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出去动了谁的奶酪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 17:17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赵忆宁 欧洲报道 国际社会如何看待对中国企业在海外获得股份油? 有些表示“可以理解”。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当一个国家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增加的时候,本能的反应就是通过以股份油的形式占有资源,来确保供应。BP集团副总裁兼亚洲
最近美国能源部针对中国海外能源的投资认为,中国的海外油气项目投资对国际市场的影响来说是中立的,或者是正面的。 但当涉及到对美国国家利益产生的影响时,大多是负面的评价,特别是中国在西半球的活动开始令美国紧张。 去年7月,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执行主任盖尔·拉夫特博士,在美中经济安全委员会作证时,分四个区域阐述对美国的不利影响。看来,中国“走出去”找油首先是动了美国的奶酪。 股份油与能源安全无关? 一些美国人认为,中国急切地获得由国有石油公司所控制的股份油供应,就可以把这些石油直接运送到中国,即中国的“储藏行为”将破坏开放和灵活的全球石油市场,导致高油价,恶化其他地区的供应短缺。 美前总统国家安全特别助理、现任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李侃如博士认为,这些关注反映了一些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对于现今全球石油市场怎样运行,有明显的误解。 他说:“中国的领导人,确实看起来相信股份控制能够提供更好的石油供应安全,事实上股份油在保障中国的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并不如长期原油供应合同有效。对于稳定的石油流动的主要地缘政治风险——例如主要石油出口国政治不稳定、战争、种族冲突、台湾危机中,美国可能封锁中国的石油运输——将同样中断股份油与合同油供应。” 他的结论是“股份油和能源安全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他认为,拥有股份油能够提供能源安全的观点是一种过时的观点,因为拥有权益油能够提供能源安全的观点是建立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一个没有如今有活力和灵活的全球商业油市场的时代——对全球石油市场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有人举证委内瑞拉与美国交恶,但并没有中断原油供给,两国的能源交流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美国每天从委内瑞拉进口150万桶石油,委瑞内拉是美国的第四大石油进口国,仅次于加拿大、墨西哥与沙特阿拉伯。 李侃如建议,“尽管权益油对中国国有石油公司竞争商业成功非常重要,但当权益油被认为是与政治和国家安全相关时,它成为国家储藏的一种形式。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避免根据这种关于石油市场的过时观点行动,从而避免不必要地强化中国对于石油安全的想法。” 投资海外油田的成本与风险 在能源领域,国际社会还有另外一种评价是“既不鼓励也不反对”。 核心观点认为,中国公司所获取的油气资源,在规模上同本国能源需求相比远远不够的,像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想要靠股份油来真正改善能源安全状况,出于规模和地缘因素的考虑,不仅相当困难,而且海外开发的成本高、风险也比较大。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今天中国石油企业纷纷“走出去”寻找石油资源,与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石油“走出去”战略情况非常相似。60年代,日本通过建立石油公团,对石油公司海外开发计划进行直接补贴的“走出去”战略,由于综合成本高昂、经济效益低下且远没达到所定的权益油目标,最后成为失败的能源战略典型。 从1967年组建石油开发公团到1998年,日本共对其直接投资460亿美元(5.1万亿日元),综合投资2110亿美元(23.4万亿日元)。到2000年,公团背负了82亿美元的债务,出现了18亿美元的亏损。在其最鼎盛的时期,石油公团的海外权益油也仅仅达到预定进口比重目标的一半,即15%,综合成本高达约50美元一桶。 2001年11月石油公团巨大的不良贷款,被列入小泉政府的企业改革方案之中,而2002年7月19日《石油公团废止及其关联法》的出台正式宣告了石油公团的中止,同时也宣告了日本传统的以安全为基础不计经济成本的“走出去” 战略的失败。 日本石油公团作为政府延伸机构对日本石油企业进行了大量的直接补贴,从而使得其经营完全集中在石油安全上,很少考虑经济效率问题。石油公团对于有亏损的公司通常是采取追加投资的方法维持其经营。最终使得日本石油企业缺乏竞争力,不仅增加石油供应成本,并且也没有能够解决石油安全的问题。 持此观点的专家认为,中国能源企业应借鉴日本在能源“走出去”过程中盲打能源安全牌而忽视商业性,不重视风险规避等教训。 不过,今年5月29日刚刚出台的日本《新国家能源战略》表明,小泉政府重新拾起了被放弃的海外找油计划,明确提出要重新到全球找油,与国外竞争对手展开竞争。新的能源战略报告也特别强调了要扶持国内大的石油公司。 得到政府支持的日本阿拉伯石油公司正在逐渐确保它的中东地区油田的开发权,2004年初,日本和伊朗签署协议,联合开发伊朗的阿扎德甘油田;去年10月,5家日本公司企业得到了在利比亚开发6个油田的权利。日本的海外项目正在增多。 而海外公司收购成本已经一目了然:中海油收购优尼科,雪佛龙出价170亿,中海油出价185亿,两者相差15亿美元。中国在安哥拉的竞标:中国公司多出第二名竞争者8亿美元;对此,国际能源专家认为,中国是否要多花钱购买海外资产? 应对这种说法,中海油总裁傅成玉认为,报价首要考虑资产价值,优尼科的实际资产价值远远超过200亿美元。除了实际资产价值外,还有其它的有形与无形价值,比如,完整的技术和管理团队、深海勘探、开发技术以及该公司在全球拥有13.8万平方公里的可勘探面积。 对于风险,傅成玉和他的团队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是后来者,等待你的既不是鲜花也不是赞誉,后来者要准备啃骨头走荆棘小路,还要成功。 他说:“没风险能轮到中国企业吗?西方大的石油公司发展上百年,容易的好事早就被别人做了。作为中国企业,我们的决心与信心是建立在物质基础和20多年对外合作的经验上。我们知道国际大公司的长处,我们更知道自己的长处。” 动了美国的奶酪? 美国是当今世界额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其消费量占世界的24%。 当中国在全球四面开花式的“找油”取得进展的时候,美国开始对中国“走出去”对美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估。 去年7月,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执行主任盖尔·拉夫特博士在美中经济安全委员会作证,他分四个区域阐述对美国的不利影响。 中东:中国近60%的石油进口来自于中东,其从中东的石油进口额预计到2030年的增长将超过500%。 *中东地区获益最大的是沙特阿拉伯(拥有世界上1/4石油储量)。自从1999年签署了中沙“战略石油伙伴关系”,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2004年沙特决定允许中国企业开采沙特的天然气田,但与美国公司之间进行的谈判却没有取得类似的成果。 *中国为获取石油与伊朗建立起伙伴关系。中国是伊朗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国,两国在能源交易上的总额达1200亿美元,并且仍在增长。 *苏丹向中国的石油出口占中国石油进口的7%。中国在苏丹投资数十亿美元进行联合开采,包括建造900英里通向红海的输油管道。 东亚:在东中国海,中国与日本由于能源资源就尖阁群岛(Senkaku)卷入了领土争端。中国已经开始了靠近中国一边的东中国海底天然气开采工作。日本也批准他们的石油公司在争议地区进行钻探,这一举动被中国认为是挑起事端。 中国与日本之间还进行着一场竞标战,那就是修建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输送石油的主要石油管道。 中亚:中亚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储藏地。在中亚,中国已经拥有长期利益,使其可以获取自然资源。 对中国尤为重要的两个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均是美国反恐战争中的重要盟国,同时也是重要的能源来源。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已经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主要集中在将两个国家通过输油和输气管道连起来。 西半球:中国对石油的饥渴已经席卷美洲大陆,从南美洲最南端到被视为美国后院的加勒比海地区,中国都达成了一系列的交易。 *2005年1月,中国与秘鲁签署谅解备忘录,允许中国增强与秘鲁在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和出口方面的投资和技术合作;同月,中石化(SINOPEC)与古巴签署了生产合同。在厄瓜多尔,中国投资了1亿多美元在那儿从事钻井和开发。 *阿根廷和中国签署了合作项目,在未来的10年将会有近50亿美元的投资用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 *在巴西,中国签署了11个双边协议,包括今后两年用于能源和运输方面的1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 *2005年1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墨西哥贸易官员说,他们视中国为墨西哥石油出口的潜在增长市场。 *中国的石油公司正在加拿大寻求数额巨大的交易,而加拿大是美国汽油的最大供应国。由于从阿尔伯塔省蕴藏丰富的油砂中提炼原油的成本大幅下降,加拿大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储备国。中国公司正在谈判收购加拿大的油砂公司,并已经购得了一些公司的股份。中石油国际与加拿大管道公司巨头Enbridge,签署协议建造投资25亿美元的输油管道,从阿尔伯塔通向太平洋海岸,通过这个管道,每天20万桶原油将会运往中国。 两国签署了中加21世纪能源合作声明,承诺在石油、天然气、油砂、能源效率、环境等相关领域紧密合作。 *另一个重要的国家是美国的第四大石油供应国委内瑞拉。从2002年4月起,美国与委内瑞拉的关系不断恶化。美委关系的恶化,使得委内瑞拉降低了向美国销售石油的依赖程度,而美国目前购买委内瑞拉60%的原油。2005年初签署的一系列协议,使得中国公司能够在委内瑞拉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并建设炼油厂。中国公司同意在委内瑞拉东部斥资3.5亿美元投资15座油田,以及投资6千万美金的天然气项目,并且每月从委内瑞拉进口12万桶燃油。 从政治上来看,中国在西半球的“插脚”会越来越大,进而侵犯到美国关于西半球不允许外来势力干涉的长期的外交政策原则,而这一地区对于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从上述证词中可以得出结论,中国“走出去”找油动了很多人的奶酪,而首先是动了美国的奶酪。 |