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连续出手资金调控 釜底之薪并未被抽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4日 22:08 经济观察报 | |||||||||
姚佳琳/文 政策逻辑 对于央行上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动作,多数机构颇感意外:6月14日央行刚刚发行了1000亿元的定向票据,不到两天就再度出手,政策密度之大实属空前;在中行A股申购期
这次政策的出台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在谈到货币政策时,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预调和微调”。始终记住这一点,就能很好地理解今年以来央行的一系列操作行为——特别是4月27日调升贷款利率以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六度出手。 在“预调和微调”的指导原则下,央行十分看中“M2增速”和“贷款增速”两项指标,而相对不太重视CPI。道理很简单:“M2增速”和“贷款增速”为领先指标,而CPI为同步指标。 5月份数据显示:M2同比增速19.1%,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两者均创今年的新高。不仅如此,二者(剔除春节因素)今年以来一直呈上升态势,目前仍无见顶迹象。 在今年第一次定向票据发行(5月17日)之后,周小川行长曾表示需要观察政策效果,暂时不会有进一步政策出台。而当5月份的宏观数据出来后,显然央行认为观察期结束了,而进一步的紧缩政策成为了必要。 6月16日晚,央行宣布:自7月5日起,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仍面临流动性过多的威胁 6月19日开市,反映资金面紧张程度的银行间市场基准利率从上周末的2.06%跳升至2.26%,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也全面下挫。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然而债券市场只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而非调控目标,此政策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它能否降低M2增速和贷款增速。 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多的根本原因是人民币升值。升值预期导致大量结汇和热钱涌入,央行为维持汇率基本稳定,在外汇市场上持续被动投放大量流动性。 目前看来,在人民币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升值的前提下,采用冲销操作是次优选择。而提高准备金率较发行央行票据见效更快,对利率的影响也更为间接和隐蔽。据测算,这次提高准备金率将冻结银行体系1500亿元的资金,这些资金将造成货币和信贷规模的成倍收缩。在这个意义上,此次提高准备金率对于抑制银行信贷能力有一定作用。但是,应该认识到只要升值预期和热钱流入的趋势未改观,釜底之薪就并未被抽走。因此,银行体系仍然面临流动性过多的威胁。 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扩张增加盈利的动机,是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结果。以建设银行为例,去年上市之后其贷款增长迅速,今年前5月贷款新增为四大行之首。考虑到中行已经上市和工行预期年内上市,大银行出于盈利动机的贷款冲动将更为强烈。客观地说,这正是中国多年来所追求的结果,特别是在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增强的前提下,追求贷款的扩张无论如何不是坏事。至于其行为的宏观经济后果则应该是央行考虑的范围。提高准备金率对此即便有用,效果也甚微,而央行于13日召开的窗口会议应该更具针对性。 各地上项目扩大投资的积极性高则有复杂的原因,归结起来都是资金需求方的问题。货币政策除了提高贷款利率以通过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外,似乎也鞭长莫及了。 由此可见,此次提高准备金率不可孤立地看待;实际上,4月27日以来央行这一系列的操作,从力度和密度上看,其效果至少在短期内应该是比较明显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货币信贷增长,给经济退热。而且它们显示了央行控制经济过热的决心,其信号效应不可忽视。 然而,此次提高准备金率后各家银行的应对目前还比较从容,这似乎表明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程度已相当大了。在债券市场收益率较贷款利率仍低不少的情况下,银行很难主动将大量的资金配置到债券上,发放贷款仍然是其首选。各地上项目的积极性,虽然在较高的贷款利率面前会受挫,但长期以来的投资饥渴症不会因为0.27%的利率增幅而消除。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除,央行就需要继续扬汤止沸。 如此,让我们共同期待6月的数据!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