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观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9日 14:23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评论员 邵颖波 《纽约时报》(7月6日) 新印度神话
在世界第五富豪、印度人拉克什米·米塔尔成功收购欧洲的阿塞洛钢铁公司后,西方媒体不遗余力地为印度的经济成就大唱赞歌。然而被人们忽视的是,米塔尔公司是在去年才开始对印度国内投资的。近来情况不妙,过去两年里迅猛发展的印度股市在两周内下跌了近20%,4天时间里约24亿财富灰飞烟灭。印度总理辛格也说,只有极少数印度人能享受西方的生活与消费水平。 一小撮志得意满的印度精英阶层将21世纪描述为印度世纪,他们的看法主导了美国的媒体报道,令其改变了风向。就在不久前印度在美国新闻报道中还被描述为一个贫穷落后、暴力冲突不断、官僚系统无能的国家。突然之间,由于美印核协议的签署,印度却成了美国“崛起中的战略伙伴”。这有些一厢情愿,因为印度非常依赖伊朗的油气资源,并不会全心全意地支持美国的伊朗政策。 印度自上世纪90年代经济改革后实现腾飞,在信息科技和产业外包领域成为世界领导者之一,但这只是其中的一面。另一面是,印度人均GDP仅有728美元,只比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高一点。联合国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估计,即使保持目前的经济增速,印度的这一指标也要到2106年才能赶上高收入国家。该报告将印度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在127位,比古巴、墨西哥等国都低了70多位。近3.8亿印度人每天的生活成本低于1美元,一半儿童营养不良,每年250万儿童死亡。 印度的市场改革更关注为私人创造财富,而非为公众提供医疗和教育。由于贫富差距渐趋严重,城市地区的种姓和阶层冲突隐患增大。印度以信息科技和外包为代表的“新经济”,其从业人数不过130万,而总劳动人口却是4亿。历史上任何一国的经济腾飞都经历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现繁荣的阶段,但这在印度是缺失的。如果印度的富人只是陶醉在自己所虚构的神话里沾沾自喜,印度面临的许多严重问题将难以解决。 俄罗斯《生意人报》(7月6日) 出人意料的俄-欧自由贸易区 欧盟出人意料地突然提出邀请,指出如果俄罗斯加入WTO,则到2007年年底时,应该建立一个俄罗斯-欧盟自由贸易区。关于自由贸易区的提议意味着,将在很大的程度上消除向欧盟出口货物的税率限制。而作为交换,俄罗斯则需要在能源方面做出让步。 西方的媒体认为,欧盟此举旨在用允许俄罗斯商品进入欧盟内部市场为条件,来交换俄罗斯油气产业的自由化准入证。这意味着俄罗斯可以在欧盟境内开发市场,建立分公司,而同时欧盟则在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公司中取得话语权,从而使油气得以畅通地流向欧盟。 想成为能源超级大国,必然意味着各种各样的壁垒和对GAZPROM垄断的不断加强。垄断或自由贸易,哪个对俄罗斯更有益呢?贸易壁垒的消除所带来的利润能否超过GAZPROM失去出口垄断的损失?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邀请,俄罗斯方面却普遍认同,能源产业的自由化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向建立俄罗斯-欧盟统一市场迈出的一大步。但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和欧盟之前的自由贸易给俄罗斯带来利益的前提是:这种税率的自由化不止局限在工业领域,而是同时包括服务行业和农业。 英国《卫报》 (7月6日) Google的“图书革命”引争议 搜索巨擘Google以其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单单凭借自己的名字就已经足以吓唬到大半的媒体运营商,但如今它对图书行业的涉猎却引来一场业界的争议风暴。英国图书出版行业用“书籍焚毁者”来形容Google的图书搜索计划。 此项图书搜索计划一方面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出版商加盟合作,同时也使出版界担心会由此丧失竞争力。Google已经与纽约公共图书馆、牛津大学包德利图书馆,斯坦福、哈佛和密歇根大学图书馆合作,使其藏书数字化,用户可通过Google图书搜索引擎在网上找到并阅读他们寻找的图书。 哈里波特丛书的出版商、布鲁姆伯瑞出版公司董事长尼基尔·牛顿(Nigel Newton)对Google图书搜索持否定态度,称其为“赤裸裸的掠夺”,并说这是对版权的公然蔑视。 不过,Google认为是出版界误解了自己的良好初衷。负责欧洲区图书搜索引擎的Jans Redmer说,Google图书搜索引擎是为了使人们能够有机会阅读到更多的书籍,这并不等于在线阅读,而是帮助用户发现图书,给用户提供链接。 《纽约时报》(7月6日) 安然前CEO肯尼斯·莱谢幕 7月5日,安然公司创始人之一、前CEO肯尼斯·莱(Kenneth Lay)突发心脏病去世,在许多美国人看来,他晚年遭遇的诉讼与耻辱盖过了他早年在安然的光辉岁月。 去世前不久,莱出庭接受了审讯,对他的包括欺诈和阴谋操纵在内的一连串指控,被最终认定是成立的。他的去世显得很突然。人们本来希望他得到正式宣判然后投入监狱,将此作为他的谢幕。 他的去世将引起人们的不同反应。安然破产的受害者们可能有种受到欺骗的感觉,因为犯下了多项罪行的莱,并没有经受一天牢狱之苦,而是在自己的豪华住宅里舒服地死去。莱的支持者则会批评控方和媒体,认为他们的围攻让莱过早辞世。双方可能都不会在他死后善罢甘休。 法庭成为美国这位象征性人物的人生句号。这本不应成为莱最后的绝响,虽然已有64岁,但他本可有机会利用个人技巧在监狱里帮助其他囚犯。和莱命运相似、上世纪80年代因欺诈入狱的美国金融家迈克尔·密尔肯(Michael Milken)在服刑期间曾潜心从事医学研究。如果莱没有死,他在狱中会做什么,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 《华尔街日报》(7月6日) 肯尼斯·莱的遗产:公司制度变革 肯尼斯·莱是一位可以给美国经济和大公司运营模式带来变革的人,他最终实现了这一点——但不是以他所预想的方式。在生命最后的10年里,他在重塑美国经济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安然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突飞猛进,人们认为莱创造了一种新的大公司运营模式。安然多次被公众评为美国最具创新性的大公司,它将自己打扮为垄断和严格市场监管的反对者。莱的讲话被大公司的CEO们视为金玉良言。 随着商业上的成功,莱成为休斯敦的社会名流,并交结了美国两党中许多政界朋友,包括时任德克萨斯州州长的布什,后者有时昵称他为“肯尼男孩”。2000年布什当选后,甚至有推测说他会在布什政府中任职,或者出任驻外大使。他还在2001年深入参与了副总统切尼推行的能源方案的制定。 但在2001年,安然因为庞大财务问题的曝光而轰然崩溃,莱从成功人士的典范一下子成为人们怨恨、嘲讽和鄙视的对象。安然事件成为美国一系列公司丑闻的前奏,这些丑闻激起了公众的愤怒,并引发了广泛的公司监管变革,最终在2002年严厉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得到通过,这是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代之后公司证券法律制度经历的最大程度的变革。 新制度削弱了CEO为首的管理层力量,增强了董事会的权力,政府的会计标准趋向严格和复杂,机构投资者也扮演了更积极的角色。与此同时,大公司的CEO们在人们心中普遍成为怀疑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