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指向全能型投资 人寿资产公司获准摘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8日 14:08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袁满 北京报道 “资产管理公司,严格意义上讲就是金融投资公司。”在成功地将业务范围拓宽到第三方资产管理后,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缪建民如此描述对公司前景的预期。 7月3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公告,允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业务范围调整为
对比以往的业务范围,最大的变化在于对非保险资金的运作。缪建民表示,“过去把保险资金运用限定在协议存款和国债,现在公司不仅可以做股权投资,也可以做第三方资金管理和咨询业务,按照海外市场原则,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相当于投资控股公司。” 这场被市场称作“摘帽”行动的发端源自企业年金业务的起步。 去年8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企业年金资格,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获得“投资管理人”资格。但“只有先把业务范围扩大到对第三方资产的管理,才能把这项业务做起来。”据了解,国寿集团的设想是,将企业年金受托人、投资管理人和账户管理人三张牌照分别装入旗下筹建中的养老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国寿股份公司,吃下企业年金业务的一条龙生意。 起步于企业年金业务的这场转型,开启的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更广阔的空间。上周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逐步扩大资产管理范围。” 摆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面前的新业务机遇不断出现,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受托人资格、产业投资基金、银行股权、基金公司…… 缪建民表示,中国人寿的策略是“加大战略性资产投资,国家政策要用足。” 所谓战略性资产,是指关乎国计民生和对资产管理公司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资产。“比如土地、能源等具有稀缺性的资产,再比如,银行股权、产业投资基金等有利于公司战略发展的新渠道业务……” 中国人寿的实际行动已经体现出“用足政策”。上周,中国人寿用46亿资金,通吃下中信证券5亿定向增发股权。在国务院特批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项目中,中国人寿已率先拿下10亿元的投资额度。而中国人寿目前对已上市银行股权的投资,包括海外H股,已经达到50多亿元。 截至2005年底,保险业9家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资金总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总量的77.7%。业内人士表示,摘掉“保险”的帽子几乎是这些公司一致的战略目标。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