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审计署:有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没必要一一列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 12:56 南方都市报

  报告变化  

  作为审计法修订实施后的第一份审计报告,“新版”审计报告为何会在体例和内容上有这么大的变化?记者就此采访了审计署有关负责人。

  变化1:未过多列举案例

  审计署:审计工作报告篇幅有限,不可能一一列举。

  揭露和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是近年来审计工作报告的一贯做法。但是,今年报告却没有更多地反映具体案例,甚至在谈到问题的时候也没有像往年那样点出单位的名字。

  审计署有关负责人表示,并不意味审计机关不关注对违反财经法纪及其大案要案的查处。审计工作报告之所以没有过多列举具体案例,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已建立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已没有必要像在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之前那样在审计工作报告中列举许多具体事例。二是审计工作报告的篇幅有限,不可能一一列举,难免挂一漏万。

  变化2:未重点反映金融等审计

  审计署:新审计法特别规定,“审计工作报告应当重点报告对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

  今年审计工作报告重点报告了中央预算执行审计情况,对金融、企业、经济责任等其他审计情况提到了,但没有作为重点内容来反映。报告标题也由以往的《关于××××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改为《关于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这是否意味着,金融、企业和经济责任审计不再是审计监督的重点领域?

  据审计署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审计法特别规定,“审计工作报告应当重点报告对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正是根据这一规定,审计工作报告没有把金融、企业和经济责任审计情况作为重点内容来反映,但并不表明这三个方面不是审计监督的重点领域。

  变化3:“点面结合”反映问题

  审计署:把握总体既是今年审计工作的突出特点,也是今年审计报告的显著特色。

  今年审计报告在谈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一般都会同时介绍相关领域的总体情况,把审计事项放在整个中央预算执行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把审计发现的问题放在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总体情况下进行审视。正如审计署有关负责人所介绍的,把握总体既是今年审计工作的突出特点,也是今年审计报告的显著特色。审计署有关负责人指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人一个全面、准确的概貌。

  变化4:“一分为二”评价

  审计署:审计的目的是要对审计事实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今年的报告对各部门单位的整改情况反映得比较充分,除了按照往年惯例报告了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发现问题的纠正情况外,还特别列举反映了今年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单位“边审边改”的情况,作出了“今年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的工作已初见成效”的判断。

  此外,报告都坚持既充分披露审计发现的问题,又用一定篇幅全面肯定各部门单位在加强财政财务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和进步。

  谈到这样做的原因,审计署有关负责人表示,审计的目的,一是要揭露和查处存在的问题,促其整改;二是要对审计事实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反映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的真实状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