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研究报告:湖北居民收入行业差最高扩至3.78:1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 02:30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王思睿 发自武汉

  陈浩(化名)将当月的工资存入定期存折,这是他每月的工资。这名武汉供电系统的员工几乎没有日常开销,从米、面、油、盐、酱、醋到家用电器,单位基本上都会发。

  杨乐乐是武汉一家民营服装企业的文员,她却总觉得钱不经用:“丈夫负责还每月
2000多元的房贷,日常开销靠我一个人。”她希望每月能存下几百元。

  “钱不经用”的同时,武汉金融机构的存贷差在继续增加。《第一财经日报》近日从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获悉,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该省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人民币9017亿元,同口径的贷款余额为6235亿元,存贷差达2782亿元,比去年底的2535亿元,又增长247亿元。

  “居民储蓄持续增长,深层原因是社会财富的分配差距过大。”湖北省统计局综合处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这样认为。这份名为《构建和谐湖北进程中的居民差距问题研究》(下称《研究》)是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对该省不同行业与地区的1800户城镇居民、3300户农村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后拟就的。

  湖北省统计局综合处处长黄承喜、副处长叶福生参与了《研究》的撰写。他们认为,银行储蓄中很大一部分为定期存款,主要由少数储户拥有,用于储户遇到大病、子女上学等不时之需。而多数储户的储蓄额并不高,定期存款额更低。

  《研究》称,当前在湖北,无论是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还是城乡居民整体而言,收入较高且占人群大多数的中间阶层都尚未形成,多数人尚处于中低收入水平,居民的整体购买力水平偏低。

  《研究》显示,湖北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还在扩大。从不同行业看,该省收入最高与最低行业在岗职工的人均工资收入比,从 1995 年的1.79:1,上升到2000年的2.45:1,去年进一步升至 3.78:1。

  《研究》称,1985年,湖北工资收入最高的三个行业为建筑、交运、仓储及邮电通信和采掘业;去年最高的三个行业则分别为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金融保险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总体而言,传统产业的收入或位次大幅下降,或一直处于较低位次。而增长最快的一是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如信息软件、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二是垄断行业,如金融保险、电力、煤气、电信行业等。垄断行业还兼具长期处在收入高位次、增速快两个特点。

  同时,作为我国农业大省之一的湖北省,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加大。该省的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近年来仍呈逐年扩大态势。农产品收购价格的下降导致农民减收,尽管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水平下降让农民减少了支出,但两者相抵,农民收入还是连年净减。

  劳动生产效率的差异也拉大了湖北的城乡收入差距。《研究》显示,去年,湖北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GDP为6340元,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GDP则分别为38267 元和23476 元,分别是第一产业的6倍和3.7倍。199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22:1,去年扩大到2.84:1,不过尚低于同年全国3.22:1的水平。

  叶福生表示,《研究》将为湖北省委、省政府研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他认为,通过完善

个人所得税调节体系,扩大城乡社会保障面,推进教育机会均等,有望缩小收入差距。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0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