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一轴两带多中心:大棋局勾勒崭新版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9日 15:32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芹溪

  所谓广东经济发展新格局,是指从实际出发,规划广东经济发展空间,加快结构调整,形成广东特色的经济布局。前不久,我代表省政协经济委课题组,在省政协召开的《加快推进建设广东沿海经济带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加快推进建设广东沿海经济带的概念,同时提出构建“一轴两带多中心”发展新格局,即沿北江、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轴向发展
,并向东西两面辐射,形成从韶关至珠江口的经济发展轴;通过海上航线、沿海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东起潮汕,西至湛江,通过不断强化发展与延伸,把东三角、中三角、西三角三大都市群14个沿海城市一气呵成,形成以海洋工业、沿海工业、服务业为主要特色的蓝色经济带;以梅州、河源、韶关、清远、肇庆、云浮等山区市区为工业化中心,通过南岭山脉的联结与延伸,构成以绿色产业为主的北部绿色生态带。

  具有战略意义的命题

  构建广东“一轴两带多中心”发展空间布局,是改变广东经济版图的新命题、新思路、新谋划、新亮点,具有战略的现实的紧迫的重要意义。

  (一)现实性

  改革开放27年来,广东经济一直高速发展,地方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达到12%,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成就举世瞩目。当今的广东,是开放的广东、活力的广东、富裕的广东、文明的广东。

  但是,广东的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具有发展区域局部性、发展方式落后性、发展模式单一性、发展质量低端性的特征,不是工业化高级阶段的全面发展。按照发达国家工业化的一般演进规律,当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为工业初期、1000至3000美元为中期、3000美元以上为后期。去年广东人均生产总值2432.96美元,工业化的中期特征明显。广东的发展主要依赖珠三角,而有条件发展的沿海其他地区工业化程度十分低,即使珠三角,资本高度溢出态势也未形成,还有发展的巨大潜力;广东名牌产品、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还没有占据主流地位,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广东仍然存在要不要、怎么样、往哪里发展的问题。针对现实情况,广东必须谋划空间发展布局,谋求发展的新突破。

  (二)使命性

  邓小平、江泽民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十分关注广东的发展,寄予厚望,不断赋予广东使命。邓小平赋予广东的使命是改革开放先行一步,要起“试验田”和“窗口”作用,要“摸着石头过河”、“闯出一条血路来”。广东人民没有辜负邓小平的期望,在他的直接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江泽民赋予广东的使命是“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发展高科技产业,要“走出去”。广东省委、省政府适时地提出了“科学兴粤、外向带动、协调发展”三大战略,使广东经济始终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正当广东人民满怀信心去完成中央赋予的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广东率先的使命弱化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江泽民多年耕耘的广东这块试验田,承前启后地寄予了新的厚望。胡锦涛、温家宝多次视察广东,一再强调广东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继续当好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排头兵”。“排头兵”与“先一步”的使命有所不同,最大区别在于时代背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年是闭关锁国、贫困落后;而今天则是全国全面开放、全面发展。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当好“排头兵”?这是一个重大课题。

  (三)规律性

  发达国家工业化演进历程有许多明显的共同点,就是都必须经历初期、中期与后期三个发展阶段,从而使经济发展的空间重新布局、重整河山。这是一般规律:在乘数效应作用下,企业家们不断把产业部门做大,一轮又一轮推动城市扩张,使城市慢慢变为超级大都市,都市之间,通过地理、交通等多种元素的作用,推动了城市点的形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极化效应”、“梯度发展规律”。美国波士顿到华盛顿,南北长约450英里,东西宽150英里,总面积约3.6万平方英里,其间包括了45个城市,形成带状都市区,也是世界上最具经济竞争力的都市群,这里集约了美国的金融业、工商业、文教业,虽然面积仅占美国的1%、人口占20%,但GDP却占了美国的一半以上;日本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也是一条城市带,这里集中了5000万人口,集中了日本大工业,单东京湾就占了全日本工业总产值的40%;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美因兹、曼海姆、斯图加特是欧洲最大的城市带,也集中了3000万人;英国的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

利物浦、利兹,同样是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带之一。城市带在起“极化效应”的同时,“扩散效应”也在释放,城市的聚集程度愈高,辐射作用就愈大,这就叫“城市带动力”。没有城市的发展,就没有带动力,也就没有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要提高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用规律来指导谋划空间发展新布局,谋求发展的新突破。

  符合与时俱进的转变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发展成果。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经济紧缩,物质十分匮乏,短缺是当时的主要矛盾。邓小平雄才大略,适时地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摸着石头过河”以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等观点。这种新的发展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新觉悟,确立了理论上的新思维,开发了思想上的新观念,令人耳目一新,震撼神州,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发展热情。它给国家带来富强,给人民带来富裕,已浓墨重彩载入史册。

  今天,我们面临的是经济全球化新进程,国内市场国际竞争、国际市场国内竞争新背景。在新的形势下,一个区域能否继续发展,将主要取决于能否正确理解与把握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形势、新时期、新任务而提出来的新观念,是对“发展才是硬道理”和“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讲的是以人为本,不是愚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是以官员的行政政绩为目标,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立足点;科学发展观讲的是全面发展,不是片面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学发展观讲的是统筹发展不是统一发展,是协调发展不是一致发展,是和谐发展不是一律发展,是永续发展不是一次发展,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新运用、新发展,是针对中国发展新阶段提出的新思路、新目标,完全符合广东的实际。广东的基本省情是不同区域的地理条件、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反差极大,发展方向、发展步伐、发展目标不可能统一。从实际出发,架构一轴两带多中心,是把以人为本理念、环境友好思路、差异发展战略、内外发展模式、循环增长方式、强省富民目标作为广东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是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决策的重大举措。只有对发展条件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发展方向定位,进行分类指导与考核,那才是落实了科学发展观;选择多元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方能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这一重大决策,同样十分符合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过去20多年,广东获得经济高速增长,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我们偏重于高投入、轻视了高风险。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摆在广东人民面前的紧迫任务。增长态势取决于发展模式。必须着力改变区域布局以珠三角为主,产业发展以轻为主,企业规模以小为主,投资来源以外源为主这一发展模式。既要重视势态,更要重视生态既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既要重视地位,更要重视定位。要摆脱“泛工业化”,即工厂乡村化、工业轻型化、企业小型化、产品低端化发展思路。要转换发展模式,要更重视极化效应,要由分散向集中、由城镇向城市、由单一向多元、由轻型向重型、由小型向大型、由低端向高端转变。转变需要空间。空间在哪里?在有比较优势的地区。经过比较,建议加快推进建设沿海经济带。所谓沿海经济带,是指产业沿着海岸线布局,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通过各种发达现代的交通纽带连结起来的经济走廊。它既是人类文明的阶段性产物,又是不可逆转的市场经济现象,更是经济综合竞争能力的展示平台,不可不为。粤北山区,受发展空间、地理位置及资源条件等硬性制约,不宜滥用“工业立县”口号,更不宜简单地引导珠三角劳动力密集、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山区,因为风险大,有可能陷入“只要产值、不要生态,只求产出、不怕破坏”的漩涡,势必威胁到水源安全,不可强为。

  引导经济发展的创意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新时期新任务的主旋律,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创新,要从省情条件出发,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

三个代表”为准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建立在可能可行为基础之上。“一轴两带多中心”是引导广东经济发展的新创意,是符合广东客观实际的新布局,是广东当好排头兵的新动力,是广东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也是营商富商的新天地。

  广东经济由南而北梯度发展符合规律。轴向的南部是珠江三角洲,是世界知名制造业基地之一,既有发展的潜力,也有较强的带动力。难点在清远、韶关两市市域经济的发展。建国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视粤北经济发展,尤其在计划经济年代,可以说倾全省之力,使韶关成为几乎集广东的煤炭工业、有色金属工业,黑色冶金工业、机械电子工业于一地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基地。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在市场经济竞争中,韶关落后了。当今广东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我们十分必要参照中央振兴东北的做法,及时提出重振粤北老工业基地的规划与部署,并促使韶关工业转型,即根据客观实际条件,选择由重转轻的发展之路。清远市辖内的英德、佛冈拥有大面积并且连接在一起的山丘地带,适宜建各类工业园区,具有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广阔空间。广东经济轴向布局不仅可能而且可行,进展如何将取决于交通网络完善进程快慢。

  经济发展以带布局,最大好处是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沿海经济带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开放性,有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广东拥有海岸线5782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1/5,有大小海湾510个,其中可建深水码头的海港数以十计,在全国仅有,且腹地宽广空间大,许多港口开发利用程度都十分低,是建设海洋经济带的一大优势。北部山区以南岭山脉连贯,以梅州、河源、韶关、云浮、清远市区及山区县城为发展工业的重点,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形成生态型绿色经济带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只要把大型重型项目放在沿海布局,注意保护粤北生态平衡,“南蓝北绿”两带就能变理念为实践、变概念为现实。要引导产业向沿海集群发展,形成“东轻西重中间高”的产业发展态势。东轻,就是发挥粤东轻纺工业、音像制品、工艺陶瓷、食品玩具业方面基础较好的优势,保持特色,开拓市场,提高档次,扩大规模,做大做强,把汕头到汕尾打造成轻工产业带;西重,就是要根据粤西沿海深水良港多,腹地宽,适宜发展重化工业,且石化基础好等特点,加快推进粤西重化工业型产业集群带发展;中间高,就是根据三角经济转型,城市密集、高校密集,人才密集、资本密集,具有自主创新条件与能力,把珠三角区域打造成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带,突出与强化珠三角发展经济的领头羊地位与作用,继续引领广东经济高速发展。东轻西重中高是沿海经济带上区域之间实施差异发展战略,鼓励东中西区域内产业集群或集结,不会产生重复建设问题。

  经济发展要有中心的带动作用。一个经济中心是一台发动机,就能带动一片区域发展,带动力越大,影响面越宽。从这个意义讲,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能仅靠一两台发动机,要有多个,越多越好;同样,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依托城市快速发展,依靠小城镇甚至中心镇的发展,不可能提高城市化水平,因而不可能真正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的“三农”问题。我主张把有条件发展的城市做大。但能不能做大,将取决于体制改革的深化力度。可选择的思路,就广东而言,是实行省直管县体制,保留21个城市的政治地位,适当调整区划范围。例如韶关,在设曲江区的基础上,再设立仁化、乳源区,其他县交由省直管,使韶关完全履行城市使命,把精力放在做大做强城市上,至少要把韶关市建成能承载15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例如河源,按第5次人口普查有342万常驻人口,按全省城市化规划,到2010年河源城市化率要达到60%,河源市区的承载力至少要过100万人,加上各县中心镇(包括县城)容纳大约100万人,方能实现规划目标。这样,广东城市化目标才可能变为现实,而不是仅停留在口号上喊喊而已,也才能让城市领导人摆脱负担过重、精力分散的困扰,集中精力,管好城市,提高城市的聚集力与辐射力,完成城市起区域中心带动功能的使命。省直管县,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利于发展县域经济。这样,21个市就是21个经济核心,就是21台经济发动机,就是21根经济支柱。再加上67个县城和200多个中心镇这些小核心,广东继续当好排头兵也就有支撑与保证。这就是多中心的基本概念。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要靠多中心,农村工业化也要靠多中心。

  (本文未经作者审阅)

  (作者单位: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概念解释

  一轴两带多中心

  一轴

  沿北江、京广铁路、京珠

高速公路轴向发展,并向东西两面辐射,形成从韶关至珠江口的经济发展轴。

  两带

  东三角、中三角、西三角三大都市群14个沿海城市形成以海洋工业、沿海工业、服务业为主要特色的蓝色经济带;以梅州、河源、韶关、清远、肇庆、云浮等山区市区为工业化中心,通过南岭山脉的联结与延伸,构成以绿色产业为主的北部绿色生态带。

  多中心

  21个市就是21个经济核心,就是21台经济发动机,就是21根经济支柱。再加上67个县城和200多个中心镇这些小核心,广东继续当好排头兵也就有支撑与保证。这就是多中心的基本概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