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国六条紧急制动杭州楼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 04:08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丁小莺 发自上海

  对2006年的杭州楼市来说,5月可能是个转折点。经历了去年5月以来的低迷和调整后,今年3月开始,杭州房地产市场出现上升态势,这一轮复苏在5月达到最高点。而“国六条”及其细则的出台,对进入上升通道的市场产生了“紧急制动”的作用。

  6月以来,一手房成交量明显萎缩,二手房市场也是观望气氛浓厚。业内预计,这种观望和低迷的态势将至少持续到“十一”黄金周,甚至持续到年底。

  一手房成交萎缩

  6月1日以来,杭州一手房市场的日成交套数维持在50~70套的水平。而5月份,这个数据通常在100套以上,甚至超过150套。

  对杭州开发商来说,市场复苏的“春天”盼望了近一年,持续的时间却未免短暂。浙江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下称“浙江中原”)市场研究部主管盛毅评价说,5月出台的新政策“犹如平地惊雷”,市场在自身调节后刚有所抬头,一下子又被震得不分东南西北。

  杭州滨江房产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立东表示,新政策出台后,该公司在售项目的销售情况也受到了影响。他表示,“国六条”对杭州市场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但相比之下,其震动的程度比去年5月新政策实施要小一些。他分析了去年以来的一手房市场:去年5月是市场最为低迷的时期,月成交套数仅430多套,此后几个月成交量逐步回升,去年10月成交套数恢复到了2500多套,楼市的明显复苏是在今年,今年5月总成交套数达到4017套。这一年时间,市场经历了成交萎缩、观望盘整、逐步恢复的过程。这次调控政策出台后,成交量再次下调,杭州楼市重新进入一个调整期。朱立东认为,下半年日成交套数若能够恢复到80~100套的范围,市场就比较正常了。

  浙江通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通策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民则表示,近期一手房市场成交量萎缩,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6月开始,市场本身进入了淡季,另一方面,是由于5月出台的政策的影响。该公司运作的项目在销售上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持币待购的观望空气又回来了。”吕建民预计,这种观望气氛还会持续几个月,到今年秋天市场有可能重新复苏。

  另外,“国六条”对市场的深远影响,可能在半年后才开始体现,即一手房供应结构的调整。通策集团总裁助理徐忠民介绍,120~130平方米、三房的大户型,目前在新盘中大量存在,今年下半年也仍然将是大户型作为供应主力。按照新政策规定进行套型设计的项目,预计半年后才可能面世形成规模供应,因而供应结构的变化半年后才可能出现。

  二手房买方卖方都观望

  “国六条”细则中规定“个人购房5年内转让全额征收营业税”,这使二手房市场买卖双方阵营展开了新一轮心理博弈,都进入观望状态。一方面,买方的观望情绪加重了;另一方面,对于涉税的二手房,一些卖方进行提价,希望将营业税负担转嫁给买方,一些卖方转售为租,一些不涉税的二手房也借“不涉税”优势进行提价。

  受新政策影响的,是一大批2001年以后建成的二手房。就浙江中原1~5月的挂牌物业分类情况来看,2001年以后的物业占据了挂牌总量39%的比例。

  浙江中原市场研究部发现,“国六条”细则出台的一周内,即从5月29日至6月4日,二手房新增挂牌量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卖方犹豫不决的心态,反映在挂牌量忽高忽低的走势当中。另一个现象是,这一周内,二手房总体供应量迅速出现下滑,供应结构出现变化。6月2日是这一周内浙江中原二手房挂牌量最大的一天,以这一天的挂牌情况看,当天供应房源中九成以上是2001年以前的“不涉税”物业。浙江中原研究人员认为,这说明“当事者”对政策调整大多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据浙江中原二手房门店反馈的信息,新政策出台迄今,对所谓的涉税二手房,“房东要求取消挂牌或暂缓交易的房源占挂牌总量的近两成”,其中部分房东放弃出售计划,转为自住或出租。

  也有部分卖方在得知政策后第一时间采取了提价或转嫁税费的方式重新挂牌。据中原地产统计,目前不涉税的房源出售均价基本都维持在近两个月的市场价格,只有不到一成的房源有提价现象。但是对于涉税二手房,有七成的房东提出了“净价”,两成左右愿意协商解决营业税,而愿意税费自理的房东只有不到一成。

  买家和卖家都表现出犹豫不决的心态,成交量则出现较大幅度回落。“杭州二手房市场接下来走势如何,目前还不明朗。”盛毅表示,“个体心态存在差异,而市场的走势将决定于所有的个体。”

  从市场主体目前所持的观望态度看,杭州二手房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政策适应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