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发现山东第三城:龙脊潍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 10:08 招商周刊

  前言:

  经济学家断言: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不是企业,不是国家,而是城市群。2006年1月,在《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东部优化发展,加快现代化半岛城市群建设”。

  在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潍坊、淄博8座城市串成颇具规模的“城市链条”中,青岛无可置疑地成为龙头,济南作为山东政治文化中心,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发挥着中坚力量。而居于青岛与济南之间一个绝不可忽视的亮点,便是起到“龙脊”作用的潍坊。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飞速发展的经济,使潍坊日益奠定了其在半岛城市群中的龙脊地位。

  胶东腹地自然天成

  潍坊市处于山东半岛胶济铁路、济青高速经济地理的心脏,是胶东腹地;潍坊东临青岛、烟台,西靠淄博、济南,承东启西,呼应南北;而潍坊本身海岸线长113公里,有潍坊港、羊口港两个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潍坊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海口等航线,是全国四大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之一;潍坊到济南、青岛机场仅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这种区位优势,使得潍坊成为鲁东地区经济交汇中心,也是东部沿海与内陆经济交汇枢纽,其在半岛不可替代的优势,自不待言。

  治国之道讲究执中取正,商务部已确定潍坊为全国流通改革试点城市,山东也有意把潍坊当作商贸中心。2006年1月,山东省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正式出台。未来5年内,济南、青岛、烟台、潍坊等四城市将做好轻轨、地铁的前期论证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到那时,潍坊交通枢纽地位将会更加巩固。

  由此,潍坊作为“半岛商贸城”的呼声越来越高。

  商业、工业双动力驱动

  潍坊是工业强市,潍柴、福田重工、晨鸣、海化……近年来,潍坊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总量急剧攀升,并培育出一大批在行业叫响的拳头企业。2005年统计显示,潍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833家,销售收入2729亿元,利润142.5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9家,过150亿元的3家。

  2005年,潍坊市三次产业比值为13.4:56.8:29.8,第二产业一路走强,第三产业却相对偏弱。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为,潍坊以原有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人口地域资源以及区位战略优势,很有可能成为贯通东西的流通龙头大市,而现在,这种优势有待于大力刺激,将商业繁荣作为推动潍坊经济全面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选择,正在成为方方面面的共识。

  2005年8月,潍坊市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定》,拟从资金、政策、体制等方面突破潍坊服务业“软肋”。“突破服务业”写进了潍坊市“十一五”的规划中。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潍坊服务业增长速度力争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增加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到2010年达到35%以上,其中市区达到45%左右。

  潍坊在历史上就是全国商业重镇,有着几千年的商业文化积演,历史上就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天然的区位位置也使得多年来潍坊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直仅次于济南、青岛等几个城市,排在第4-5位,200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2亿元,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42.7亿元,餐饮业41.3亿元。

  潍坊的城建建设在“十五”期间取得了重大成就,也为商业的发展创造了积极条件。本着“贯通轴线、提升干道、完善外环、拓展出口”的指导思想,高标准新改扩建及综合整治东风街、北海路、安顺路、健康街、北宫街等城市主干道路30余条、430公里, 大幅改善了城区交通环境,提高了交通效率;本着“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增加绿量、提升质量”的原则,建成公共绿地100多块,新建和改造园林绿地1600公顷,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3%,建成了人民广场、人民公园、安顺广场、风筝广场等一批精品园林工程,大大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本着“自然生态、强化水系、增加水量、亲水近水”的原则,对流经市区的张面河、虞河、白浪河进行综合整治,建设城市滨水景观带,改善城市水环境。2005年完成了张面河综合整治,彻底改变了原来脏乱差面貌,成为焕然一新的城市生态旅游休闲景观带。虞河治理即将完工,白浪河的规划也正在加紧进行。

  城市形象的根本改观,使潍坊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获得“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和“中国特色城市奖”,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通过验收,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通过了省级验收,明显改善了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潍坊市发改委主任陈仁杰告诉记者,2005年潍坊市人均GDP达到1780美元,城市化水平达到43%,按照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已进入产业结构快速变动、服务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今明两年,潍坊服务业要在休闲娱乐、现代流通、旅游、金融、文化教育五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潍坊与青岛共谋发展

  有关专家曾经指出:山东半岛城市群真要崛起,8大城市要抱团!推进半岛城市群建设,首先要打破山东各大中城市彼此分割、各自孤立发展的观念,树立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意识。

  置身于半岛城市群与环渤海经济圈中的潍坊,也早就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明确的地位。在潍坊的“十一五”规划中,我们看到了“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内容。“建设三条交通干道与青岛相接、借‘三北’开发与京津冀辽加强联系。”“十一五”期间,潍坊将打破行政制约,加强市域分工协作,加快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

  潍坊重视青岛方向交通干线建设,未来五年,将在诸城、高密、昌邑方向建设连接青岛市区和机场、港口及黄岛的便捷通道,更好地接受青岛辐射。另外,潍坊还将发挥与青岛地域相邻、交通便捷的优势,加强与青岛等东部沿海地区合作。

  潍坊北部沿海地区濒临渤海莱州湾,与日韩隔海相望,位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同时又是

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区连接地带,处于全国经济增长热点北移的通道之上,潍坊“三北”地区的规划开发,将有力地推动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互动共赢。

  事实上,潍坊不仅是山东的潍坊,而且是全国的潍坊,因为潍坊是“世界风筝都”,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3届国际风筝会,形成了较高的世界知名度;它还是11届鲁台经贸洽谈会的东道主举办城市,对海峡两岸的经贸往来影响深远,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品牌特色的文化名城和经济枢纽城市,加快潍坊城市圈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推动整个山东和环渤海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提高与日韩合作的对接力度,促进在商贸领域的合作及加快世界范围内商业文化的融合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6年3月21日,中日韩产业交流会(青岛)召开之际,潍坊市—日本企业恳谈会举行期间,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与潍坊市委书记张传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市委常委、秘书长胡岗,副市长蒋文彩等出席恳谈会的市领导亲切会谈,共谋两市合作发展大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