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一个民间科技工作者创造的成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 11:41 人民政协报

  俞正良和“HF绿色燃油乳化技术”

  王悦

  一个企业,一个民营企业,没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没有银行授信贷款,想放眼这样的高新技术,并促使其规模产业化,其中的困难与艰辛,只怕不是俞正良一个人的
荆棘坎坷。

  在这个意义上,俞正良代表了一种现象———民企参与自主创新的道路光明又曲折。

  “民族科技企业要自生、自立、自养,靠的是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只有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办公厅提案委员会收到一份委员的联名提案———《关于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对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HF绿色燃油乳化重油技术扶持力度的建议》,这份提案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记者也找到了提案中强调的HF绿色燃油乳化重油技术的研制者俞正良。在采访中发现,提案中的“HF绿色燃油乳化技术”已填补了我国节能环保历史篇章的一大空白,然而工作与生活中,这项技术的发明人———杭州桐庐洪风新技术新燃料开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俞正良研究员,却普通又朴实。

  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俞正良对国际新闻和时政新闻尤其关注,对几个月以来的国际原油价格变动情况了如指掌,对科研工作也有着“愤青”一般的工作热情。

  这也是很多人的疑惑所在:“连发达国家目前都尚未完善同类技术水平的产业化,一个民间的科技工作者怎么能搞出如此高含量的技术成果?”

  的确,乍听俞正良的技术,好像似曾耳闻。事实上,正是这“似曾耳闻”差点断送了俞正良十几年的心血。

  “俞正良这项技术的成功,当初没有像发现一个大油田那样毫无顾虑的高兴,因为我们被过去一些年发生的伪科学———‘水变油’事件害苦了,心有余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郭励弘的话折射了俞正良和他的“HF绿色燃油乳化节油技术”自生、自立的坎坷。

  那是1994年,哈尔滨人王洪成到处演说“水变油”的把戏,在全国十几个省、市的300多个单位和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包括俞正良的企业也被王洪成骗走了100多万元)。王洪成个人获得的非法收入近6000万元。于是,伪科学、假技术、大骗子……对王洪成的咒骂声不绝于耳,王洪成也因经济诈骗于1996年被司法部门依法判处了十年徒刑。

  本来是科学的胜利,但是由此人们谈虎色变、草木皆兵。俞正良的燃油乳化技术的研究和试验、推广及应用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993年,挂靠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产业化研究所的神力助燃剂厂和杭州桐庐洪风新技术新燃料开发公司成立了。俞正良先后进行了上千次的实验,几十次的工业性试用,这使他踏上了燃油乳化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之路。

  “当时因社会压力和缺少经费搞科研,曾力求当地有关部门给予一些支持和鼓励,一位当地的要员回答的是:‘你们目前的规模还不大,没有把产值、纳税搞上去。待你们把产值、纳税上规模后,我们会来支持的……’给予的是商业思维的态度来对待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技术。”他又去了主管能源的有关部门要求支持这项节能技术,有关部门回答,现在是市场经济,政府不管企业的产品推广,更无法帮助解决资金问题,这是企业自己的事,来找政府没有用……俞总又去找有关科技管理部门给这项技术立项,一位主流专家将炉窑的热效率和节油率等同起来认定,认为只有把炉窑的热效率提高了才算是有节油率,否则是违反能量守衡定律的。利用这一种完全错误的理论概念企图否认这一项重大节能技术成果。由此,有关部门尚未给予立项。科研资金紧缺,他又去桐庐工商银行要求申请贷款,一位行长说:“你们能把水和油混起来正常烧,那不是富春江、钱塘江的水都变成油了吗?还要贷什么款呀!”贷款一分不给还被取笑了一场……

  八年的艰难探索,为了研究这项成果,实验这项高效节能技术,俞正良当初天天是开水、饼干、方便面,吃住都在实验室里,把全部积蓄和朋友的支持都花在了科学实验上,甚至几年没有回家,承受着来自有关部门、家庭、社会的误解而带来的种种压力。当问到他如果试验研制失败了怎么办?俞总回答说:“我必须坚持到试验成功,并且必须实现产业化,不然我死都无法向朋友、亲人及关注和支持我的众多领导和专家交待……不成功我就从桐君山上跳下去!”说这句话时,俞正良正色厉言。

  有人把科学当儿戏,但却有人从“儿戏”中走入科学。两种人的本质区别,恰恰就在于后者的无畏,体现的是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探索、求真、耐苦、务实。

  民营高科技企业要自生、自立,更要自养

  民营企业搞科技除了体制上边缘化,得不到政府的科研经费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外,资金上的困难也是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要在缺少产业化资金、缺少人才的恶劣条件下继续把这项技术搞成功并实现中试和产业化,面对种种坎坷俞正良当时也非常想不通:“我想自己投入了一千多万元的资金,花了10年的艰苦岁月和精力,把这项技术搞成了产业化,这应该是给国家、给社会带来贡献,如果我搞失败了,一切的损失只是由我自己一个人承担,我一没有给国家造成任何损失,二没有给社会带来影响,所有的投入全是我个人的。我为什么要倾家荡产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去搞科研?有什么理由来怀疑我?有什么理由来阻挠我?有什么理由来刁难我?为什么一项不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任何损失和影响的成果,而且将会给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技术研究要经受如此劫难?”俞正良就在如此狭窄的夹缝中走了10年!

  作为一个民间科技工作者,俞正良的研究实验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也没有从银行贷出一笔款。如今,他领先于国际同类技术水平的“HF绿色燃油乳化节油技术”,于1998年列入了“国家部级科技开发计划项目”,2004年5月该项高效节能技术已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产业化项目”,2005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重点火炬计划项目”。

  俞正良研究员研制的高效节能项目,前些年分别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上海浦东钢铁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际贸易公司等国家级大、中型企业成功应用的显著效果,取得了各有关用户的充分肯定。近年来,俞正良一直计划在我国有关省、市建立有一定规模的生产销售基地。俞总的艰苦创新历程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三年前被杭州市人民政府评选为“杭州市先进科技工作者”,并先后兼任了中国经济发展调研办公室高级调研员,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会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材料网常务理事、中外管理全国理事会理事、中国科技企业家理事会理事等职。

  在诸多荣誉面前,俞正良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它需要有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要重视讲究‘企业生态学’。自生、自立,并不等于能够自养。”

  走到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提案背后,记者看到的不只是一个自主创新技术的发明过程,而是能够节约我国紧张的石油资源,能够降低烟气污染的排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项目!是一项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新课题,是值得研究和重视的新发现!

  一个企业,尤其是一个民营科技企业,没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没有银行授信贷款,想放眼这样的高新技术,并促使其产业化,其中的困难与艰辛,只怕不是俞正良一个人的荆棘坎坷……

  现在,洪风公司的年生产规模只有15万吨。俞正良算了一下,如能得到政府的直接支持,第一期能投入资金5000万元,则可扩大生产规模至每年100万吨以上,能为国家节约石油资源20多万吨/年,洪风公司可进而能在三至五年内完成全国范围的推广和应用规模。可是企业需要尽快扩大生产规模的相关条件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和困难,如扩建的场地、政策的扶持、资金的投入等。

  如何能大规模向社会推广应用,不是一家民营企业自己能解决的大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当地政府给予重视和支持,才能实现这一项成果的战略目标。因此,该项重大节能成果需要尽快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扶持!

  在这个意义上,俞正良代表了一种现象———民企参与自主创新的道路光明又曲折。

  三年前,国家科技部有关负责人在听取了浙江有关专家教授对俞正良的节能成果的汇报后指出:任何人搞出来的好的技术,只要对国家有利的、对人民有利的,都要给予重视,特别要重视小单位开发的“原创性技术”,中国藏龙卧虎、显山露水,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很多高新技术不一定出自大院大所、名人名校……真正的金子要选出来,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任何一项技术的创新成果。在没有拿国家的钱,银行又不贷款的情况下是很不容易搞成产业化的,希望各级政府部门要大力支持这一项高效节能成果……

  2006年,中国已经步入“十一五”,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方针。今年3月上旬,浙江省科技厅下文发布《关于加强HF重油乳化技术应用与推广工作的意见》文件,并且提出要求“鼓励各地选择合适的企业进一步开展乳化重油技术的试点示范”;“对该项技术的试点示范和产业

化工作可在科技计划中以适当形式予以支持”。俞正良对记者说:“这是国家科技部和我省科技管理部门对企业‘自主创新’新能源技术给予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国家科技部能源处领导和省科技厅蒋泰维厅长、洪积庆处长等领导都分别来到企业进行了项目调研,今天通过媒体,我们企业要向给予我们理解和帮助的各级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