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珠三角跃迁:国家级的大课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2日 01: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四箭齐发:珠三角产业升级路线图

  刚于今年3月召开的广东省“两会”,让国人看到了粤省强力推动产业升级的决心,在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省发改委及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关键部门接受采访时,对珠三角产业升级的未来显然都充满信心。在他们的描绘中,珠三角提升产业结构的努力已在五个产业领域同时展开:

  其一就是传统制造业。这是人们在评论珠三角竞争力时最为诟病的一个产业集群,“血汗工厂”则是海外媒体常用的一个字眼。然而迄今为止,包括家电、纺织、服装、制鞋、皮具、玩具、工艺礼品、陶瓷、家具家饰、小五金等诸多行业,这个产业集群又是“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攻城掠地最为凌厉的团队,也是欧美等国对中国进行反倾销措施的主要领域。沃尔玛每年在中国采购150亿美元以上,其中七成是在珠三角完成,大多属于这个范围。

  如果说这个产业集群过去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主要依赖于低成本的优势的话,现在已不仅仅如此。出于竞争的需要,这些制造工厂越来越重视销售额中品牌和技术开发的贡献,规模化、品牌化和信息化是这些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他们的目标则是占领这些行业的高、中低端所有市场。无论是服装,还是陶瓷,欧洲制造商越来越感受到中国产品的竞争压力,他们的中国竞争对手正在从低端向中端和高端爬升。

  其二,电子信息产业,也就是所谓的“资讯电子产业”,可能包括电脑及零部件、手机及零部件、电话机、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互联网设备等等产业。这是近几年来广东的第一大支柱产业,2005年总产值达9586亿元,几乎占了广东工业的半壁江山,虽然这个产业集群在国内亦面临着长三角地区的巨大挑战,并且在产业链的完整性方面,也就是在IC制造业、TFT-LCD等控制性产业,被长三角抢去先机,但是广东省已在近两年奋起直追,尤其是LCD产业,2006年接连传出敲定重大项目的消息。至于通信设备产业,以华为和

中兴通讯为代表,珠三角在国内有领先优势,一旦国家相关政策确定,就有可能成为珠三角一个主要的增长点,并奠定珠三角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地位。

  其三,重化工业,包括汽车、钢铁、石化、造船、机械装备等产业。由于改革开放之前国家的第一轮重工业化并未把广东作为投资重点,因而广东省只有一些不具有全国地位的项目,诸如广钢、韶钢、广石化、广船等。但是本届广东省政府已把重化工业当作产业转型的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除了上述老厂的迁建扩建之外,更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了这些领域。仅石化产业,十一五就确定了大亚湾、茂湛、广州南沙、崖门口、汕潮、五大石化产业基地,预计投资超过1100亿元;汽车则以广州为中心,以日资三大整车厂为牵引,力图在珠三角建立一个庞大的汽车产业链。广东寄望用5到10年时间,成为全球重要的重化工业产业基地,这样广东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就不再是“轻重重轻”的失衡局面,全球工厂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其四,服务业,包括金融业、物流业、

房地产业、产业服务业、社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虽然提升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一直是粤省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2004年的全国经济普查显然更加刺激了广东省领导人发展服务业的决心,在这次经济普查后,广东省2004年的GDP由原来公布的16039亿元修正为18864亿元,增加2825亿元,其中仅服务业核算从间接计算改为直接计算,就使广东比原来多出950亿元,这让粤省领导人看到了服务业作为广东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

  服务业显然为广东及珠三角的产业升级寄予希望的重点所在。早在2005年初,粤省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提出“力争在202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形成立足广东、服务全国、粤港澳东盟互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该《意见》根据广东服务业发展现状,提出了“5-3-3-2”服务业发展重点行业选择:壮大五个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旅游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批发和

零售业;鼓励发展三个生产服务业,即商务服务业、物流业、会展业;推进三大新兴服务业的快速成长,包括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巩固提升两个生活服务业,即居民服务业和餐饮旅馆业。

  四箭齐发,勾勒了广东尤其是珠三角产业转型的基本出击方向,广东希望通过十一五期间高达11000亿的投资,为四个方向的提升和转型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中央政府应出手支持珠三角跃迁

  如前所述,珠三角产业升级事关中国制造大局,那么珠三角产业转型就不应仅仅是广东省的事情,目前来看,至少应有三大方面中央政府可以着力支持。

  其一,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中国的科技资源和教育资源存在着严重的“北重南轻”的格局,这一格局到现在也没有太大改变。然而这20多年时间,中国最大的制造业群体和最大的就业市场却是在广东地区,这就产生了中国科技和教育资源严重脱离其市场的倒挂局面。

  如果能充分认识到珠三角产业转型对整个中国制造业的重大意义,那么就应该在科技资源和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上,适当向珠三角地区进行倾斜,比如中国最为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群体在广东,然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教育和研究的大学和机构却主要在北方地区,中央政府应支持一两所电子院校和工科大学搬迁到深圳、东莞地区,让其更接近人才和技术需求方,更直接地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服务;如果不能实现整体搬迁,中央至少应大力支持在珠三角地区建立新的工科院校,并鼓励北方的研究人才调到珠三角来工作。再比如广东重化工业未来的技术和人才需求极大,然而广东的石化等方面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却极少,亦应对广东有所支持。

  其二,在政府配置资源的领域中央应及时出手之外,在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应放手让地方政府进行市场要素体系的培植。比如,广东过去20多年的发展呈现出“藏富于民”的特点,民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缺少投资的手段,要么转移到海外,要么沉淀在银行或变为民间游资,要么被浪费掉。然而我们的金融改革和税制改革十分滞后,严重压抑了民间的投资热情和创业热情。

  在此珠三角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央政府应该给予珠三角较为宽松的试验权,允其在投资和创业的金融市场领域进行探索。当务之急则是尽快推出深圳创业板,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把民间资金转化为民间资本,使其参与到珠三角产业转型的历史性任务中来。

  其三,珠三角产业转型中,一个关键因素是香港。粤港经济全面一体化可以加速珠三角产业转型的进程,中央政府应有所作为,主动促进粤港一体化的节奏。

  “深港创新圈”是近年在粤港一体化方面所提出的一个最有价值的合作建议,如果把此一计划上升为国家级的战略举措,相信对香港的繁荣发展和珠三角的产业升级,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珠三角跃迁波及三个圈层

  在广东省宣布追求产业升级之后,前述四大类产业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将是传统制造业,由于珠三角必将作为广东省追求“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地区,而且珠三角的土地等资源承载压力增大、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必将使传统制造业产生一个“溢出效应”,但是有多大规模的传统制造业将溢出到周边地区,则无法预见。

  但至少广东省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此一溢出,来达到区域平衡的和谐目标。

  第一圈层是广东省意义上的,波及到广东的东西翼和粤北地区;将对广东的区域发展平衡有影响。从目前来看,珠三角的边缘区会承接最大比例的产业转移,这些外围地区包括江门、惠州、肇庆、清远等市,其次是广东的山区和两翼。广东省正在鼓励珠三角与山区县市战略合作,异地开设珠三角工业园。

  第二圈层是华南意义上的,将对赣南、湘南、广西等地区有直接影响。最为典型的是江西赣州、湖南郴州、广西梧州等地市,已明显地从珠三角产业转移中受益,这些地市都已成为所在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第三圈层是“泛珠三角”意义上的,辐射最大化,腹地最大化。涉及到40%国土、30%人口的工业化问题。其贡献是国家级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