希望的源泉。

  (本文经过本报编辑整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