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控:非IT难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 17:42 《互联网周刊》 | |||||||||
曾经备受追捧的税控机市场,如今步履维艰,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炙手可热的金矿变得黯然失色? 本刊记者|陈亮 时间回溯到2002年年底,北京某著名餐饮连锁企业的老板拿到11月份的税单,应缴
一个盒子就能大幅增加税收,杜绝困扰已久的偷税漏税现象,这是国内的税务管理部门对税控机寄予的厚望。2004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税控收款机推广应用实施意见》,准备将税控收款机的推广分为三步走:2004年10月底前为准备阶段;2004年11月至12月底为试点阶段;2005年1月开始进入推广阶段,发达地区3年内完成,欠发达地区5年内基本普及税控收款机。 对于中国的商用设备制造商来说,这无异于打响了淘金竞赛的发令枪。由于中国的纳税企业数量众多,市场潜力巨大,很多厂商都认为这块市场有利可图,纷纷磨刀霍霍开始申请资质,仅第一批拿到信息产业部《生产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就多达88家,包括航天信息、浪潮、福建实达等企业都名列其中。目前,这个数量已经超过100家。 不过,预料中的金子并没有从天而降。截止到2006年6月,除了已经大规模实施过税控机项目的北京市,其他省市均是雷声大、雨点小,招标进程迟迟未见踪影。原本应于2005年全面启动的市场保持平静,签单极少,这使得税控机企业陷入了集体恐慌之中。一些企业已经承担不起高昂的时间成本,被迫向其他领域转产。 这是一个很难不让外界存疑的问题:整个税控机市场停滞不前的原因究竟在哪里?苦苦守候的税控机企业们能否等来黎明? 税控的诱惑 税控机是一种带有浓厚国情色彩的产品。由于国内很多企业缺少合法纳税的意识,因此税务机关不得不通过强制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征税,于是税控机应运而生。税控机是一种带有计税功能的收款机,内部装有自动记录但不能更改和抹掉的计税存储器,记录每日的营业数据和应纳税额,是向纳税机关纳税的凭据。 北京在这方面率先尝鲜。2002年,北京地税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了税控收款机,是全国推广力度最大的地区。到目前为止,全市装机量约15万台,分别由12家厂商提供产品和服务。浪潮商用设备公司总经理伍立忠说:“税控机解决了四个问题,即假发票、虚开发票、倒卖发票和不开发票的问题,不仅从税款征收上,而且从管理上,使得税务征收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互联网周刊》透露,在大规模采用税控机的2002年当年,北京地税就实现了增收5亿元,2003年,随着应用大规模扩大和规范管理,全市税收则实现了增收20亿元。 获得订单的税控企业也大获其利。以浪潮商用设备公司为例,凭借在北京地税项目中的表现,该公司一跃成为浪潮集团旗下众多子公司中的利润大户。福建实达下属的实达外设也成为集团的优质资产,在实达经历了ST风波之后,该部门被完整剥离,整合成为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还获得了2亿元的外来投资,这同税控机业务被外界看好不无关系。 然而整个税控行业的好景并不长。在北京地税实施完税控机项目之后,全国市场并未如愿启动。“全国税控招标其实就招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广东,一个是湖南,招标已经完毕,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正式采购过。”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总裁胡建容说。 在今年上半年北京的税收展上,不少厂商也明显感受到了行业寒潮的气息。来自浪潮的伍立忠说:“去年的税收展,有60多家税控机厂商参展,但今年只有40家左右。可以看到,很多厂商的推进力度明显在减弱。” 税控机制造商们不得不陷入了漫长的集体等待。一些实力相对雄厚、除了税控机外依然有其他收入来源的企业,境况相对较好,东边不亮西边亮,在税控机市场迟迟打不开的情况下,公司还能够通过其他业务弥补收入。比如联迪,其商用POS机产品在国内市场依然保持了不错的销路,稳居市场头名,浪潮商用设备公司也在大规模生产机顶盒等产品,这都给其税控机产品线赢得了喘息的时间。但对于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的企业来说,能否熬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依然是个未知数。 步履为何艰难? 税控机推广受阻,其原因颇为复杂。在本刊记者的采访中,多家税控机制造商均无奈地表示,各省市的税控机推广进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不是他们能够左右的事情,“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做好准备,耐心等待。” 从政策层面来讲,障碍已经基本解除。税务总局多次发文,已经清晰地传递了国家的态度,即一定要推进以税控机为主体的税务系统信息化。2004年末,信息产业部颁布了《税控收款机生产企业资质管理办法》,也为税控机的生产扫清了路障。 目前的障碍主要存在于省市级的执行层次。税控机项目涉及的环节较多,包括税务、银行、工商、财政等部门联动合作,才能顺利推广,仅仅有税务机关和生产企业的推动是不够的。一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税控是一个需要平衡利益的项目,单独一方的努力是不会有结果的。” 这种部门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给税控机的推广树起了一堵墙。目前,很多省份的做法是,成立一个税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副省长牵头。“这里面就有一定的问题。牵头的不是一个组织,而是一个人,而人是变化的,一旦发生人员调动,整个事情就会停滞,因为新任领导往往需要时间熟悉情况,而且说不定还会有新的工作思路。” 同时,各地税务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也构成了不小的阻碍。虽然各地有统一的征管平台,但还是有很多信息系统不一致,如果推广税控机,很多系统就需要调整,这就涉及到成本问题。“税控确实先进,便于管理,但也需要调整思想观念、丰富管理经验,很多地方并不具备这些条件。仓促上马,只会让大家盲目去应对这种不可预知的变化,实际的结果,很可能会是税款征收实现增长,而税款征收的成本更会成倍增长。这里的成本包括培训、管理等方面。”上述受访的业内人士说。 这位专业人士指出,在很大程度上,北京地税的税控机项目经验并不具备普遍可操作性,“第一,北京地税的税款收入远非其他地区可比,可投入经费也比别的地区多很多;第二、北京市信息化基础好,很多东西容易进行转换,把部分税源的征收流程调整到税控机上即可;另外,北京地税的王纪平局长就是搞信息化起家的,领导支持的力度可想而知。综合这些因素,北京市的经验其实并不好复制。” 目前一场整合风暴已在所难免,但至少是现在国内的税控机市场依然看不到解冻的迹象,对100余家沉默的厂商来说,等待也许会等来黎明,但相当多的企业可能会在等待中死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