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商务部品牌万里行 > 正文
 

严格把控质量品牌定位多元 品牌战略铸三枪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 00:45 新浪财经

  “品种是立足点,质量是生命线”一直是三枪品牌的座右铭。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三枪品牌的诞生,八十年代品牌的发展,直到九十年代三枪品牌的腾飞,三枪一直把质量视为三枪品牌的基石,制订了“优质高品,热忱服务,恪守信誉,领导新潮”的质量方针,和“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赶超世界名牌”的质量目标,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

  九十年代初,三枪抓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机遇,依托集团前身(针织九厂)的品种、质量、人才优势,实施三枪品牌战略,以优势产品竞争市场,通过兼并扩大规模,推动了三枪的快速发展,创立了三枪的品牌价值。

  一、高标准,高质量创造三枪品牌价值

  三枪建立之初,就确立了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为三枪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从品种设计,功能款式,原料供应,生产制造,监督检查,外观包装,

商标管理,一直到销售服务,抓好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一条龙质量管理,使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配套各方面都处于受控状态,消除一切可能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损害消费者利益、影响三枪信誉、损害三枪形象的因素。三枪实施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包括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涵盖了产品质量,工程(项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全过程,符合“大质量”的要求。按照三枪集团“大质量”的概念,品种也是质量,新产品就是产品功能的优化和质量的完善,三枪坚持“高科技+大批量+系列化”的产品开发纲领,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发与国际接轨,款式新颖,质量上乘,适应我国消费需求的内衣新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三枪以科技为核心

竞争力,建立了市级三枪技术中心,通过实施技术创新机制,不断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提高三枪技术质量的整体水平,1995-1999年的五年中,投入技改费用超过1亿元。三枪的技术进步,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九十年代初期,主要是依靠力量,对国产设备进行改造,用“小米加步枪”同“舶来品”抗衡。第二阶段是随着三枪实力的增强,加大了技改的投入,引进国际最先进的关键设备,同国产设备,自制设备配套,形成三枪独特的工艺路线,生产国际先进的产品。第三阶段是近年来,同国际上著名的公司强强合作,引进国际最新科技成果,结合三枪精致的制衣工艺,使三枪内衣进入了高科技领域。

  二、金字塔分类维护三枪品牌形象

  三枪作为中国内衣领域的领袖品牌,同时也是多品种的品牌产品。为了维护行业领袖的第一品牌的形象,三枪不会把产品延伸到低端市场。因为低端市场的产品形象会通过品牌效应会波及到品牌形象上,会对消费者心中“三枪——内衣的专家”的品牌形象造成冲击,损害到三枪的品牌资产。由于三枪牌的高知名度及巨大销售额,不适应高端市场的运作。为了争夺迅速发展的高端市场和不失去份额巨大的低端市场,明智的做法就是推出新的品牌和防火墙品牌,并继续维持三枪的行业领先这一市场地位。

  在低端市场,三枪不以价格战应对。作为国内市场份额占有最多的强势品牌,在全国范围内打价格战对企业来说损失很大。同时也是出于维护品牌形象需要,不能因为价格战影响“内衣的专家”的定位。

  为了应对价格战,而又不能损害到三枪的品牌形象,三枪推出防火墙品牌,走“物美价廉”的道路,随时应对低端品牌挑起的价格战。

  而高端市场的竞争要靠具有品牌个性和特征的新品牌,同时不同的市场定位也决定了不同的品牌推广形象。因此,对于高端市场,三枪考虑的是用个性鲜明的新品牌去开拓。当然这样的策略要取得成功,必须靠三枪强大的实力作保证,即行业领先的技术,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越的品牌优势。

  三枪在做强主体品牌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品牌运作,构筑品牌金字塔: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带动和提升自创品牌,挺进高端市场;通过构筑品牌“防火墙”,保护低端品牌对三枪的冲击;通过战略转型,延伸三枪品牌的宽度和厚度。希望通过有效积聚和整合品牌资源,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塑造三枪作为品牌公司的崭新形象。

  与此同时,三枪在发展中加强品牌专业化与多元化,进行品类整合,注重不同层次品牌间的配合,强调同层次品牌的差异化,拓展三枪品牌本身的内涵与外延,努力构建三枪品牌的金字塔结构维护三枪整体品牌形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