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
本报记者 刘洲伟 金城 《南方日报》记者 邓红辉
与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的专访预约持续了几个月,横跨了元旦和春节,经历了广东省“两会”和全国“两会”。他实在太忙了,即使是节假日,日程也安排得满满的。近日,由
《南方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共同组成的采访组终于坐到了他的对面,黄华华谈兴甚佳,100分钟时间里,我们倾听了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省长对过去五年广东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未来五年广东的宏伟目标的战略描述。
1.两个“两万亿”与两个“四千亿”的意义
记者:“十五”期间,由于国际竞争和区域间竞争的加剧,广东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压力很大,但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十五”期末,广东的经济迈上了历史性的新台阶,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了,特别是经济总量在全国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能否请省长谈谈这种历史性突破的意义,谈谈您对广东实现这种突破的感受?
黄华华: “十五”时期,广东总体经济实力的确迈上了一个历史性的新台阶,突出体现在两个“两万亿”和两个“四千亿”上。
两个“两万亿”,一个是GDP突破两万亿元,达到21701.28亿元,经济总量超过了香港和新加坡。“十五”广东经济年均增长13%,明显高于全国同期的增速,在全国的比重稳步提高。“九五”期间,广东经济占全国的10.8%,“十五”提高到11.9%,高了1.1个百分点,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呈万马奔腾之势的情况下,这种比重的提升是相当不容易的。
第二个“两万亿”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20000亿元。2005年达到20267.76亿元,占了全国总额的1/7。广东居民储蓄存款2001年在全国首破万亿元大关,仅仅过了四年,存款翻了一番,这也是相当不容易的。经济发展的成果关键要看老百姓收入增长情况如何,假如GDP增长了,但是老百姓收入没有增长,我看就不能说这个地区有多大的发展。
记者: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广东是藏富于民。
黄华华:国富民也富。去年我们上缴给中央财政2200多亿元,为国家也做了不小的贡献。
再来说说两个“四千亿”。一个是去年来自广东的财税总收入突破4000亿元,达到4432亿元,这也是比“九五”期末翻了一番。而且2005年一年就净增890亿元,相当于中部一个省的财政总收入。
另外一个“四千亿”是外贸进出口超过4000亿美元,达到4280亿美元,比俄罗斯整个国家还多了800多亿美元。
两个“两万亿”和两个“四千亿”意义重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记者问我,“广东经济总量跨过两万亿大关有什么重大意义”,我的回答是有三个重大意义:首先,这表明邓小平同志开辟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无比正确性。小平同志1992年视察广东时要求我们用20年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现在,我们经济总量已经超过香港和新加坡两条“小龙”,与我国台湾地区只相差近800亿美元,按照广东现在的发展势头,再用三四年时间,经济总量就可以赶上台湾,其重大政治意义不言而喻。这充分证明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我们就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第二,这充分说明中央关于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是准确的。广东经济上万亿元这第一个台阶花了22年,而从1万亿跃上2万亿这第二个台阶仅用了5年,这说明近几年的确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谁抓住了机遇谁发展就快;第三,这标志着广东总体经济实力迈上了一个历史新台阶,没有辜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赋予广东当好排头兵使命的重托。近几年,广东的一些优势在弱化,面临的环境、资源和能源制约很大,我们的压力也很大,但是通过近几年全省上下的开拓进取,齐心实干,我们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好势头,这极大地坚定了我们继续当好排头兵的信心,这也是对我们几年的艰辛工作最高的奖励。
2.2010年广东经济总量可赶上台湾
记者:《广东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已于3月初获广东省人大通过,意味着我们宏大的“十一五”规划已经开局了。如果“十一五”广东顺利完成转型,那就等于奠定了现代化的基础,意味着也许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广东还将继续扮演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发动机的角色之一。但我们也认为,广东转型也会面临很多挑战。在您看来,广东省“十一五”期间完成战略转型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分别是什么?同时请您展望一下:五年后,广东省在中国,乃至在东亚,在全球经济中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我们所知,2005年广东进出口贸易总额,如果单独拿出来在全球也可排在第13位。
黄华华:对于广东“十一五”的发展前景,我们是非常有信心的。
整个“十一五”的发展,广东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的因素,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
有利的条件主要有以下这几点:首先,21世纪头20年是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所谓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很重要的一点是指国际产业资本纷纷看好中国,纷纷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而且,很多国际资本把广东看成是向中国产业转移的首选地,这对我们是很有利的。
第二,从国内来看,全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势头,给广东省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依托;此外,区域合作、互利发展的势头非常好,大珠三角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的顺利推进,也非常有利于我们拓展发展的空间。
第三,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的大发展,我们积累了相当雄厚的物质基础、产业基础,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实力,构建了完备而较先进的基础设施,加上广东市场化程度比较高,与国际接轨走在前面,这些都是今后发展的很有利的内在条件。
毋庸讳言,在“十一五”期间,广东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从国际上来看,广东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比较高,而国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比较多,致使广东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增大,有人说,“国际上感冒,广东就打喷嚏”,这不无道理。国内有些省市区也有类似情况,但受影响的程度远远不如广东那么大。
从国内来看,近些年来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广东原有的一些优势在弱化,人家的优势在上升,一升一降,导致广东某些经济指标不光是增长幅度被超过,绝对数也被超过,比如,广东实际利用外资额2002年被江苏超过,2003年仍是江苏第一。
记者:这几年国内学术界和媒体都在讨论广东面临着长三角的强大竞争压力。
黄华华:所以这几年广东真的不容易。但我们在压力面前没有退缩,坚信发展是解决前进道路上困难的根本出路,想方设法克服不利因素,逆势而上。比如,2003年我们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狠抓招商引资,2004年重新夺回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第一,2005年继续稳居第一,而且去年广东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达23.5%,同时全国是负增长0.5%。
从省内来看,广东目前的不利条件是深层次的矛盾比较突出,制约的因素比较多,最大的问题有三个:一个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另一个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性转变,这种增长方式已经遇到了严重的资源瓶颈和能源瓶颈;第三是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虽然不利因素不少,但总的来说还是有利条件多于不利条件,机遇大于挑战。
记者:总体上还是比较乐观的吧?广东遇到的问题全国其它地区也有遇到,而广东主动解决问题下手也许还早一步。
黄华华:对,我们信心还是十足的。展望“十一五”,按年均9%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广东的GDP将达到33500多亿人民币(按2005年价测算),人均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一番,大概达到人均34400元,按人民币8.1元∶1美元折算,大约是4250美元。在这期间,广东要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继续在全国扮演排头兵的角色。
把广东摆在整个亚洲整个国际来看,“十五”期间广东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香港、新加坡,到2010年我们有信心可以赶上台湾地区。因为按照“十五”期间的增长速度,我们是两位数的增幅,台湾地区的增长率介乎百分之三点几到四点几的区间内,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一年可以增加300亿美元,台湾一年增长100亿美元,我们每年多增长200亿美元,所以五年就可多增长1000亿美元。如果赶超了台湾地区,其意义就很值得玩味。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台湾相比,广东在科技实力、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而且,要赶超韩国,难度会更大些,我们的赶超之旅,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3.抓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规律
记者:“十五”期间特别是“十五”的后三年,广东在基数很高的情况下加速度发展,其背后的动力是否跟广东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有比较大的关系?
黄华华:可以这么说。我们认为,经济发展有一个重要规律,就是谁抓住了高增长行业,谁的发展就快;谁没有抓住,谁就被动。广东二十多年来发展得很快,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每个发展阶段都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抓住了当时的高增长行业。
上世纪80年代,解决温饱问题是时代的主旋律,全国还处在短缺经济时期,因此,生产食品和日常用品为主的轻工业是当时的高增长行业。广东清醒而及时地抓住了这个高增长行业,以“广东粮、珠江水,岭南衣”为代表的“广货”风靡全国,广东也在90年代初一跃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
到了90年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家庭用具、家电等大件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家庭,相应的行业成为新的高增长行业,广东又抓住了市场机遇,迅速发展成为家电生产大省。
到了90年代末期、新世纪初,我们国家的高增长行业又是什么呢?我们看看市场就可以看到:电脑、手机和高级视频产品进入家庭,汽车进入家庭,商品房进入家庭,这三大件万元级、十万元级商品进入家庭,意味着支撑它们成长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成为了这个时代的高增长行业。正是看到了这个大趋势,我们提出广东的产业结构要从轻型化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发展,其本质就是要抓住高增长行业。实际上,广东的这一转型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了。广州1998年就开始大抓汽车工业的发展,抓装备工业的“八大金刚”,开了一个头。近几年,全省大抓高新技术产业、大抓装备工业、大抓石化工业、大抓基础设施、大抓九大产业调整、大抓十项工程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高增长行业发展起来后,你想把速度压下来都压不住,因为它有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那怎样才能抓住一个时代的高增长行业呢?这是有规律可循的,规律就是消费结构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你必须非常注重分析市场消费结构的演进,从中把握产业升级的方向。如果要我谈这几年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的话,这是最根本的经验。
记者:这几年省里抓汽车、石化、钢铁等重化产业的成绩的确非常引人瞩目,但是广东原来的第一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给外界的感觉是广东发展虽然很快,但在一些关键性的项目上、大项目上没有长三角搞得多,尤其是在IT制造业这一块,有人认为珠三角输给了长三角,这会不会影响到广东信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黄华华:去年广东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9500亿元,目前仍然排全国第一;而且“十五”期末的这一产值是“"九五”期末的3倍,这说明增长潜力也还是非常大的。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广东是团体冠军多,单打冠军相对少一些。以家电业为例,全国单打冠军是海尔。另外,芯片大发展的机遇我们错过了,所以我们在液晶平板显示器等新兴的领域一定要搞上去。现在势头很好,广州、深圳和佛山都启动了一些大的项目,省政府也准备每年拿3个亿出来,连续3年支持这个项目。
总的来说,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广东一方面走“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一方面力争在若干领域的原始创新上实现突破,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拥有了象华为程控交换机这样在世界上都响当当的自主知识品牌,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只是近几年人们对广东上汽车、石化项目这方面关注得多一些,相形之下对电子信息业的发展关注得少了一些而已。
4.能源制约的解决之道
记者:近几年广东闹过油荒、气荒,也闹过电荒,这说明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能源的制约比较大,能源的制约会不会影响广东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的决心?
黄华华:能源制约的确是广东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为什么?因为广东99%的能源都要从省外输入。但是,我们不能让资源、能源的制约影响了广东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广东的发展,事实上也影响不了,我们有解决资源、能源制约的办法。
首先,广东发展重化工业,最重要的推动力不在政府,而在于市场的拉动,是市场的需求拉动广东重化工业的发展。以乙烯为例,其他省份上一个80万吨的项目都很了不得,但广东这几年上了3个80万吨乙烯的项目,凭什么?因为广东的市场太大了。2004年,广东进口乙烯达780万吨,花费了93亿美元,你说这个市场拉力大不大?钢铁市场的情况也很相似。广东是我国最大的钢铁消耗省,一年的消耗量达3000多万吨,但广东本身只有700万吨的产能,有近3000万吨要靠外面供应。正因为有这么广阔的市场,有这么强劲的市场需求,宝钢等钢铁业巨头才这么急切地要在广东上项目。
最终产品有广阔的市场需求,资源和能源紧张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只要措施得力,能源紧缺的问题是有可能、也是有办法解决的。
除了通过市场的办法解决,我们同时也通过几个方面的努力来缓解这种能源制约:一是加大能源建设的力度。这几年,广东电力建设成效很好,去年全省装机容量达到4800万千瓦,比2000年增加了50.1%。特别是现在我们在建的电力装机容量还有1600多万千瓦,因此,我们预测:今年广东电力供应的紧张状况下半年就会缓解,到明年就可以基本达到供求平衡。
二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各地多开发节能产品、少上甚至不上高耗能产品;要以降低能耗为中心,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力度。举个例子,现在30万千瓦以下的小发电机组,其能耗是100万千瓦以上机组的3倍,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所有30万千瓦以下的小机组都更换成100万千瓦以上机组,就能节能2/3。这说明,节能降耗潜力的确很大。
三是向全社会推广节约用电,广东有1200多万的用电户,一户节约一度电就可以节约1200多万度电,潜力很大。
另外,我们还要大力抓好新能源开发的工作。比如,广东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但光能利用少,下一步要加大太阳能利用的力度,优化能源结构。
5.构建和谐广东从七个方面入手
记者:刚才省长谈了很多广东经济转型方面的问题,我们另外一个关注的重点是“和谐广东”建设。广东经济发展很快,较早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因而也比较早碰到矛盾多发期,即人均GDP3000-5000美元,学术界公认这一时期为社会矛盾激化阶段。省长能否谈谈广东如何顺利地渡过这一矛盾多发期,成功构建“和谐广东”?
黄华华:当代中国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一个是科学发展观,另一个是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做出决定,提出了建设“富裕、公平、活力、安康”的和谐广东的奋斗目标。
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搞清楚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四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其中,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则是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和智力支持,经济建设为和谐社会打下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还是要搞好经济建设。经济发达的社会不一定和谐,但经济贫困的绝对不和谐。你想想,小人常戚戚,为什么?关键还是经济基础不行。所以,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掉发展经济,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这个基础一定不能丢。
构建和谐社会,可以起到“三个有利于”的作用:第一,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第二,有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三,有利于为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巩固,打造良好的社会基础。
建设和谐社会的途径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结合广东的情况看,要构建“和谐广东”,关键要解决好以下7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千方百计解决好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解决得越好,社会就越稳定。在这方面,广东一直解决得比较好,去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7%,广东是2.6%;而且,我们还解决了至少1600万外来工的就业。就业问题当中很重要的问题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培训力度,目前,广东正大力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全省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能力达到每年1000万人次以上。其中包括正在推进的“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目标是要培训一百万人,解决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
第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搞好社保,一方面是要继续扩大社保覆盖面。截至去年底,广东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四大社保险种参保人数都超过一千万人以上,均高居全国第一位。目前,全省社保资金滚存超过一千亿元,也是全国最多的,但一千多万人参保还不够,还必须再扩大。搞好社保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解决好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广东在这方面也解决得比较好,全省符合低保条件的171.9万人都实现了应保尽保。
第三是做好医疗卫生工作,特别是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农村,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省财政从今年起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农村合作医疗的扶持资金,由每人每年10元增至25元,市、县两级财政扶持资金达到每人每年15元以上,总筹资标准达到50元以上,覆盖面达到农村农业人口的60%。
在城市,关键是要抓好以下几件事:一是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积极探索建立社区首诊制度,引导患者到社区就医,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的合理分工;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医疗体制改革。探索设立慈善医院、平价病房、平价门诊,清理和规范公立医院开办特需服务项目和内容;三是大力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四是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规范医疗服务项目和收费行为;五是加强医院管理,规范医疗收费。加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实施“阳光工程”,全省县以上医疗机构招标药品全部实行网上采购。
第四,要抓好安全生产问题,特别要防止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第五,加强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这几年,我们采取了很多得力的措施加大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广东的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在下降。当然,因为广东的流动人口多,治安形势更为复杂,因此今后的警力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力量还要加大。
第六,要加大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的力度,尽量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首先要着力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设立一个最低工资线,同时还准备出台“最低小时工资制”;其次,要增加中高收入者的比重,对过高收入的则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控制。通过财政的二次调节,保障公民在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的公平。比如,今年我们拿出32个亿在农村推行免费义务教育,就是解决就学公平的问题。
第七,大力实施“十项民心工程”,仅省级财政就安排345亿元用于全民安居、扩大就业、济困助残等民生项目。
记者:省长谈了这么多,讲得非常宏大,非常振奋人心。我们最后想问一个感性的问题:广东作为中国头号经济大省,面临着非常重的转型任务,肩负着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托,作为本届广东省政府的省长,面对这种形势,您有什么感慨?有什么期许?
黄华华:作为省长,我感觉到最大的压力就是如何继续当好排头兵。党中央、国务院,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广东充分信任,充分肯定,对我们寄予很高的期望,我们感觉到很光荣,同时也感觉到压力很大、责任重大。为什么?因为当好排头兵不容易。面对中央的高度信任殷殷寄托,我们这几年下定决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还是走到了全国的前面,没有辜负重托。所以,今后的征途尽管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继续当好排头兵。
记者:谢谢省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