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予冬 北京报道
6月30日,BP石油公司联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在北京共同发布《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和《BP世界能源统计2006》(下称“BP能源统计”)。
《BP能源统计》的数据表明:就消费和生产的增长而言,2005年是石油市场较为疲
软的一年。石油消费的增长下降了180万桶/日,为100万桶/日,主要原因是美国和中国石油消费增长的放缓,以及发展中的亚太地区石油消费的疲软。
在天然气方面,世界天然气消费的增长在2005年同样有所下降,但其2.3%的降幅低于石油消费增长的降幅。由于管道气和液化天然气(LNG)工业的发展,天然气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在继续。在某些特定市场上,国内天然气供应有所增加,在自由化的能源市场中,工业天然气消费对价格尤为敏感。
在煤炭供应方面,煤炭依旧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燃料。中国消费了全球煤炭的36.9%,其中几乎全部产自中国本土。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地区,煤炭增长平缓,2005年增幅为1.8%,略高于过去10年1.5%的平均增长率。
《BP能源统计》显示,核电和水电对能源总消费的贡献率为6%。2005年,核发电量微升0.6%。亚太地区有四个新核反应堆并网,从而使该地区核发电量的增长高于平均水平。而美国和欧洲的核发电量略有下降,其原因在于德国和瑞典永久性关闭核反应堆。
统计认为,虽然能源消费国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发展绿色环保能源的渴望,但目前绿色环保能源在能源总供应量中所占的比例不足1%。
2005年,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达到28.6%的年增长率,但仅占全球电力生产的0.7%左右。连同生物柴油、乙醇成了领先的可再生的液态汽车燃料。全球乙醇产量增长10%,达到1600万吨油当量,仅占世界石油消费量的0.4%。
《BP能源统计》的数据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价格在2005年均达到创纪录水平,世界一次能源的消费增长了2.7%,低于2004年4.4%的强劲增长,但仍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各个地区、各种燃料的消费增长率均比2004年有所下降。增长最强劲的仍然是亚太地区,增长幅度达5.8%。
在中国方面,尽管总体经济基本保持了9.9%的增幅,但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却有所下降,从2004年的15.5%降至2005年的9.5%。通过对中国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国目前已成功解决了2004年发电用煤紧缺的问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中国继续保持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生产国地位。
“2005年是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第三个年头。紧缩的产能、极端的气候、中东持续的冲突、其它地区的内事纠纷,以及金融投资者们对能源日益增长的兴趣,导致了价格的上涨。”BP集团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勋爵指出,“尽管能源价格上涨,但无论是石油还是天然气,实际的供应短缺并未出现。”
《BP能源统计》的数据认为,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可供生产40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应65年和162年。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能源资源将在未来被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