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天津滨海开发区已到乘风破浪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5日 23:48 证券日报·创业周刊

  本刊执行主编 贺俊

  在天津的史志上,2006年必将成为一个历史新篇章的开始。

  2006年3月22日,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会议指出要努力把天津市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
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4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批准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继去年上海浦东新区获批后,天津成为我国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

  6月5日,国家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这是在国家批准天津滨海新区成为“综合改革实验区”之后的首个细则性文件。一直参与滨海新区发展政策制定的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表示,这个《意见》是比照“浦东模式”推出的,《意见》将原则、定位、任务都说得比较明确,政策力度很大。

  《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并提出“可在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金融业综合经营、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

  对此,

财政部财科所的专家认为,中央在金融政策上给予滨海新区的制度空间“比较大”,如产业基金、投资基金、混业经营等,“在国内是开先河的”。

  拥有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政策优势,滨海新区将作为天津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带领天津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方经济中心”,并使天津成为全国第三个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型城市。

  滨海新区在哪里?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区东部,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住人口135万。所谓滨海新区其实是个统称,包括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三个功能区,还有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以及东丽、津南这些行政区的部分区域。而这个区域正好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

  滨海新区从1994年创建以来,在十年的时间里,发展迅速,到现在已经成为天津在环渤海经济圈确立自己地位的一个重要砝码。多年的奋斗之后,滨海新区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05年,滨海新区之内的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300亿元,GDP642亿元,税收143亿元,出口138亿美元。

  来自不易的“北方经济中心”

  作为直辖市,人们自然会把天津与北京、上海来等同比较;而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人们自然又会把天津与深圳、广州等放在同一个天平上衡量,但与其它龙头城市定位明晰不同,天津给人的印象往往模糊不清。不过现在,天津终于有了明确的城市功能定位和身份——北方经济中心。

  近年来,围绕谁才是“北方经济中心”展开了诸多争议,甚至是“争夺战”。但现在,这个光环终于圈定天津,天津名正言顺地登上了中国经济发展大舞台的中央。面对今天“北方经济中心”的崭新定位,天津市滨海新区管委会研究室主任王恺感慨说:“中国开放的顺序也决定了南北差距、东高西低,东西比较天津是东边,南北比较天津是北边,虽然占了东部的好运,同时又在北方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天津靠自己的努力,在逆境中争得了现在‘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

  对于天津来说,“北方经济中心”身份的确立,还只是第一步,而如何将目前形式上的“名分”,升华为“货真价实”或名副其实的“中心”,无异于一次“长征”。

  滨海新区VS北京

  130公里,这是北京与天津两个直辖市间的距离。可以说,京津地区是世界上少有的直径在130公里地域内集中的两个超大型城市区域。但是北京、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两个核心城市,超近的地域距离却始终没有突破心理上的隔阂,这种隔阂始终拨动着二者敏感的心弦。

  这或许是天津给人“一直默默无闻”印象的原因,甚至有人认为天津被遮蔽在北京的影子里。

  “北京和天津以前不怎么合作,都宁肯跟河北合作,也不愿意相互合作。主要是北京、天津的行政干预太多,影响了两个城市的合作和发展”魏后凯指出。

  事实上,北京和天津本身都是客观存在的经济中心。在制造业、航运、物流方面,天津具有优势。而在商贸、科技、金融方面,北京具有优势。

  在北京的十一五规划中找不到“经济中心”的字眼,但事实上,北京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经济中心。北京作为首都,首先是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此外,很多金融、民航等行业的国际巨头的总部也都集中在北京,世界的营销机构也集中在北京。

  “现在北京市的各种产业经过几十年发展,规模已经很大了,想不成为中心都难。所以天津要和北京联手发展,才能打造成为真正的经济中心。”魏后凯表示。

  “天津的经济规模和北京相比还差很远。天津是北方的经济中心,北京虽然没有明确说是经济中心,但始终发挥着经济中心的作用,甚至影响的范围比天津还要大。”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教授直言不讳的表示。

  滨海新区的瓶颈

  政策有了,但是体制并没有跟上,滨海新区的发展瓶颈就是体制的瓶颈。现行的体制很难改变,主要体现在滨海新区内部各自为政,非常严重。

  从目前来看,滨海新区内现在都是各自一摊,都有自己的局长、处长。滨海新区内各行政区和功能区是平级的机构,而新区管委会也只具指导和协调的功能,不是领导机构。分散决策的体制不改变,面对蜂拥而上的资本和项目,大家各干各的,有重复建设、环境保护等问题。

  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皮黔生表示,滨海新区管委会成立以来一直在关注和研究这个问题。现在的滨海新区管委会的定位是定在滨海新区是一个经济区,不是一个行政区,现在的塘沽区、大港区,再加上开发区、保税区、港区都有各自的管理体制、各自的管理机构,滨海新区管委会只是起到协调、服务、统筹的作用。

  皮黔生表示,现在最大的压力就是怎么样能够保持滨海新区各个组成部分的平稳发展。怎么样从自然的、无序的走上有规划的、可控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1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